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自辛亥革命发生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都进行了客观地历史地评价.这些评价,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党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促成民族融合,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基石,辛亥革命纪念也成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辛亥开展“逢十”大庆,纪念形式呈现出常规效力性纪念大会和延长效力标志性纪念品的双重选择;纪念宗旨则是立足历史,照亮现实与未来.建国以来的辛亥纪念以辛亥革命为历史文化载体,力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辛亥革命的影响密不可分,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前提、阶级基础和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发扬了孙中山的崇高精神,继承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完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累基础。  相似文献   

5.
金民卿 《党建》2021,(11):25-27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事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我们要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不断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建共和政体,对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场充满惊涛骇浪的革命中,有一位和孙中山齐名的历史人物令人景仰。他就是辛亥革命的元勋、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黄兴。他的名字是和辛亥革命时...  相似文献   

7.
文摘     
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辛亥革命的发生并非偶然。它既不是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激起的骚动和不安,也不是在少数人极端感情或革命狂热煽动下的幼稚与疯狂,而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把辛亥革命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分析它怎样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及其达到高潮的标志,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萌生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思想和事业的继承与超越关系:一、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辛亥革命思想解放运动成果的影响下接受民主革命的思想,并把资产阶级革命派对社会主义思潮的引进和传播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从而为接受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的基础;二、深刻反思辛亥革命教训,创立并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成了辛亥革命未竟的反帝反封建大业;三、接力奋斗目标,发展超越其革命事业,在辛亥革命开启中华民族复兴之门基础上奠定中华民族复兴之基,找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1,(20):1-1
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爆发迄今已整整百年.百年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不曾减少.特别是近年,更加关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研究.但由于对“辛亥革命”历史名词概念的模糊,有些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经偏离其历史真实,有些则是对辛亥革命的错误认识.比如认为孙中山及同盟会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是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历史支撑。借助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诠释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与中国革命的任务、道路等问题,使中国革命赢得了民众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建构革命话语过程中之所以要借助辛亥革命,是由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社会影响力、国共关系、共产国际等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推动作用:一、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二、辛亥革命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形成创造了条件;三、辛亥革命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四、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一定的干部条件。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特殊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3.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五四运动具有解放思想,革新进取的精神因子,展现了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弘扬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新时代要更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向纵深推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非常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通过召开纪念大会或座谈会,发表社论或纪念文章,发布通告、标语口号,举行舞会、晚会等形式,开展了系列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中共借助辛亥革命纪念,解读辛亥革命精神遗产,进行抗战救国动员;协调国共关系,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析革命时局,阐释中共革命主张。总结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纪念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对当今辛亥革命纪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德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国优秀的革命道德,并且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道德判断标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朱德荣辱观的核心;艰苦奋斗是朱德荣辱观鲜明的时代特色;团结友爱、实事求是、注重科学技术、遵守纪律是朱德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英勇奋斗是朱德荣辱观的突出内容;谦虚谨慎是朱德荣辱观的一个基本点。  相似文献   

17.
会党是秘密社会的重要组织,在辛亥革命时期,会党成为一支非常活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之间有联合有分裂,对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和会党自身弱点的相互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民世纪,中国共产党先后实行了“革命文化”、“改革文化”两大战略。新世纪,党的十七大根据新的时代要求,确立“和谐文化”战略,对内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倡导建构“和谐世界”,坚持以“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构筑和谐温馨的人类精神家园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9.
饶武元  刘建光 《求实》2020,(3):4-17,M0003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立足于百年大党长期探索执政规律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深厚理论逻辑是伟大斗争思想淬炼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征途中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等斗争历史逻辑显现了伟大斗争的政治历练担当;创造性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是伟大斗争得以"改变世界"的赓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汲取斗争智慧、增强斗争本领是实践之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