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传承》2006,(4):49-49
国庆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新中国建国以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多次检阅了海陆空三军将士.  相似文献   

2.
红卫兵运动     
《传承》2006,(Z1)
红卫兵成“文革”主力军“文化大革命”的凶猛烈火,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红卫兵运动点燃的。红卫兵最早于1966年5月下旬出现在北京,初时只是惩治社会上的小流氓,尚不是“文革”的主力军。到了8月1日,毛泽东写了一封表示“热烈的支持”的信后,红卫兵运动迅速席卷全国。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检阅红卫兵,他的胳膊上第一次戴上了红卫兵袖章。从此“,红卫兵”的名字变成了正式的名称。红卫兵最辉煌的时刻是在1966年的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先后八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万红卫兵,他们的造反精神得到了伟大领袖的肯定。而数以…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思考》2009,(9):10-11
4月23日,一场展示各国海军共同构建和谐海洋决心的海上大阅兵,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展开。这是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胡锦涛主席乘坐“石家庄”号导弹驱逐舰,检阅中外舰艇。阅兵分为海上分列式和海上检阅两部分,历时近1个小时。在分列式中,潜艇群、驱逐舰群、护卫舰群和导弹艇群组成的舰艇编队以单纵队通过阅兵舰,电子侦察机。  相似文献   

4.
今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21世纪第一次壮我国威、扬我军威、显我民族正气的国庆大阅兵。阅兵,这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一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回眸20世纪,新中国共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新中国每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计11次。  相似文献   

5.
孟红 《协商论坛》2014,(9):53-55
在开国大典阅兵式上,毛泽东的心情是“又愉快又不愉快”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丁。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领导和推动这一历史巨变的关键人物毛泽东,这一天在他的一生中最具有特殊意义,他的心情应当说是格外兴奋的。  相似文献   

6.
两岸要闻     
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首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群众游行和联欢晚会 10月1日,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50万各族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指出,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实现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以后,最终完成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维护祖国的安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基础,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当晚,首都各族各界群众还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国庆联欢晚会。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6,(Z1)
1966年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八次接见了l100万红卫兵。此后,红卫兵运动迅速风靡全国,从而“燎原”了整整十年。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在红色海洋中,红卫兵高呼要一辈子当保卫毛主席、保卫中国共产党、保卫祖国的红色尖兵。当时,在天安门城搂上的北大红卫兵提出要让毛主席讲话,周恩来总理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手里拿的不是毛主席语录吗?那上边都是毛主席的话。”据一些红卫兵回忆说,在历次检阅中,讲话的一般是林彪,毛泽东只破例开了一次口,中气十足地喊了一句“:红卫兵万岁”,回应广场上山呼海啸般的“毛主席万岁,万岁…  相似文献   

8.
国之大典,在祀与戎。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天安门地区举行的第16次阅兵,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效果之好,实属历史之最。我有幸作为武警徒步方队将军领队,与总队赵东方副司令员一道,带领350名官兵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我感到,阅兵取得巨大胜利,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党的领导是阅兵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又见阅兵!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到新华社1月18日报道河南省新密市大搞阅兵仪式的消息,“情不自禁”地会想起数年前安徽省亳州市在原市委书记李兴民的一手“导演”下也曾搞过阅兵仪式。两者何其相似乃尔。这两次阅兵大同小异,相异之处也只是两者在规模的大小上。比起亳州李兴民导演的那场“戏”,新密的阅兵仪式在规模上要“略逊一筹”。他们的“受阅群众”只包含了警察和巡防队员,而亳州则是囊括了当地各行各业的人员,甚至还放假要求中小学生全部参加,并让小学生们“手拿花环、鲜花、红旗、彩球等迎接李兴民的检阅”。因规模不同,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战争史几乎就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全部。从这个世纪初年一直到1949年,战争就从来没有在中国大陆上停息过。世界史上罕见的漫长战争必然孕育出丰硕的军事思想。毛泽东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军事思想就是在上世纪的战争风云中诞生的。毛泽东作为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是连他国内外的对手也不否认的事实,但这样一位“兵家”却不愿拿枪……“我没有想到打仗”湘人历来有尚武精神,自曾国潘的湘军剿灭了起自广西的太平军之后,“无湘不成军”的民谚便不胫而走,就连毛泽东的父亲也是以从军所得为资本发了家的。但在30岁之前,毛泽东…  相似文献   

11.
杨勇 《中国保安》2009,(12):65-67
接受一次检阅,这是我们一生的荣耀参加一次阅兵,这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10月1日上午10时,在天安门广场前,在全国人民的翘首期盼下,国庆60周年阅兵盛典气势如虹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分列式14个徒步方队中,有一支队伍特别引人注目,鲜艳的红色裙装,白色的贝雷帽和马靴,整齐划一的动作,她们在以白、蓝、绿、灰等男性色调为主的分列式队伍中走出了别样的秀美,成为了阅兵式中最为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2.
<正>军事史贯穿了中国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阅兵作为传统军事仪式,以田猎为最初方式发展演变至今。夏禹最早阅兵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4000多年前夏朝建立前夕。当时,北方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夏商时出现了田猎等军队训练形式,西周时一年四季都有军事训练和演习检阅。武王伐纣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9,(3):80-81
2009年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的日子,一场海上大阅兵,在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域展开。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多国海军检阅活动,是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  相似文献   

14.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这些发自人民内心深处的响亮歌声,随着我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推进.从农村根据地唱遍全国。唱到现在:老年人唱,中青年人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唱.不少国际友人也唱。  相似文献   

15.
(一)这是一场跨越70年的检阅,这是一次面向未来的重温。 初秋的北京,天安门广场装饰一新,人民英雄纪念碑直指苍穹。明天,新中国第一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两斯战争胜利阅兵将从这里展开队列。当将士们由远而近的铿锵脚步震落时间的帷幕,历史的场景扑面而来。生与死、聚与散、笑与泪,沉沦与奋起、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  相似文献   

16.
阅兵史话     
《黄埔》2017,(5)
正阅兵,即检阅部队,通常指统帅或领袖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有时也指部队长或武装力量首领对自己部属的检阅。通常在国家、军队或民族重大节日,迎送国宾或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等时机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阅兵不仅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也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扩大军事政治影响或止战等重大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微观天下     
<正>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27个地面装备方队和10个空中梯队接受检阅,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近200架——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阅兵场上,中国军队的"家底"悉数亮相,规模空前。从当年抗日战场"小米加步枪"的捉襟见肘到今天钢铁方阵的磅礴之势,国防工业支撑下的军队武器装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8.
叶介甫 《传承》2010,(28):13-15
毛泽东主席高呼:"军乐团万岁!"1950年10月1日,首都北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刚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身材魁梧、神采奕奕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同其他的开国元勋们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着载歌载舞、各具特色的游行队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集会于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那天举行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阅兵式开始后,由阅兵总指挥、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戌区司令员聂荣臻乘坐先导车率领受阅部队通过天安门检阅台,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9,(8)
正这个月,注定不平静,也注定不平凡……4月23日,人民海军迎来成立70周年的生日之际,习近平主席登上检阅舰,检阅中国的海军。小小的编辑部仿佛成了海军阅兵的海上沙场,同仁们个个瞪大眼睛注视着海军阅兵的视频,激情澎湃……中国第一艘航母,在列!中国最新型的核潜艇,在列!中国最新型的歼击机,在列!……在1.8万多公里大陆海岸线,在300万平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