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由此,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揭开序幕,新政在政治上最重要的动作就是预备"立宪"。  相似文献   

2.
泉州天后宫初名顺济宫,奉祀航海保护神妈祖林默(960-987年),因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敕封“川页济夫人”而得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世祖下诏“制封泉州神女”,赐号“天妃”。大德三年(1299年),元文宗下诏“加泉州海神日护国庇民明著天妃”,又命翰林院拟祭文遣官致祭。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加封“天后”,天妃宫因称天后宫。  相似文献   

3.
新式教育     
<正> 1901年,清政府下诏废除八股文,新式教育应运而生,在此之前,新式教育已经在一些地方萌芽,浙江便是最早设立新式学堂的一个省份。这要感谢林启。1896年他移任杭州知府,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创办了养正书塾、求是书院和蚕学馆三所新式学堂。养正书塾旧址原先是一座庙宇,因寺僧不守清规,被林启逐出,并改为书塾。虽名为书塾,实际上是一个中  相似文献   

4.
大唐王朝建立的第二年,即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高祖李渊下诏。处死民部尚书(相当于现代的财政部部长.一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为避其讳,改为户部尚书,以后历代沿袭)刘文静及其弟通直散骑常侍(皇帝身边的侍从官,掌进谏之职)刘文起.并抄没家产,朝野震动,为刘文静说情者络绎不绝.唐高祖均置之不理,死刑仍然执行。  相似文献   

5.
1895年公车上书,是维新派以崭新的面貌登上历史政治舞台,演出的第一幕威武雄壮的“话剧”。康有为在上书中,力劝光绪皇帝毁约开战,“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变法成天下之治”。不少论者把它视作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改革思想变为实际政治运动的标志。但是,人们对于三年之后,即百日维新运动前夕,康有为、梁启超  相似文献   

6.
保定直隶总督轶事(之二) “模范督抚”李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云 《乡音》2006,(11)
直隶总督全称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最早的直督之设是在清顺十八年(1661年),当时清廷下诏直隶、河南、山东等15省设立总督,苗澄首任直隶总督,驻大名府。此后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专设直隶总督由李维钧提任,驻保定,遂成定制。直隶总督存在了190余年,共有75人100任次直隶总督,李卫是第四任。  相似文献   

7.
直隶总督全称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最早的直督之设是在清顺十八年(1661年),当时清廷下诏直隶、河南、山东等15省设立总督,苗澄首任直隶总督,驻大名府。此后雍正二年(1724年),清廷专设直隶总督由李维钧提任,驻保定,遂成定制。直隶总督存在了190余年,共有75人100任次直隶总督,李卫是第四任。  相似文献   

8.
榕叟 《福建乡土》2010,(6):43-45
金代是我国历史上与南宋对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金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对宋的高度文明表现出积极的认同感,他们对中原汉文明的接收有一个最简捷的办法——“借才异代”,就是直接将宋朝的人才为我所用。早在天辅二年(1118年),金太祖就下诏日:“图书诏令,宜选善属文者为之。其令所在访求博学雄才之士,敦遣赴阙。”  相似文献   

9.
狄仁杰的巧妙周旋(下) 则天延载三年(696年)五月,营州(今辽宁锦州一带)地区的契丹族,因为不堪忍受边吏的虐待,起兵反抗武则天的统治,契丹军队包围幽州,南下威逼冀州。朝廷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武则天想起了狄仁杰,她下诏将狄仁杰权升为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剌史。不久又升任幽州都督。  相似文献   

10.
<正>自明代万历年间(约1575-1620年),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东南亚沿海地区,有淡巴菰、相思草、菸、金丝醺等诸多的称谓。尽管明末的崇祯皇帝和清初的康熙皇帝都曾下诏禁烟,但至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烟草已经从当初的药笼中物,逐渐演变成一种"公卿士大夫下逮舆隶妇女,无不嗜烟草"的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每年岁终祭神之后,皇帝都要按例下诏赐博士每人一头羊。有一年光武帝刘秀祭神后,因羊大小不等,肥瘦不均,无法平分,发生争执,负责分羊的总管感到很为难。这时,有个叫甄宇的博士站起来朝羊群走去,带头把一只又瘦又小的羊牵走了。众人见此,谁也不好意思再挑肥拣瘦了。  相似文献   

12.
在明、清两代,皇宫曾有过几次毁灭性的火灾,每次都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第一次大火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初步建成,明永乐皇帝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第二年正月,朱棣在奉天殿接受朝贺。不料刚过了四个月,这座金銮宝殿便发生火灾.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皆被烧光。这件事引起全国震动,朱棣非常狼狈,只好下诏“求直言”。当时的御史邹缉在《奉天殿灾疏》中也流露出对这场火灾的恐惧,他说:“民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宫服役,”结果一旦化为焦土,重建不知要花费多大代价,有  相似文献   

13.
苏莫遮     
苏莫遮,古代西域流行的一种歌舞戏,源出波斯,苏莫遮原意可能指帽子或披巾。此种歌舞戏的特点是扮演者头戴面具或帽子,故用苏莫遮冠名。我国汉文史籍上称为“泼寒胡戏”,用的曲子为《苏莫遮》。苏莫遮随丝绸之路东传,曾盛行千康国、龟兹、高昌。南北朝时传入中原。唐初流行于中原城坊与宫中。至唐玄宗先天二年因一些臣官上谏而下诏禁止,但《苏莫遮》音乐仍在传播。天宝十三载唐玄乐署改乐名。将《苏莫遮》改  相似文献   

14.
李白于天宝元年秋应诏入京,受到唐玄宗非常的礼遇。李阳冰《草堂集序》云:“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 御手调羹以饭之。调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可见他在朝虽无任职,  相似文献   

15.
"法治"还是"人治"?这是非常重要又比较敏感的问题,此问题不解决,"依法治国"就是一句空话。从理论上说,"法治"优于"人治",法比权大,但理论与现实往往有一定距离,现实中有法大于权的,也有权大于法的。1780年,云贵总督李侍尧因贪赃索贿,情节恶劣,为云南储粮道海宁参劾,大学士九卿会议"依法"定为斩决。但乾隆皇帝认为李侍尧在督抚中最为出色,遂"百计回护",命"重议"。当"重议"结果为"请照初议"时,乾隆对支持九卿之议者"大加斥责",以"罪疑惟轻"为由,下诏将李侍尧定为斩监  相似文献   

16.
(古代部分)九公元1645年我国清朝时期,清军攻克江宁,但江北未定,明军间谍积极在城内活动,企图作为内应,收复江宁。但明间谍的活动被清军将领康喀勒和巴山侦破,他们“先期捕治”,挫败了明军的计划公元1647年我国清朝时期,投降清军的洪承畴率军南下,到了浙江一明鲁王来以海给他和另一阵将土宝国写了一封密信,封洪为国公,封土为候但送信的间谍谢完文被清将巴山、张大敌的军队捕获,将书信上报清朝廷。清廷认为这是“致谋设问”,下诏慰问洪承畴,同时还嘉奖巴、张二将一明鲁王苦心经营的离间计遭到失败公元164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7.
清代暴发的乾嘉苗民起义,吹响了湘黔川三省边区各族人民反清起义的战斗号角,震动了号称“康乾盛世”的满清朝廷。这次起义前后抗击了两湖、云贵、两广、四川等七省十八万清兵。从雅酉歼灭战到平陇保卫战,不到两年时间,仅凤凰、永绥、乾州三厅就击毙了清朝文武中高级官吏二百二十多名。其中有乾清宫头等侍卫塞额、护军参领常山,外号“花虎”的贵州提督花连布,统帅福康安和继任统帅和琳,致使清军三易主帅,不能取胜。乾隆帝只得下诏“另寻别略”,训斥官兵“足见无能”。  相似文献   

18.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康乾盛世”的奠基者。其“端本澄源,源清流洁”等吏治思想,对维护和稳定清王朝的政治统治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吏治主要思想包括: 把从严整饬高级官员作为吏治的第一要务。亲政前,下诏求言,御史余缙建议,“民生安危视吏治,吏治贪廉视督抚”,他认为问题还不止于督抚,更深的根源在部院大臣。京官无法直接向人民搜刮,但手握官员任免权与钱粮奏销权,可借助权势向外官勒索贿赂。所以他说:“朝廷致治,惟在端本澄源。臣子服官,首宜奉公杜弊。大…  相似文献   

19.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按《续史记》)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省陵县神头镇)人。东方朔幼年失去父母,由兄嫂抚养成人。他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有“经目而讽于口,过耳而暗于心”的本领。二十几岁,已精通《诗》、《书》、《易》及孙子、吴起兵法,加以善剑术,富文才,能言善辩,善诙谐,深得乡里百姓器重,把他视为才子神童。一汉武帝锐意进取,认识到非大批良才无以治国,便下诏给宰相以下的官吏,号召他们推荐人才。于是天下士人纷纷向朝廷上书议论国家政事的得失,自我推荐的人数以千计。武帝从中选拔杰出人给以宠信重用。其中以品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0,(9)
1900年 7月14日,八国联军血洗天津。本月俄军屠灭江东六十四屯、海兰泡中国居民,8月3日俄军大举入侵东北。本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公开抢劫三日,颐和园珍宝被窃掳殆尽。1901年 7月12日刘坤一、张之洞奏议变法事宜;9月7日清廷和11国代表在京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赔款银4.5亿两1903年 7月1日中东铁路通车。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1904年 7月3日科学补习所在武昌成立。8月3日英军进入拉萨。1905年 7月27日清廷派大臣出洋考察各国政治。8月20日中国留学生在东京正式成立同盟会。9月2日清廷下诏废除延续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5日日俄战争结束。本月清户部银行(民国初年改组为中国银行)开市,复旦大学创立。1906年 7月中国首次有了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1907年 7月15日光复会起义失败,秋瑾被杀害。1910年 7月清廷公布人口调查数字,全国人口为4.2亿。1911年 9月7日赵尔丰大开杀戒,保路同志军猛扑成都,25日荣县独立,为全国先导。1912年8月25日国民党成立,27日民主党成立。1913年 7月8日李烈钧江西讨袁,二次革命爆发。9月二次革命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