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刘强 《前沿》2010,(21):141-143
审美是人构成价值取向和观念认同的感性动因。美感的正向引导还是反向拒斥,往往决定着人对对象的亲近或疏远,需要或舍弃。在人的恒常心理感受中,和谐、秩序、稳定是恒定的。中华民族内部几千年总体上保持了统一和谐的局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因素是不尚对立,尚中和,不喜各自封闭,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个思想基础即如孔子说是:"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正因为内蒙古广阔草原培育的人的广阔胸襟和儒家文化"和"的生命正向价值启示,使和谐民族关系成为各民族关系详和一体的心理保证。物质因素是社会稳定的条件之一,但远不是全部。生命基点上的和谐相融内在需要生成的主体需要动力,才是社会结构最直接的成因。内蒙古和谐的民族关系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作为社会主体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基于民族交往心理,民族成员采取一定的文化适应策略所进行的群际接触和社会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成员的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将发生积极变化。基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文章认为社会互动过程、民族交往心理结构、文化适应策略和群际接触理论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基础。文章提出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基于民族交往的社会心理机制,加强民汉双语教育,搭建有效沟通桥梁,促进人际吸引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加强民族交往认知,强化情感联结纽带,促进民族交往意向向民族交往行为的转化;加强民族文化适应策略引导,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多元一体格局构建;加强民族接触与互动,增进民族理解和消除民族偏见,促进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  相似文献   

4.
韦磐石 《人民论坛》2013,(2):190-191
要更好地发挥政治制度对社会心理文化诉求的支持作用,应该坚持主流政治文化的心理认同转变,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全面弘扬民族先进文化,坚持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文章分析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概念,提出了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的政治制度心理诉求,总结了政治制度下优化社会文化心理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凤龙 《长白学刊》2009,(4):159-159
和谐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们为之不懈追求的方向。那么,在这个美好的社会中各民族的心理素质会发生什么变化?换言之,各民族要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才能与这美好的社会相匹配?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民族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和谐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质中只有具备和谐文化要素才能与和谐社会相匹配。  相似文献   

6.
张跃  刘娴贤 《思想战线》2007,33(6):15-20
国家和社会在民族地区实施的社会调控,不仅是关系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深刻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来自经济制度、组织结构、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文化等多重的变化成为影响民族村寨中社会调控的重要因素。传统社会组织同国家力量之间的相互磨合,使民族的小社区同国家的大社会紧密相连,二者在矛盾中不断发展适应,成为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的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7.
石国兴、高志文的文章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说,由于心理不和谐、不健康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所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认为,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挫折并不会直接引发攻击行为,而是诱发出某种导致攻击行为的刺激穴一种攻击驱力雪,然后这种刺激会促使或加速攻击行为的出现。一个遭受挫…  相似文献   

8.
莫光辉 《桂海论丛》2007,23(3):16-19
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美好前景和理想追求,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特质外化,文化和谐构成了民族地区和谐的支点显现。文章以广西为例,试从历史的进程、发展的视角、和谐的维度等观照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潜质内核。并从文化和谐的视阈探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9.
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少华 《求索》2010,(1):72-73,76
从社会学角度,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习惯、习俗、礼法、规约等民族传统,它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民族心理积淀和民族性格,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路向和社会成员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一个民族社会制度变迁主要来自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以,在研究民族社会发展时,需要考察异域民族文化模式对本民族文化所作的修正。由于文化的社会学特质,使得它在不同领域间的传输以及促进文化间的同化与异化成为可能。文化的这种同化与异化功能就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借鉴、交融与共生。当然,由于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异质文化在交流过的文化冲突将不可避免。于是多元化背景下,促成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共生将成为文化发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多民族法律文化心理,是新疆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在个体心灵深处的法律文化意识形态的集合.它是行为的指令性系统,其结构包括法律价值系统、思维方式、致思途径和情感方式.为了建设多民族和谐的新疆,就需要对该区域各民族法律文化心理认知、理解、认同,促进新疆多民族法律文化心理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