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贵州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实际,阐述了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已有的对契丹、女真民族文化及传世文献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更新拓展文献观念,确立大文献观,从而扩展相关的搜集范围,增加文献搜集整理的途径和层面,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契丹、女真传世文献资料体系,为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展研究提供依据,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对契丹、女真传世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也是对契丹族和女真族生活状貌、民族风俗、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特定整理与研究,同时还有助于对相应历史时代的还原和追溯,有助于更加直观和客观地了解辽、金两朝社会生活的客观景象、物质文化状况及政治经济状貌等。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6,(3)
少数民族文献在研究少数民族史、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维护祖国边疆稳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关键要做好少数民族文献的书目索引编制、文献研究等工作,并逐步建立馆藏少数民族文献数据库等。  相似文献   

4.
严木初  吴明冉 《前沿》2013,(6):177-179
唐代多民族共融共存,互相交流融合,产生了大量少数民族碑刻。主要有单种民族文字碑、汉文与民族古文字碑、多种民族古文字碑及少数民族汉文碑等种类,蕴含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边疆史、少数民族史、少数民族文化等研究价值,可以弥补传世文献中少数民族的内容记载少、缺乏公正等缺陷,为民族古文字碑刻文献及语言文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贵州民族古籍文献抢救整理的紧迫性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资源极为丰富,但面临着流失和失传的危险,因此,要提高对抢救民族古籍文献紧迫性的认识,加大征集工作的力度,建立数据库,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专业队伍,并做好少数民族古籍的宣传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非传统安全事件频发,以生态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用文献计量方法,以1999—2015年期间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非传统安全研究论文为数据来源,分别从文献年载量、文献著者分析、文献来源、文献内容、文献被引频次五个方面研究了我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发展状况以及主要特点,旨在为我国非传统安全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7.
彭殿波 《前沿》2022,(5):39-43
我国少数民族文献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挖掘少数民族文献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并对其进行艺术转化,生产主题鲜明、导向正确的民族团结故事,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实践路径。由文献到故事转化的前提是文献的选择,结合时代主题建构历史细节,产出富有教化意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在具体实践中,要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尊重历史、尊重民俗传统,发掘民族性,最终产出民族覆盖面广、有历史深度和现实价值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8.
彝文文献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及搜集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写在羊皮、布帛上的彝文古籍文献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对彝文古籍文献的历史发展渊源进行了追溯,总结了彝族古籍文献在民族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制度建设、道德体系、民族交流等方面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对彝文古籍文献有关整理、搜集和翻译等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
<正>地方文献是指记录某个地区自然、历史、社会现象的一切文献,它既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发展高度与积淀厚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奠定一方学术文化基础、增强当地文化自信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资本。海南地方文献记载着海南从古至今的发展轨迹,是海南宝贵的财富,对海南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对树立海南文化自信、丰富海南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图书馆担负着本地区地方文献整理加工、收藏宣传的重要任务,是文献二次加工并提供给地方党政部门做出正确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因此,做好地方文献搜集工作,是完善图书馆体系并服务于地方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关于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正确定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从民族学、文化学、体育学等多学科角度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方法展开了研究。得出 :“所谓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就是中国 5 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历程中 ,本民族原创或虽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引入 ,但已经历了明显的文化改造、已与本民族文化充分融合、并流传已久的 ,以身体活动为形式 ,以追求身心与精神健康为目的的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主观意识、客观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