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杰  张洋 《求索》2012,(12):176-178
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是指在已有国际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在全球层次上通过改革重建的一套更有效的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机制及制度,全球环境治理机制旨在解决跨国性的环境问题,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NGO是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重要一环,它的兴起与发展弥补了传统以国家为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缺陷,并为全球环境治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环境NGO在全球环境治理中面临着缺乏合法性资金来源、难以适应以国家为中心的全球环境治理框架、本身治理结构存有缺陷等现实难题。为此,要在全球环境治理中进一步壮大与发展,环境NGO应在恪守自身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处理好与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并适时解决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德敏  孙玉中 《求索》2013,(7):101-103,31
面对全球生态困境,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基于各自实践和理论困境而无能为力。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整合和超越了传统环境伦理,体现了环境正义的要求,符合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永续发展的愿望,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接受。虽然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目前在理论中尚存缺陷,在实践中仍面临困境,但在国际社会已经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环境治理主权让渡、创设科学民主化环境治理机制以及充分彰显环境治理科技功效等手段,弥补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不足之处,奠定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伦理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治理模式主要包括政府直控型环境治理模式、市场化治理模式与自愿性环境治理模式等几大类。发达国家在治理过程中,先后采取了环境行政、环境经济、环境立法、环境技术与环境教育等措施(或手段),有效地控制了主要污染的肆意蔓延,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环境治理问题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多元合作型治理的大趋势下,我国的环境治理不仅需要中央的政策和政府的行动,更需要其他社会主体的合作与作为。当前,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治理大背景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不过已经加入了更多市场化的创新内容。但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张力、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欠缺以及环保非政府组织作用的浅层性等问题仍然阻碍着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转型。草根动员作为民众利益表达的一种形式,在有效扩大公众参与、促进多方合作方面体现出其积极作用,不失为我国转变环境治理模式、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雨 《中国妇运》2003,(4):34-35
可持续发展是区别于现有发展模式的全新发展模式,经济、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从最初对环境的关注、对自然的关注逐步转向对社会的关注、对人的关注,最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形成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重视自然资源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资源,通过以自然资源为主导的物质、转变向以社会资源为主导的物质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实现转变的关键。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资本的积聚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节约型政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如何建设节约型政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重大意义节约型政府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时代所淘汰;以高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和清洁生产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趋势。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要处理好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以提…  相似文献   

7.
刘晓莉  邢福 《长白学刊》2005,(6):103-103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1](P7)生态省建设的核心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也是一个全球的目标.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障经济发展,还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同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生态省建设的实质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选择,即以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全新发展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见,生态省建设是实践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形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则是构建生态省的前提与结果.  相似文献   

8.
李子林 《政协天地》2014,(12):17-17
厦漳泉在同城化过程中,要十分注意环境保护。要树立三市一盘棋的同城化环境保护理念,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厦漳泉同城化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未完成报批,难于就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指导、约束作用,也未能就环境治理共建共享方面达成实质性的合作。特别是跨界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缺乏,没有制定统一的生态红线管控方案。  相似文献   

9.
吴鹏华 《中国发展》2007,7(2):32-35
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该文从政府绿色政策、市场绿色环境、企业绿色文化、社会绿色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分析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追求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新阶段,要切实关注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协调发展,聚焦于推进社会的全面改革。在这一发展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文化引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要解决好文化生态优化、文化创造力提升、社会道德环境净化以及全民族文化信仰大厦的构建。在推动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视域下,要以文化发展、公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着力点,在思想精神层面,要关注人的精神超越意识,将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与精神境界作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目标;在社会实践层面,要直面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采取系统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教学应构建以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的,以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突出技能培养,强化教学训练环节,使培养对象在掌握侦查讯问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根据不同的讯问对象,开展针对性侦查讯问工作,顺利地完成讯问任务。  相似文献   

12.
始终把党性教育贯穿于党校教学的全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先平 《桂海论丛》2011,27(3):120-124
党校作为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性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当前,在党校教学中党性教育存在着对党性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党性教育规律研究不多以及教育方式陈旧等突出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把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与增强党性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党性教育作为党校教育的根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备战奥运的各项准备正在紧张有序的展开。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奥运比赛场馆建设、交通路桥改造、街乡环境整治等均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奥运安保、奥运宣传、素质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战场环境是警察执法战斗的依托和舞台,也是战术运用的客观依据。在警察执法战斗中,警察战斗力的使用是不能脱离战场环境的,因此战场环境对警察战斗力及其使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对警察战斗力构成的影响:即对参战人员的影响,对武器装备的影响,对人与武器结合的影响;二是对警察战斗力使用的影响:即对战法选择的影响,对战场情报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集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个体价值定位的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体价值定位经历了一个从个体依赖到逐渐获得个体独立的演变过程。集体主义也随着个体价值地位的演变,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开始由传统集体主义向新集体主义过渡。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泽 《思想战线》2002,28(1):11-15
西部开发作为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西部开发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转型提供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则是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文化语境。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现状及近年来实施的保护措施 ,印证着这个文化变迁进程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相似文献   

17.
曾志伟 《桂海论丛》2010,26(1):55-58
增强基层党组织发展力,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党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发展力包括发展民主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知人善任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和驾驭网络媒体的能力。"六种能力"构成了基层党组织发展力的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18.
现场重建作为全面再现案件经过的科学方法,在揭露和查明犯罪,排除犯罪嫌疑,保证侦查准确性和保障人权方面具有优势。因此愈来愈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比西方国家发达的犯罪现场重建理论和技术,我国犯罪现场重建仍属于起步阶段,有关概念问题仍存在争议。文中就犯罪现场概念问题以及犯罪现场重建的启动和结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的条件的规定过于简单,并且将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对案件的处理方式一并表述,没有完全体现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终结条件的规定要求,不利于侦查人员及其负责人掌握。我国刑事诉讼法再次修改时,应单独规定侦查终结的条件。即“侦查机关或部门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案件全部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性质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  相似文献   

20.
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其执政观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理论创新——永葆执政活力的理论之源;执政为民——永葆执政活力的阶级之源;发展兴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动力之源;依法治国——永葆执政活力的制度保证;从严治党——永葆执政活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