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方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珍 《前沿》2012,(12):104-105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在社会交往不断加强、社会资源共享不断加速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必须拓展,服务方式必须创新,以适应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需要,以比较成熟的CALIS网络为依托,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载体,实现"高校图书馆功能社会化",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
李美荣 《传承》2011,(5):46-47
党的十七大及其五中全会都将增强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增强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科学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各个城市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文明之城、品质之城"的方向目标和重要突破口。因此,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软实力问题上的传统文化认同论"把传统中国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所抽象概括出来的种种思想因素想当然地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资源,看到了其中的应然维度,却忽略了其背后的实然指向。我们要实现从文化资源向文化软实力的转换,就要"面向"传统文化,区分其实然与应然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贺志刚 《传承》2012,(5):31-31
近年来,全州县牢固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立足特色文化资源,抢抓桂林"文化立市"的机遇,努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着重构筑"文化传承、文化提升、文化融合和文化普及"四个县域文化软实力提升平台,很好地提升了县域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尽管当今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美国依然是全球的唯一超级大国,它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国际社会也是首屈一指,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郑剑玲 《人民论坛》2012,(36):198-199
海洋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意蕴。在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海洋文化对不断激发人们活力与创造力,提升西部地区文化软实力,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文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肖帅 《求索》2011,(1):75-77
"软实力"是一种‘能让其他人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的力量,它包括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等。文化是政治的必然成分,政治的手段在严格的意义上往往是文化的,所以,"软实力"要想取得成效最终无非还是要通过文化的手段来实现。影视传媒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之后便成了普通民众的主流媒体,并主宰着当下最流行的消费文化。当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后,影视传媒以其作为大众传媒的巨大威力和图像语言传播价值观的隐蔽性,理应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8.
沈壮海 《传承》2011,(4):58-59
随着"文化软实力"之说渐为人知,文化是实力、文化即国力等思想观念也随之更为深广地流行于世。"软实力"理论的最初提出者和系统阐发者约瑟夫·奈在其"软实力"理论体系中反复论证文化这种软实力资源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从多种角度表达了他对哪种文化才能够生发软实力的回答。当然,这位美国学者更多的是依据他眼中的美国文化的一系列特质而展开其论说的。  相似文献   

9.
李佶欣 《长白学刊》2013,(4):159-159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大文化改革力度,构建科学的文化制度体系,促进和完善文化管理与生产经营机制,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发展环境,增强文化软实力。这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王均 《传承》2009,(12):166-168
区域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感召力、人力素质、政府公信力及体制活力四个要素。北部湾经济区的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应从战略高度出发,不断挖掘文化底蕴、提高人力素质、增强政府公信力、激发体制活力来提升北部湾的区域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软实力及文化软实力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风靡于国际关系领域和文化建设领域的概念,并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明确了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  相似文献   

12.
区域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感召力、人力素质、政府公信力及体制活力四个要素.北部湾经济区的软实力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应从战略高度出发,不断挖掘文化底蕴、提高人力素质、增强政府公信力、激发体制活力来提升北部湾的区域软实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强省”的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强省"作为战略目标,应具有全面丰富性、现实可行性和动态成长性。文化强省有其显著标志和目标要求,其量化指标体系大体上可以从先进文化作用、地区文化积累、文化遗产传承、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对外输出、群众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去构建。"文化强省"建设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少明 《传承》2011,(1):50-51
博白客家人口超过100万,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博白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晋代美女绿珠、近代民族英雄刘永福、现代革命先驱朱锡昂、世界著名语言大师王力等历代名人。为了挖掘、弘扬和展示博白客家文化特色,2006年11月2日,博白县举办首届客家文化节。文化节主要内容有客家文化论坛、客家文艺表演、客家美食节等主题活动,充分展现客家文化的无穷魅力。2010年10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博白客家文化节在博白县举办。第三届博白客家文化节突出"弘扬客家文化、共谋发展商机"的主题,"合作发展、共创未来"的宗旨,坚持"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原则,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步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铁路企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理念以适应市场竞争新挑战,内聚人心以提高铁路企业软实力,外塑形象以创建铁路企业新品牌,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即与台湾宝岛隔水相望,闽台两地一衣带水,历史上两岸文化、经济和交往依海洋而兴盛、繁荣。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该地区又好又快持续发展。2010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着眼于促进福建又好又快发展。在新时期,围绕闽台海域的海洋环境发展,尤其是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产权战略",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赫崇飞 《前沿》2011,(14):142-144
广东经济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要跻身到世界水平,就必须抓文化发展,来推动广东经济再一次起飞。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广东省委决定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广东"文化强省"就是要提高广东的文化品位,发展广东的文化软实力。它是进一步推进广东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广东的客观需要。实施广东"文化强省"战略必须从诸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刘虎 《传承》2011,(24):68-69,83
文化软实力是凝聚民主力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重要力量。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刘虎 《传承》2011,(9):68-69,83
文化软实力是凝聚民主力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重要力量。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既取得了重大成就,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我们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王凤玲 《求索》2010,(4):72-74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塑造国民精神、推进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开发较早和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而今,在中部崛起的征程中,中原地方把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动文化建设,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在此,我们提出,加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实施符号化、民间化和学术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