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亚非 《前沿》2011,(1):162-165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生建设目标是和谐型民生。和谐型民生突破了温饱型民生、小康型民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与物质生活丰富的局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谐型民生的建设应当是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着力点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2.
张晓伟 《群众》2012,(5):59-60
民生是为政之本、和谐之基、幸福之源。坚持民生优先、建设民生型政府已成为现代政党普遍认同并践行的执政理念。所谓民生型政府,就是秉承执政为民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职责,以群众幸福指数为价值取向,通过推动发展努力实现民生改善的政府。利用前一阶段参加省第十五期“高研班”赴美国学习培训之机,我对其民生领域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超常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同步的整体跨越。宜都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突破种种障碍,不仅摇身变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而且实现了从"短板"到"样板"的民生跨越。宜都市的民生跨越证明了经济与民生需要并重,经济与民生可以共赢,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利用后发优势,要以民生改善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张家港市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工作,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委、市政府把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作为关系民生之困、民生之急的大事,全面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8,(21)
正民进党上台两年多来,以"改革"之名,行斗争之实,醉心清除异己,无心民生经济,以至于岛内民怨四起,有识之士忧心如焚,认为再这样蹉跎下去,台湾必将沉沦无疑。其实,民进党这种恶行,并非今日才有,国民党主政之时,民进党就专门扮演破坏角色,坏台湾的好事,坏台湾民生经济的好事。当年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早就通过非常形式,说出了他对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6,(8)
正"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共享发展的鲜明指向,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发展的目标追求。江苏在大力推动"经济强"的同时,不断致力实现"百姓富"的目标,通过深入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让经济大省崛起成为"民生高地"。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5,(4)
<正>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江苏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六大体系"建设,民生投入不断加强,民生改善力度显著加大,呈现出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效互动、良性循环的格局。伴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江苏大地上正展现出一幅幅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教育惠民:筑牢民生幸福之基江苏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全国最早提出并积极  相似文献   

8.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吐露心声,其民生情怀一览无遗。在今年由他所作的长达40页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民生的内容占了近1/4,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代表们评价说,这是一份以"民生为本"的好报告。  相似文献   

9.
张震宇 《群众》2013,(2):41-42
民生是科学发展之本、率先发展之要、和谐发展之基。近年来,仪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民,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生改善,推动民生与经济互动发展、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仪征特色的民生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0.
青草 《就业与保障》2011,(Z1):34-35
我们告别了"十一五",迈进了"十二五"门槛。梳理"十一五"的点点滴滴,我们既承受着民生之多艰的冲击,也体味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它为已经到来的"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新时期政协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今年7月以来,汤阴县政协以安阳市政协开展的"千名委员联千家"活动为载体,围绕"情系困难群众,构建和谐汤阴"的主题,在市、县两级委员中大力开展了"百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湖北经济保持强劲发展态势,正处在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为我省发展"民生GDP"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省进入民生需求大增的新阶段,提出和发展"民生GDP"是顺势而为之举。湖北应在全国率先探索和构建"民生GDP"发展体系:一是牢固树立"民生GDP"发展理念;二是大力推进全省经济"竞进提质";三是建立"民生GDP"发展底线保护机制;四是加强"民生GDP"发展顶层设计;五是统筹推进综合"民生GDP";六是以改革促进"民生GDP"发展;七是探索建立"民生GDP"考核体系;八是形成"民生GDP"共建共享合力。  相似文献   

13.
<正> 古今中外,民生乃天下之第一要义。《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出现"民生"一词:"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样定义民生:"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赋予了民生崭新的意义,民生问题已然是经济发展的信心之  相似文献   

14.
第一,要统一思想抓落实。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之基础,是社会财富之源泉。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一切都无从谈起。浙江自古就是"百工之乡"、"实业之乡"。历史和实践表明,实体强,则经济强;实体兴,则百姓富。今后,浙江要继续走在前列,仍然要靠做  相似文献   

15.
正为政之道,民生为要。关注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民  相似文献   

16.
李西源  李毅弘 《人民论坛》2011,(11):134-135
新时期,国民经济在又好又快发展中,丰富和突显了科学发展的民生理念。在经济发展根本目的上,突出"民富"和"共富";经济发展速度上,突显民生方向和民生基础;经济发展结构上,突显促增长、保民生;经济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途径上,切实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方式上,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李欣远  周涛 《传承》2008,(16):62-63
以孟子为代表的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恒思想主题。孟子的"制民之产"、"取于民有制"、"取物于时"、"以羡补不足"等思想是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我国当前让老百姓拥有财产性收入,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和以关注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理论资源。而且,我国正处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从经济伦理维度审视孟子民本思想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着丰富的民生思想,解决民生问题是体制改革的最基本动因。邓小平民生思想关涉人民温饱、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平正义和民主法制等方面,是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思想体系。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社会主义本质、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等视角阐释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体制改革是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是实现民生的两个基本原则,"三步走"战略是发展民生的重要部署等思想和观点。为以改革开放为统领的诸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政策价值目标。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推动了我国了民生问题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要以为民之心解民生之忧,以务实之举谋民生之福,让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今年,广西将筹措资金625亿元,实施覆盖社保、健康、教育、扶贫等众多领域的为民办实事工程。"过去一年,我们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动能转换阵痛加剧的情况下,释放了转型升级动力,提升了发展质量效益,巩固了生态环境优势,提高了民生保障水平,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成绩来之不易。"1月26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南宁开幕,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陈武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20.
正"五年看头年,起步很关键。""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进村庄、入企业、察生态、探民生,就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保障和改善民生、搞好民族团结进步等进行调研,并亲自指导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月的八桂大地,春意正浓。从湘江之边到漓江之上,从柳江之滨到邕江之畔,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