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新辉 《求索》2010,(12):123-124,133
量子理论认为我们不可能获得关于粒子的确切知识,量子世界是概率世界。因此,反实在论者相信对量子力学的非实在论解释是惟一合理的选择,并进而向科学实在论提出质疑。本文从EPR之争、测不准原理、量子的实在性等方面对反实在论的论证进行分析,探讨实在论语境下阐述的量子理论,而非反实在论的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2.
李刚 《前沿》2009,(12):31-35
理查德·罗蒂通过重新思考科学实在论的三个主要问题来达到超越传统科学实在论的目的:一是关于“不同世界”的话题;二是理论实体如电子是否实在地存在;三是“指导着科学家的工作并使他们的观点趋向一致的世界的观念”。在此基础上,罗蒂以亲和性取代客观性,试图消解科学的客观性与真理性,从而进一步弱化传统的实在论观念。科学不能排除主体性因素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主体性因素作重要的补充,但是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客观的认识活动。罗蒂试图完全否定科学的客观性与真理性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作为文化的、实践的科学只能是客观性与主体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对反实在论哲学和给予神话的批判、科学实在论思想阐释、因果内在实在论建立三个方面,评介了图奥梅拉的科学哲学思想。作者指出,在当代勃兴的科学实在论中图奥梅拉的学说是富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该学说充分体现了科学是现存的万物(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尺度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在于认为,理性原则上能够把握世界、科学方法是理性的最佳说明,从而,堵死了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的通道。  相似文献   

4.
陈新辉 《传承》2008,(6):100-101
SSK(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科学实在论的科学是客观实在性知识体系的观点是错误的,抹煞了科学的社会建构性。SSK从相对主义出发通过对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科学文本话语进行社会学分析,彻底否认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宣称"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社会建构"。SSK试图解构科学实在性的行为最终只是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裂隙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5.
SSK(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科学实在论的科学是客观实在性知识体系的观点是错误的,抹煞了科学的社会建构性.SSK从相对主义出发通过对科学理论、科学实验和科学文本话语进行社会学分析,彻底否认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宣称"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社会建构".SSK试图解构科学实在性的行为最终只是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裂隙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科学哲学是科学哲学中历史主义学派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学派、反科学实在论反对科学实在论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费伊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罗蒂的后哲学文化观和法因的“自然本体论态度”。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本质是要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的融合,但他们的理论取向并不是科学哲学走出哲学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王蕾 《求索》2010,(3):9-10,19
本文主要以上海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以实证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从交易量与指数变动之间波态关系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上海股票市场的量价关系特征。研究发现,上海股票市场上交易量和指数变动之间存在波动显著的动态依存关系,为技术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贝 《求索》2010,(6):114-115,170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主要表现为"真理符合论"与"构建经验论"之争、"非奇迹论证"与"悲观归纳论证"之争两方面。本文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走出两者的争论乃是可行之策,其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能够弥补两者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9.
科学实在论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界新兴的一种哲学思潮。它坚持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朴素立场,围绕着科学理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同传统的逻辑经验主义和历史学派中唯心主义反实在论的一般倾向进行了激烈的论战,在当代哲学论坛上异军突起,引人瞩目。这是西方科学哲学向唯物主义转变的新趋向,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评介。  相似文献   

10.
实证主义向后实证主义的转变——读《社会科学的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照世界观上的转变及差别,系统阐明相关学者的重要思想,以期展现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脉络。无论是非西方国家的科学处境,还是本土化运动中千奇百怪的经验研究与摇摇欲坠的理论建构,归根到底,都在于对西方科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没有彻底的理解并吸收。在非西方学者扛着"本土化"旗帜游走江湖时,却不知西方科学哲学已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本体论上坚持实在论的前提下,从逻辑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的逐渐演变,是认识论层面上语言、理论本质的转变,也是科学活动及科学家性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吴楚克 《前沿》2003,1(5):109-112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品格和科学精神角度出发 ,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边疆理论研究的直接、间接关系 ,特别是力图从边疆理论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历史与现实、范畴与结构 ,以及探索边疆变迁的规律角度 ,探讨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因果关系问题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复杂且对实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问题。而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体系中的正确定位。本文从刑法因果关系的含义入手,分析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及因果关系在认定刑事责任中的作用,从而为科学运用刑法因果关系指导实践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伦理学研究是一种哲学的理性反思的活动。在这种反思中,哲学一再地返回自身的原点。在当代西方元伦理学的研究中,关于道德的争议就是明显的例证。而这其中,关于道德实在论的观点则从多个维度来为我们澄清"道德究竟是什么"。本文从达沃尔(McDowell)对麦基(John Mackie)的批判切入,立足于达沃尔(McDowell)关于"第二性质"的证明来阐述价值的意义。并力图通过论证来反思达沃尔对道德实在论的贡献以及其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4.
阿尔都塞论"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军 《前沿》2001,(10):14-17
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之间在经济学上的承接关系,历来是理论界所认可并予以研究的重要内容.而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一书中对二者的关系则提出了独到地见解,他从对庸俗解释的"连续性关系"假设的质疑出发,认为马克思在理论的阅读方法、理论对象、理论总问题、理论结构和框架上与古典经济学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并论述了古典经济学在哲学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家"关系的认识维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二者关系的新思路,尤其是突破了以前学术界单纯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镇寰 《思想战线》2007,33(3):131-135
经验主义的怀疑主义特点决定了其反科学实在论的基本倾向,随着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经验主义这种认知世界的基本哲学维度受到人们的普遍怀疑。在后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中,范.弗拉森提出建构经验论的新思路,围绕着“经验适当性”的概念展开与科学实在论的较量,试图借此拯救经验论哲学,促成了经验主义的后现代走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认知封闭性这一心灵哲学概念,考察数学哲学中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的问题。同时为现代柏拉图主义的数学实在论提供一种新的论证策略。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1]认为社会科学是在一定的价值前提下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不能真正认识社会实在自身,并因此陷入相对主义的困境之中.唯智主义是建构主义困境的思想根源,它是西方社会研究中的一种旁观倾向,预设了抽象主体在外部从不同的视角透视社会实在.超越这种旁观倾向,从实践观出发,把社会视为实践者的活动,就可以揭示作为社会实践中介的语言与社会实在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论(科学语言)可以把握社会实在.  相似文献   

18.
“政治”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科学的最基本概念,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依据《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主要要求从政治与经济、阶级、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分别把握以下三个基本观点: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政治的含义”理论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方法论意义,为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为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一、把握教材结构体系政治的科学含义告诉我们: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作…  相似文献   

19.
杜严勇  刘开淼 《前沿》2005,(3):28-31
爱因斯坦与霍金是举世闻名的两位科学大师, 他们的思想中包含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 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区别。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包含实在论与追求确定性科学的思想, 而霍金的科学哲学思想中则包含实证论和追求不确定性科学的思想, 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他们科学哲学思想的共同点是弘扬非理性因素和追求统一理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包含丰富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研究方法出发点的选择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思考和解决现阶段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其社会结构理论为分析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其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理论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问题提供了核心工具;其对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研究,为深化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