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诠释激情     
当一条河流从荒凉、平淡无奇的荒原匆匆穿过,谁能说这条河流没有激情奔涌的岁月?当一只成熟的游隼扶摇直上、一飞冲天精彩的瞬间,谁能说这只游隼没有激情勃发的情感?我去过百花山。见到了直立千仞的瀑布流淌飞泻而下的峭壁,虽然是旱季,没见瀑布,但瀑布蓄势待发“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万丈激情,我真的从内心感受到了。我爬过北京八达岭段、慕田峪段、司马台段的长城,也爬过河北金山岭段的长城。山有多高、多陡、多险,那长城砖就坚韧地筑到那里。我隐约看到了一条苍龙蕴涵在谷底在峰峦上的不驯的激情。我认识一位干刑警的哥们儿,他说…  相似文献   

2.
吴纯青 《黄埔》2007,(2):64-64
2月2日,春光和暖的下午,邮递员送来了2007年第一期的《黄埔》杂志。首映眼帘的是封面图片——长城。今年是“七七”事变70周年,看着长城图片,“……把我们的热血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那永远震撼心灵的旋律竟脱口而出,让我身边的人不知所以然。杂志中介绍在长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国军队中不少指挥官出自黄埔,这让我想起,在我们大巴山中的开县,也出了一位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英勇殉国的烈士,他就是黄埔三期毕业的学生王润波。  相似文献   

3.
新知三题     
野平 《政协天地》2012,(8):55-56
长城新读你是权与力的八阵图,你是智与灵的并蒂莲,你是血与汗的线装书。我在电缆车上观长城,我在人流中登长城,想到古人在全是人工的情况下筑长城,心里怎能平静?这靠白骨堆成的长城啊,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和伟大;传说中的孟姜女哭塌了一段长城,长城也没有因之而减短或消失。这靠皮鞭筑成的长城啊,也使封建帝王们一直自高自大、养尊处优,要不是被黄浦江畔帝国主义的军舰和圆明园的掠烧声惊醒,长城也许还要长。  相似文献   

4.
我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长城的,但这些年的周末,我差不多都是在北京周围的长城度过的。本刊这一期有关长城的照片都是我迷长城的结果。中国的长城上下两千多年,纵横IO万余里。从保存完整、工程坚固、结构合理、防御力强来说,以明长城为最。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修筑者的智慧创造,具有独特风貌的司马台长城堪称明长城中的精品。198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司马台长城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这是北京界内627公里长城唯一获此殊荣的。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北部的密云县和河北省的交界处,离北京市区约125公里。来到…  相似文献   

5.
1984年的7月5日,在中国大地上响起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个口号,是北京几家新闻单位为发动社会赞助修复古老长城的一些著名关城和一些地段的墙体而提出来的。 这一有意义的活动,立即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人的支持。是年9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八个大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一些领导人,也先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长城抗战七十五周年,我早有写一篇纪念文章的想法。前些日子我与好友随着参观游览的人流,踏进了这片桃树成阴的绿树丛中,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这桃树枝叶繁茂生长旺盛,据说每株桃树下都掩埋有抗日烈士的遗体。我慢慢地走着,静静地看着,默默地想着。我看那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我想那300多个墓堆下埋葬着的抗日烈士,在炮火硝烟中拼杀的英姿、在九泉下安睡的遗容……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3)
正"一个我是个小女生/千百个我组成白色长城/武汉归来,我还她一场完胜……"2月8日,很多网络平台上线了一首名为《白色长城》的歌,在两岸网友间流转传唱。据悉,这是海峡两岸音乐人为奔赴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加油联合创作的歌曲。这首歌由大陆的卢洪亚与台湾人民报社社长巫月桦作词,张振作曲。  相似文献   

8.
错长城     
错长城错长城是指万里长城的“错误工程”。这就是密云三峪自然风景区内石塘峪的“半截子边”长城。据说这段长200米的“错长城”本应建在怀柔县境内的神堂峪,但督建官误听为“石塘峪”,便建在了密云县境内,在历史上留下一段“锗长城”。督建这段长城的大小官员皆被...  相似文献   

9.
刘桂林 《协商论坛》2008,(10):60-60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印象中,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常对家人念叨这几句话,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让他三尺有何妨”这一句。  相似文献   

10.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开本期杂志,首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组有关长城的彩色图片,这是本刊摄影记者10多年来翻山越岭,付出艰辛的汗水,在各地拍摄的大量长城照片的一部分。横亘在中国北方的长城,始建于2000年前,从东向西,蜿蜒于高山峻岭之间长达10万里,是建...  相似文献   

11.
2月2日,春光和暖的下午,邮递员送来了2007年第一期的《黄埔》杂志。首映眼帘的是封面图片——长城。今年是“七七”事变70周年,看着长城图片,“……把我们的热血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那永远震撼心灵的旋律竟脱口而出,让我身边的人不知所以然。杂志中介绍在长城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国军队中不少指挥官出自黄埔,这让我想起,在我们大巴山中的开县,也出了一位在古北口长城抗战中英勇殉国的烈士,他就是黄埔三期毕业的学生王润波。1933年1月,时任二十五师一四九团团长  相似文献   

12.
半夜爬起来     
大多数中国人都欣赏过有关长城的照片,但我敢肯定,看到《箭扣长城》这幅照片的人不是很多。照片中的长城充满了层次感,黑灰褐白而驳杂,白晃晃的城墙游蛇一般婉延在陡峭的山顶,远处浓雾漫漫,朦胧而神秘,很象一幅精写的水墨画。摄影家所取的角度更是独特,长城筑造于每座山的最高处,这一段与那一段落差不是很大,但在这位拍摄者的镜头下,却似乎成了从山脚倔强地向山顶挺进,那种气势让每个读图的人怦然心动。  相似文献   

13.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  相似文献   

14.
长城:走向明日辉煌黄华老龙头在他们手下露出了往日“容颜”。本文照片均为周幼马、马骏摄84年的7月5日,在中国大地上响起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口号,“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个口号,是北京几家新闻单位为发动社会赞助以修复古老长城的一些著名关城和一些地段的墙体...  相似文献   

15.
我所苦恋的这片土地是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一座巍巍的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创造的奇迹一条滔滔的黄河孕育了两岸的千万姊妹兄弟神农的播种开垦了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6.
董耀会有一张令人望而生畏的脸,在面对遭到破坏的长城的时候,那张脸越发严峻。1984年,董耀会与两位青年结成“华夏子”徒步考察明长城,历时508天,成为最早徒步考察万里长城的人。18年后再走长城,每到一地,第一个快步走上长城的总是这位长城之子。在董耀会的日程表中当务之急是呼吁为长城保护立法。王寅:在长城沿途,我看到你经常因为长城被破坏感到非常气愤。董耀会:不是对一个地方产生的气愤,而是痛感体系上的管理无序,苍白无力。破坏随时都在发生,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最感到心痛的是,由于各级政府的漠视,破坏…  相似文献   

17.
隔不断的长城情[英]威廉·林赛中国学徒生涯1986年8月下旬,当仁立在长城的西端──甘肃嘉峪关时,我意识到自己的准备工作并不充分,我能说的汉语只有“你好”和“英国”,还是在利物浦唐人街吃面时从女招待那儿学来的。是一种难以确切表达的信念促使我从那里开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长城、兵马俑、龙、筷子、太极拳、书法、风水等等,都代表着一种文化。我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我们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在不断加强,汉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我在心里默默许下了一个愿望——一定要把汉语学好。  相似文献   

19.
“精神长城”永不倒吴富贵常洪林国营清华机械厂有两道“长城”,一道是“精神长城”一道是“物质长城”,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二者存在形式而言,“精神长城”处在最内层,其牢固与否直接影响着“物质长城”。这就是清华人坚信的理论。无论是计划...  相似文献   

20.
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长城李霞1998年元旦,北京市昌平十三陵特区推出了一个新景点──居庸关长城。这是万里长城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紧邻著名的八达岭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防御建筑工程。早在约2000年前,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地形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中国第一个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