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安研究》2009,(7):94-94
张友国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民族国家理论以民族自决作为理论依据,追求一族一国的经典模式。自其产生之后,这一理论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话题,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困境。实际上,民族国家理论的实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有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  相似文献   

2.
谢韬 《探索与争鸣》2020,(7):107-117+159+161
在如何定义"谁是美国人",即美国的民族认同这个问题上,美国一直存在两大对立传统,即公民民族主义和传统的族群民族主义。前者以"美国信条"为核心,把美国看作一个价值观的共同体,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后者以族群特征为核心,把美国视为一个族群的共同体,具有高度的排他性。从公民民族主义的视角看,美国是一个超越传统民族国家的"例外"国家;而从族群民族主义的视角看,美国只不过是众多民族国家中的一员。在特朗普及其代表的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族群民族主义在美国急剧上升。催生这一轮族群民族主义的最重要因素,是文化多元主义以及大量拉丁裔移民导致美国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例外"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型势必对美国内政外交产生显著影响,包括移民政策更加缩紧、国内更加分裂、外交更加内向、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更加减弱、对华战略竞争更加尖锐。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融合、群体间不断扩大交流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趋势为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不同程度发展机遇,但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国家认同危机、民族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民族政治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可以认为,民族国家是建立在一个或多个民族对于这一国家认同基础之上的主权国家。以掌控国家政权的民族(即国族)数量多少为分界,可以把民族国家区分为单一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就单一民族国家来讲,其特征主要为国族的单一性、国族与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存在显著差别、少数民族政策的非平等性和歧视性等等,其政治发展的方向是国族的多元化。就多民族国家来讲,其特征主要是国族的多元性、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不同国族间的竞争、民族分离主义成为影响国家未来走向的核心因素等等,其政治发展的方向为国族一体化。伴随民族政治的发展,国族的一体多元将成为民族国家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5.
刘超 《思想战线》2022,48(4):48
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范式曾备受推崇。清末时期,革命派曾主张要将现代中国建设成为种族与文化上均质的民族国家,但为了不至于中国分崩离析,最后向支持五族君宪的立宪派妥协,从而使更具包容性的五族共和成为民国初年的国家建设方案。然而国民党并不真正接受包容性的国家建设,而是倡导建设种族与文化单一的民族国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更是试图进行国民整合,将多民族人口整合为高度同质的人口。中国共产党则认识到建设容纳多民族共存的统一国家不仅完全可以实现,且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国家建设方案上拥抱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了团结国内各个民族,增进各民族对新中国的共同认同,中国共产党强调国家的人民属性,建构了一套超越民族同时又联结各民族的“人民”话语,同时在政策层面尊重并保护各族人民的民族地位和政治权利,从而成功进行了建设人民国家的实践,实现了对民族国家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赵鹏 《思想战线》2011,(Z1):42-45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既是多民族国家内部发展的需要,亦为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理想的现实要求。在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视角下,借"民族"的政治性解析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的辩证关系,阐述"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以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化存在差异,才会出现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社会认同。俄罗斯国家和民族认同形态长期受意识形态影响,惯常用东方-西方欧洲-非欧洲的公式解释。这一解释是欧洲的东方-西方神话而已。就俄罗斯历史理论遗产,建立完整的俄罗斯国家认同的探索,只是知识精英的财富,没有渗入大众意识。俄罗斯人在生活中能够感到一致性和共同性,但并不相信自己的国家内部不存在离心倾向。民族主义部分内容被放大,成为俄罗斯政治领导的施政方针。  相似文献   

8.
张会龙 《思想战线》2012,38(4):141-142
一、国家认同的研究缘起:从社会学到政治学国家认同问题,主要起源于西方社会学家对本国内不同族群与国家的情感、与国家的关系和独特的族群文化的研究。20世纪初期,汤姆士、涂尔干、马克斯·韦伯等人对民族、种族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种族)与国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社会学者罗伯特·帕克和露丝·本尼迪克特等,构建了一套种族关系周期理论,提出族群之间文化上的差异是社会性的而非生物性的观点。①20世纪60年代以后,多民族国家或者多民族社会内部的各个民族群体对国家的认同问题,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之间的关系演变问题以及民族关系的总体发展趋势问题,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  相似文献   

9.
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的"政治性"、"国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民族起源于欧洲.伴随着西欧民族国家的诞生,民族的原生意义得到了扩展,进入了现代发展阶段.现代民族突破了古代民族受血缘、地缘、语言、文化等客观因素的限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还加强了人们对原有的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与此同时,要求建立主权在民的民主政体赋予了现代民族"政治性"和"国民性".  相似文献   

10.
在对原始民族、少数民族和边疆民族的族群文化及其历史进行的研究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学主流的情况下,罗家伦从近代欧洲民族及民族国家兴起的历史与理论出发,对民族、民族性的构成要素、形成过程及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类型等民族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并最终落实到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点上。他对民族基本理论的阐释在20世纪40年代具备了较高的理论水准,在近代中国民族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类型民族国家及其构建方式为依据,可以把当今世界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归结为三种,即原生形态民族政治发展模式、衍生形态民族政治发展模式和后发形态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伴随着沙皇俄国、奥斯曼土耳其和奥匈三大帝国的解体,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以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出现了民族国家全球扩展的第三次浪潮,在此进程之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及其民族政治发展,是后发形态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对于民族政治发展的主要模式进行概括和总结,是推进民族政治发展问题研究理论化、系统化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朱祥海 《前沿》2011,(19):151-153
在全球化时代,西方自由主义观念获得了普适化扩展而成为支配性话语。不同国家都在主动或被动地变革着自身的文化传统观念和法律制度。对于非西方的民族国家,重要的是应立基于民族国家立场,来进行具体的制度建构并培育民族精神的理性发展。应当持有世界性眼光和民族性立场,而不是消解民族精神和对民族国家观念的简单拒斥。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是晚清以来各种思潮的底色,女性主义概莫能外,故两者能在“兴女学”上形成某种或某些契合,构成互构关系,但由于存在假设主体、存在基础和政治诉求诸多差异,贤妻良母主义成为两者发生碰撞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4.
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一些人是否承认,它都是事实。我们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中断的悠久文明。这样的文明,如果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是不会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梁启超先生说得好:“几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  相似文献   

15.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异域"空间是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场景.跨境民族因身处"异域"空间,在跨境周边国家的同源民族参照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的差异性,差异性是产生认同的情景因素,而主权国家就是差异性的缔造者.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主权国家治理社会的技术手段,同时也是建构跨境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6.
卜建华 《青年论坛》2008,(6):130-132
冷战结束以后,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直接导致了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当代民族分离主义强烈要求将本民族从现有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中分裂出来,以实现“民族自决”、“一国一族”的本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其分离行径给国家和民族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重舍,能有效构建国家安全环境,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重视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和民族和谐的角度实现民族认同,要把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是民族与国家共建和谐的根本目的,也是国家与民族获得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19.
李伯军 《求索》2010,(2):135-137
冷战结束以来,基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非洲民族国家内部因种族、部族、宗教和民族等矛盾的激化导致非洲人民对国家认同的缺失,非洲民族国家在建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失败国家”的论调。而从外部环境来看,非洲民族国家对于国际法上义务和责任的承担和适用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非洲国家走联合自强的区域一体化道路可能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看,经历了民族国家形成、巩固、发展扩张、危机和进化五个阶段。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国家主权有不同的认识。东南亚国家处于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转折时期。在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转折时期,民族国家行政权力日臻完备,中央政府成为民族聚合的中心,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得到强化,但国家主权还面临着外部威胁和内部挑战。东南亚国家对内大力倡导“国族”意识,对外采取“不干预主权”原则,正是这一阶段民族国家主权意识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