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皓  姬国海 《新长征》2006,(9):14-15
一、吉林省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及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 1、人才队伍存量优势明显。截止2003年底,吉林省人才资源总量为143.2万人,占全国人才总量的2、25%,比吉林省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2.11%高0.14个百分点。就专业技术人才而言,到2004年底,吉林省国有事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为69.2万人。目前,吉林省每万人中拥有大学生和工程师数,在全国分别位于第5位和第6位。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制胜的利器。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建立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其培训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又是人才匮乏尤其是高级人才匮乏的大国.只有将我圆的人力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转变为人才优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提高人才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创新人才激励方法,是人才资源开发利用之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1):7-7
国以才立,政以才冶,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明,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智慧源泉,为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5.
鲍志光 《求贤》2006,(4):7-7
为适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需要,进一步为开发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我们要开拓视野,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启动“1337”人才工程,到“十一五”末,使开发区的超一流人才达到100人、一流人才达到300人、中坚人才达到300100人,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70000人,使人才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0%以上,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在2006年的人才引进工作中,重点采取以下三点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人才是整体性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技术人才队伍。要积极有效地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快建立和培养一支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用人才队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两个最适宜”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12,(9):8-9
人才资源是工业化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强做大工业经济,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要加强高端人才集聚,加强技术骨干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统筹高度。  相似文献   

8.
国家启动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 ,对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在内的西部地区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加快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人才保障 ,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加快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我区人才资源现状 ,对如何开发人才资源做一些粗浅的探讨。一、人才资源是我区未来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导力量经济的发展 ,主要依赖于人才和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的关键是要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人才资源是当今时代的第一资源。早在 1 985年 ,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 ,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十七大以后,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0.
《求贤》2012,(12):50-50
贵州省目前决定,进一步实施科教兴黔战略,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确保留住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根据规划,到2015年,贵州的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65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超过lO%。“十二五”时期的后三年,全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力争实现人才总量、素质和...  相似文献   

11.
陈文权 《探索》2005,(4):78-81
京、沪、苏、川、陕、渝都把人才队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资源开发战略和人才竞争战略的重点措施,但各地的目标定位各具特色,具体做法上各有优势。重庆提出了构建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的人才集聚高地的目标,目标定位是比较高的,任务是艰巨的,但是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实现的。主要对策有:加强理论研究,对“人才高地”的内涵予以界定;加强环境建设,改善人文环境,为建设“人才高地”搭建政策平台;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3 2人才建设工程”,重点抓好“五大行业高峰人才行动计划”;强化市场化人才开发战略理念,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新体制;加强区域合作,整合人才资源,发挥区域优势。  相似文献   

12.
江宗禾 《江淮》2011,(8):18-19
我省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党政人才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89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2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50万人,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1.3万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制度优先创新,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发挥人才服务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3.
试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自身规律,加快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人才匮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以开发人才为主。如何通过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西部开发奠定智力基础,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西部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较差,物力财力有限,人才引进过程弹性引进方式的适当实施与运用,有助于引进人才障碍的解决,为此本文就西部人才弹性引进方式加以探讨。西部地区目前人才队伍的现状为:人才总量不足,分布失衡;人才队伍和知识、技能结构不尽合理;科技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15.
王斌 《当代党员》2010,(9):31-31
人才之困,已成为阻碍重庆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种“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人才供求矛盾突出,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非常短缺。二是人才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人才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高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自身规律,加快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郝永红 《党建》2010,(5):44-4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笔者就如何坚持党管人才、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进程中,要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技术人才队伍。当前,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开发,是人才资源开发中极具潜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也是基层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农村技术人才开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勇 《求贤》2006,(4):5-5
天津开发区建区20多年来,坚持贯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为己任”的人才工作指导思想,紧紧抓住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三个重要环节,聚集人才能量。发挥科技优势,推动外向型经济跨越发展,主要经济指标近10年来在国家级开发区名列前茅,包括“人力资源供给能力”指标在内的投资环境指标也连续8年名列第一。这里,我着重谈谈让人才充分施展才干的问题,就是要发挥好干部队伍、高级人才、高素质劳动力的合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开发人才资源,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民族地区人事人才工作,要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制度、创新机制为突破口,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抓住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