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资讯     
《中国律师》2014,(8):89-91
最高法院:建立律师辩护代理意见与法院裁判文书说理衔接机制 7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贺小荣说,四五改革纲要提出,要切实保护律师在刑事辩护和民事代理中的各项诉讼权利,突出保护律师在庭审当中的举证、质证和辩论权利。同时指出,律师权利最集中的表现是在庭审环节。刑事辩护、民事代理和法庭辩论、举证质证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保护律师的权利。人民法院将探索建立律师辩护代理意见与裁判文书说理进行有效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2.
裁判文书是表明法院对其审理的案件处理最终态度的惟一载体,是法院裁判案件、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书。它既体现了司法权威与审判独立,也体现了法官的办案质量、执法水平与判案能力。裁判文书的质量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法院的形象,关系到当事人服判息诉和社会安定。通过裁判文书,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各界可以了解法院是如何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了解法院解决纠纷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裁判文书是能否实现司法公正和法院具有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晴雨表,承载了整个社会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何谓“律师”?《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无疑这是对律师职业的最确切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楚砾 《法治研究》2006,(11):54-54
黑律师,指的大抵是那些不具有律师执业资格,但又在社会上承揽法律事务,并以公民代理的形式出庭的人。一直以来,律师及律师事务所对黑律师的存在头痛不已,因为黑律师往往以其低廉的价格吸引客户,从而抢走大量案源。同时,各地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对于黑律师也一直持打击态度,因为黑律师提供的法律服务质量往往良莠不齐,而且一旦其与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黑律师往往逃之天天,无法追究其责任。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联合公布了《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关于律师收费的问题再一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律师是提供法律服务的劳动者。但法律服务究竟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从字面上来看,法律服务当然是脑力劳动。可很多当事人都认为,律师应当为了自己的案子四处奔波,跑法院、取证这些都应当归类到体力劳动。实践中更有许多当事人认为律师应该做出一些让自己看得到、摸得着的工作,如果律师没有进行这些“体力劳动”他们就会认为律师不称职,更有甚者会拒绝按委托代理合同的约定支付律师费。这样看来,似乎律师的工作又成了体力劳动。  相似文献   

6.
律师最常用的称谓,指受过法律教育.并被授权处理法律事务,给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能够代表别人行为的人。辩护律师,辩护人尤指在法庭上支持他人为他人辩护的律师。(苏格兰)专门律师;[美]律师。[英](威斯墩斯特城──位于伦敦的议会所在地)出席最高民事法庭的政府官员。[美]法律授权为当事人代理人的律师。、律师职业,律帅界指所有高级体帅或律师,相对于法官职业,法官界而言。。专门律师,高级律师尤指能在一个高等法院为诉讼案件进行辩护的律帅。注;只能山村级律师向高级w帅提供案情。、【英」同haTlster,高级律师,大律师[…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作为一名好律师,不仅应具务高尚的人品、精湛的业务,还应该能写出漂亮的法律文书,这里所指的[漂亮]就是要求法律文书要严谨规范任何法律事务都离不开表达,而法律文书是其中最正式的表达形式。制作法律文书是律师最常见的工作之一,从诉讼代理中的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辩护词等诉讼文书,到非诉讼代理中的法律意见书、台同‘函件等,都是律师法律文书的具体运用。一份严谨、规范的法律又书,不仅可以使当事人体会到律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并由此而增强对律师的信任,还可以增强说服力、杜绝由于表达上…  相似文献   

8.
裁判文书及其公信力现状调查和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裁判文书及其公信力现状研究裁判文书,作为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是法官向当事人和社会递交的“答卷”,是彰显法律公正和司法权威的“法律宣言”。近年来,裁判文书作为法院工作改革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倍受各界关注。但是,裁判文书质量不高仍是当前裁判文书的主要问题。问题到底  相似文献   

9.
一份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靠、适用法律正确、论理充分、适用程序合法的法院的裁判文书就如同法律本身一样,被依法赋予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双方必须要履行和承担生效的法院的裁判文书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为什么法院的裁判文书会有如此之大的效力呢?这是因为法院的裁判文书具有令人服从的强制力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PRELIMINARYPROBEINTOTHEREFORMOFTHEPATTERNOFECONOMICTRIALOFECONOMICTRIAL强化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加强对当事人的举证指导、实行当事人举证为主,法院查证为辅,强化当年人举证责任。对此应从以下六方面认识:l、在向双方当事人送达起诉状等文书时,即向被告指出应补交的证据,被告应提交的反驳证据,同时指出举证范围和要点及做伪证和不能举证的法律后果。.2、尽量动员当事人委托律师代其取证。因许多案件当事人都委托律师代理,根据国家赋予律师的职权范围、律师有权对证人调取某些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  相似文献   

11.
律师是独立的诉讼主体,他承担着诉讼中的辩护、代理职能,他代表的是社会公众的利益,具体到个案中他所代表的就是当事人的利益,他的个人利益与当事人的利益是紧密相关的。这就使律师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有可能背离法律的基本精神。而事实上律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是能够忠于事实和法律的,依法  相似文献   

12.
法律适用过程中,不仅法官为居中裁判而需要进行法律发现.而且当事人及其律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亦需要进行法律发现。因为,法官的法律发现会存在知识、能力、认识的局限,而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后,就具体个案提出的辩护意见或代理意见.作为律师法律发现的载体,对于弥补和完善法官法律发现的缺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事实上,众多的律师辩护意见或代理意见能够说服法官并得到法官的采纳,便是例证。虽然法官和律师所处的立场、所代表的利益不尽相同,但都应遵循共同的法律发现规则。目前,对法律发现的研究大多由法官来推动和开展。律师作为最经常与法律发现打交道的职业群体之一,亦很有必要重视和研究法律发现理论,以共同推进法治实践。所谓法律发现:是指发现处理案件的法律依据的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特定的行政裁判文书、律师问卷和访谈分析,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行政诉讼,主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集中于城建、资源、劳动社会保障与公安四领域。行政机关聘请律师较少,但在二审中更倾向律师代理。原告的律师代理相较于其他代理,代理效果不明显。律师代理行政案件的意愿较低,更倾向于加强《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而非修改。建议加强针对行政诉讼原告的法律援助机制建设,并防止不当限制公民代理行为,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平等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4.
黄婷 《法制与社会》2010,(16):254-255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端于欧美的法律谈判,是一种由律师出面,代理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一种非规范性的纠纷解决方式。律师作为双方当事人的代理人,代理当事人就纠纷的主要事项和解决方案进行交涉,以求最大化地实现双方当事人的利益。通过对法律谈判理论基础、其在国内纠纷解决中的初步运用以及现实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看待纠纷解决,从而为国内的纠纷解决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胡昌明  杨兵 《法庭内外》2008,(11):41-4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人们更习惯于将纠纷提交法院裁决。于是,法院的案件数量大幅增长,案件类型愈加丰富,法律服务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法律服务市场的缺口也越来越大,导致一些不具备诉讼代理人资格的公民,在社会上私自承揽法律事务,并以当事人近亲属或者律师等身份参加诉讼,俗称"黑律师"。  相似文献   

16.
段文波 《法律科学》2011,(6):190-199
法院知法原则的生成历史正是当事人逐渐失去对诉讼中法律予以控制的过程。这条原则的本意旨在减轻当事人的负担,却反而增加了诉讼中法律适用突袭的风险。德国修民事诉讼法规定释明义务与法律观点指出义务以解决法律适用突袭裁判的问题。在这两种立法举措背后,潜藏的是德国民事诉讼法理念从辩论主义向协动主义的变迁过程。当下,我国正在实行审理协动化与集中化改革,法律讨论义务将能够促进法官与当事人就诉讼中的法律适用形成有效的垂直交流,促进审理的充实与高效。当然,没有律师的参与,就法律问题进行高效的交流也是"乌托邦"。作为配套改革,律师强制代理与法律援助制度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7.
(一)刑事辩护业务的特点要求律师享有辩护豁免权。律师是社会法律工作者,是凭自己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社会自由职业者,他们相对独立于国家机关,具有不受官方干预的独立性。在刑事辩护中,律师的职责是依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法律  相似文献   

18.
<正>怎样才算一个好的刑辩律师?做一个什么样的刑辩律师?这是我从法官转型做律师后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律师朋友问及的一个问题。在进入律师队伍之前,我曾经有过近20年的刑事审判工作经历,工作中自然少不了与刑辩律师打交道,那时我就对刑辩律师该有的样子有了自己的看法。从事律师工作之后,我对刑事辩护又有了新的认识,深刻地感受到刑事辩护不仅是一项技术,而且是一种艺术。在律师业务中,刑事辩护关乎当事人最重大的利益,与当事人在其人生最为困难的时候相遇,考验着律师的品行。刑辩律师需要有勇有谋,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我妻子卷进了一桩小小的争议之中。在进行调解时,争议双方的律师都很出色。对方的律师急于了结此事,因为我妻子明显是对的,无论从法律上还是常理上讲(我们之所以同意进行调解,是因为等法院判决——尽管我们会赢,但却难以想象的费时费钱)。我妻子是位心理学家,而非律师,调解过程中我当然要助她一臂之力。在我看来,对方律师非常优秀而且彬彬有礼。在代理他的当事人——一家无赖企业时,一直是据理力争。我的妻子很少对人有非议,可在第一次休庭时,她对对方律师非常生气:“他怎么能为这些人辩护?”她愤然说道,“难道他不知道自己是在与错误为伍吗?他晚上能睡得着觉吗?”  相似文献   

20.
律师制度恢复以来,广大律师工作者在刑事辩护工作中,积极接受当事人或者家属的委托,出庭为被告人进行了大量的辩护工作,许多案件法院采纳了律师的正确意见,依法对被告作了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决定,维护了被告人的正当合法权益。但在实践中,律师的刑事辩护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律师的权限太小,对律师的辩护意见法院拒不采纳时,律师无权制约,没有一种带有一定强制性手段迫使法院重新考虑或采纳自己的正确意见,对此,法学界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提出了不少有见地的看法,这主要表现在下述问题上: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第130条规定:“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