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中苏两国关系的改善,两国经济贸易也在不断发展。两国副总理的互访揭开了中苏经济、贸易、科技合作发展的新的一页。1984年12月中苏双方签订了关于成立中苏经济、贸易、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定。六年多来,该委员会在扩大中苏贸易方面起了巨大作用。从1985~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中苏贸易的发展状况中国同苏联的经济贸易合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基本上随着两国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同我国政府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的就是苏联,从而使中国同苏联正式建立了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3.
对外实行全面经济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它不仅包括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和苏联东欧国家的开放。关于积极开展同苏联东欧国家贸易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1985年春苏州会议上作了详细讨论,我国学术界对此也先后发表了不少文章从各个方面作了全面论证。近两年来,中苏贸易有了长足的进展,这正说明了中央的开放政策是非常正确的,大家的分析也是符合实际的。本文想就在中苏“三大障碍”未能完全消除的条件下,对中苏贸易发展前景的估价及如何进一步开展中苏贸易  相似文献   

4.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间关于1986~1990年期间贸易和付款协定,自1986年1月1日起生效。这是苏中贸易经济关系史上的第一个长期贸易协定,是进一步稳定发展两国间互惠贸易关系的基础。依照该协定,1986年1月两国在北京签订了1986年贸易和付款议定书。  相似文献   

5.
周建明 《德国研究》2007,22(3):43-47
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交往中,中德贸易要晚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其他的国家,18世纪初,德国人的经营范围逐渐发展到我国的广东,茶叶、生丝、丝织品和瓷器是当时德国人最感兴趣的商品,早期的中德贸易中国始终处于被动状态.1861年中德通商协定的签订,使中德贸易逐步转官方渠道,由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在华洋行不断增加,在华贸易地位不断上升,军火贸易开始成为中德贸易的重要内容.19世纪末,中德间的直接贸易已明显超过间接贸易,中德贸易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了相当规模,然而1914年后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德贸易额急剧下降,又回到起点.  相似文献   

6.
版权贸易在加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们认识转型中的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的过程中,图书版权贸易意义重大。但中俄两国间的图书版权贸易与中苏时期相比较,规模明显缩小,并存在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问题及不合理因素。随着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深入,中俄版权贸易存在着改进发展的空间。发展对俄版权贸易应该从服务、内容、文化和创意等多种视角和多个维度来理解现代版权产业的内涵及其发展前景。尤其要关注新时期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经济规律,重视分析版权的产业逻辑。  相似文献   

7.
(2009年9—10月)9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访问波兰过程中与波兰总理重新展开会谈,双方签订了维斯瓦河通航协议,并就提高双方贸易和天然气输送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东盟五国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根据它们1995年签订的服务贸易自由化纲要性协定,从1996年3月起各国正式开始其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本文在简述了促进东盟五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发展的一些国际及国内背景后,对各国在金融、电信及船运三个主要服务行业实行自由化的具体措施、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这一自由化进程对东盟五国经济的积极及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部门的对外开放.因各成员国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差异,该进程对各国影响必利弊互现.因此,各成员国应根据本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现状,确定服务业自由化进程,以顺利实施<协议>.鉴于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国具体实施该<协议>和进行后续谈判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85年9月“广场协议”以来,日元汇率持续上升。理论上讲,这将导致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进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进而出现贸易收支赤字。但是,日本的情况恰恰相反,同期日本贸易一直处于出超状态,且贸易黑字不断扩大。其中有何缘由呢?本文将在分析日元汇率变动状况和贸易盈亏状况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1.
自从和约协议在1954年签字之后,缅甸和日本的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随后根据战争赔偿合约,日本给予缅甸“纯粹赔款”2亿美元和提供经济合作的款项5,000万美元。 在经济合作领域中已经有了显著的进展。1962年9月,缅甸国防工业局和日本松下电气工业公司签订了三个不同的关于在缅甸制造电气货物,电气器具和无线电收音机的协定。技术专家和原料由日商供给。根据第一个协定将生产电灯泡,电插头,  相似文献   

12.
据《南朝鲜时报》1988年10月18日报道:南朝鲜贸易促进会10月17日在议会听证会上透露,将于12月份在中国北京和济南建立其贸易机构。另外,也将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和莫斯科设立两个贸易点。从官方的促进会得知,有关在华建立贸易机构的谈判工作已大体告终。该会还说,有关在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开办贸易点的问题,苏联工贸委员会副主席弗拉基米尔·格拉诺夫来访时已讨论过。他在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访问后已于星期日离开这里。在访问期间,双方互换了包括协议  相似文献   

13.
竞争性自由化战略是旨在通过与美国签订各种贸易协定的方式来鼓励外国对美国企业开放市场和采纳美国的商业法规,并同时支持美国在全球的外交政策和军事目标的一种战略.本文认为,由于美国在各种区域贸易安排中过分注重政治因素的考虑和高度利用了市场的不对称性,除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少数例子外,包括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在内的绝大部分区域贸易安排对美国贸易伙伴的经济影响较小.这不仅决定了美国的区域贸易安排的一体化程度较低和长期的停滞不前,也影响了区域贸易安排在世界主要地区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泰国总理江萨·差玛南今年(一九七九年,下同——译注)三月率领泰国代表团来到莫斯科的时候,苏联提出签订一项囊括了全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包括互派专家的协定。泰国现在还正在草拟他们的答复,但是,回答看来将是否定的,因为对于与苏联的关系,泰国始终只赞同限于贸易和友好关系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了两个考察期内(1965至1967年,1995至1997年)世界贸易区域发展模式的演变,探讨了功能性贸易区产生和得以持续的原因;接着从贸易量、贸易份额、贸易收支和贸易额增长率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与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贸易发展状况;最后从产品贸易结构和直接投资等方面着重分析了中德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本文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区域定位指数来分析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关系变化,以及独联体国家向俄罗斯出口产品的市场地位。通过传统的引力模型和加入目标解释变量后的引力模型,发现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以物理距离表示的沉没成本等传统变量均是影响俄罗斯贸易流量的因素。金融危机后,虽然俄罗斯的对外依存度增加,但是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往来相对其他国家明显地表现出离心力,金融危机显著降低了独联体国家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但自由贸易的签订,例如欧亚经济共同体,可以显著改善双方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17.
泰国贸易关系史 泰中关系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自从兰甘亨王朝以后,泰中双方交往频繁,持续不断,尽管当时还不象今天这样互派常驻使节,但泰国官方却常遣使团出访中国,直至1942年,因中国内部发生了严重事态,这种关系才一度中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不久,泰国与中华民国于1947年签订了友好条约,于是,在泰中关系史上首次互派了使节和领事。当年,泰国任命的大使被派常驻中国。后来,国民党退踞台湾,泰国驻华大使馆也跟随迁往台北。  相似文献   

18.
广东—东盟贸易:成就、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条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一直是中国-东盟贸易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出台以来,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其他省份的主观努力、广东外贸的自我定位等因素,近年来广东-东盟贸易在整个中国-东盟贸易中的相对地位持续衰落.为此,作者提出了广东应具有东盟战略意识,发挥传统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机以及注重"走出去"等政策建议,期盼广东-东盟贸易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月在雅加达所进行的印尼工商会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之间的会晤,标志着印(尼)中两国加强贸易关系所做的努力得到了发展。这次会晤所得到的结果是,双方一致同意在北京设立印尼工商会代办处,在雅加达设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代办处。此外,双方还就下列问题取得一致的意见:一、根据瑞士商品检验总公司(SGS)和中国商品检验局的协议,双方同意由中国商品检验局在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东亚区域1985-2004年贸易数据的研究发现:过去20年来,东亚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而区域外贸易及对美国的贸易比重已低于区域内贸易;同时,东亚区域内贸易的结构、流向、模式和相互关系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