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耻"一直是传统文化中传之久远、受人重视,并以之作为行为准则之一的.早在春秋时,齐国大政治家管仲就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治国要领.孔子曾标举"行己有耻","有耻且格"等等作为教导学生修身的标准.《中庸》中的"知耻近乎勇"则把"耻"提到一个较难达到的境界.因为必须有勇气才能知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并且把它作为一切悖礼犯法行为的根源.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顾炎武也曾说:"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相似文献   

2.
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曾经说过:"环保工作单纯靠政府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发动大众的力量."因此,祛除民众的"环保麻木症",增强民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参与意识,激发民众"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自觉行动,是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当务之急.对于民众的"环保麻木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借鉴中外环保经验,"对症下药"列其处方,共有四味"主药".  相似文献   

3.
近日偶读一位研究者关于刘少奇与"大跃进"的文章,其中说到,刘少奇1958年11月7日在郑州会议上说,他1958年4月乘火车前往广州时,曾与一些领导同志"吹半工半读,吹教育如何普及,另外就吹公社,吹乌托邦,吹过渡到共产主义".并据此认为,"公社"这个词,是刘少奇等人"在闲聊中发明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执政党的作风,是党的组织或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思想方法、行为风格、道德状况和精神状态,是执政党的性质、宗旨的外在表现.表现有多种形式,但给人最直接印象和影响人们判断的最直接因素,主要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或生活中的"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5.
A立体污染揪心挣钱全为医药"买单" 雾霾、"癌症村"、血铅中毒……密集出现的污染令公众揪心,一些网民甚至将PM2.5的治理戏称新的"天下第一难". "一面是对清洁空气和水的期待,一面是对污染情况层出不穷的失望.‘环境焦虑症’的背后,是多年来生态赤字、环境长期欠账的结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朱奕龙表示. 全国多次严重雾霾受影响人口达6亿;九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华南部分城市50%耕地遭受重金属污染……不少代表委员对此忧心忡忡:"这样发展下去,最终挣来的钱全在为医药‘买单’!"  相似文献   

6.
在3月7日召开的全省环保工作会议上,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被列为今年贵州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而对于贵州这样的"两欠"地区来说.环保欠账不少,污染减排更有着来自于发展与减排的双重压力.如何在保证发展的同时,完成污染减排的目标,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一场关乎执政理念与政绩观念的大考.  相似文献   

7.
说"面子"     
我们中国人行事,有时候总让人感觉到在事情本身的目的之外还隐藏着一个似乎更为根本的目的.这个目的,细究起来就是"面子".对于"面子"的看重和过分追求,几乎成了中国人典型的文化性格.鲁迅说,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面子"到底是什么呢?是角色期待,特别是自我的角色期待的满足.能够以某种方式满足自我的角色期待,就是有"面子".  相似文献   

8.
一些地方和干部在农民的"结构调整"中有两种倾向:一是大撒手"不指挥".以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啥养啥应该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能什么都揽下来.农民好像刚入股市的股民一样,盲目地"赶行情",结果是"种啥啥多,养啥啥赔,越调越亏".其二是拍脑门"瞎指挥".一些干部仍沿袭计划经济"一刀切"的办法,自己对市场生疏,又不下功夫去研究市场和信息,凭经验、习惯指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往往是该调的没调,不该调的调了,结果"增产不增收"、"卖难",农民自然怨声载道.  相似文献   

9.
在汶川大地震这场灾难中,许多孩子失去亲人,成了孤儿.如何给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地震发生后不久,一位姓林的先生给本刊打来电话,咨询收养孤儿的程序.他是私营企业主,妻子是大学教师,经济状况很不错.夫妻二人都四十多岁了,有一个在国外上大学的女儿.他们希望收养一个"地震孤儿".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干部队伍中,绝大多数是专注干事、甘于奉献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心浮气躁,稍有作为就要"回报":"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  相似文献   

11.
策划导言: 基层民主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块基石. 作为农村社会民主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举措,村民自治翻开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新篇章.而实现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环节--"村官"民主选举,则是农民民主权利的集中释放和展现.当前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是,在中国农村这样一个长期以来缺乏民主传统与民主土壤的社会环境里,在相当一些地方,"村官"选举却因贿选行为的出现而异化为一场热热闹闹的"民主秀".  相似文献   

12.
邵群群  李红霞 《求实》2001,(4):30-32
实践"三个代表",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历史的厝?关键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为是否能"代表"、是否有"能力"、是否有"资格".领导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必须铸牢精神支柱,把高尚的思想道德作为立身做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3.
伏镇村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了,生活环境变美了,文化科技水平提高了,一跃成为全区"双文明建设示范村".让群众体会最深的是村子里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可喜现象,即学法、守法的人多了,违法乱纪、打架斗殴的人少了;学科学、勤劳致富的人多了,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人少了;助人为乐、维护公德的人多了,自私自利、扰乱公共秩序的人少了.村子里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贩运大户和"十星级"文明户,富裕文明已成为全村人共同的目标和心愿.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3元,村级集体积累达到105万元.  相似文献   

14.
食品有保质期,人才也有"保质期".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一个人的才能客观上存在一个抛物线型的生命周期.从才能的萌芽、发展、成熟直至才能的衰退,人才不可能持久地保持才华横溢的高水平状态.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必然要求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善于把握用人最佳时机,在人才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活跃的高峰期,即人才的"保质期"内及时使用.  相似文献   

15.
墁坪村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环境变美了、文化素质提高了,一跃成为"全区贫困山区小康示范村".不知道内情的人会问,一个边远偏僻、贫穷落后的山区村,凭啥能成为全区的小康示范村?因为,墁坪村有一个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6.
李强 《党史文汇》2001,(10):42-42
常听到一个新词:"酷毙了".这是近两年的事,意思是说一个人漂亮潇洒得不得了.初听到这个词时,我百思不得其解,为此还翻过字典.中文字典对"酷"和"毙"均有解释,但将二者连在一起却不成词.这"酷"字可能是个洋文音译过来的.于是翻找洋字典,大概说的是"COOL"?它的基本意思是冷,没有找到漂亮、时髦、潇洒之类的意思.冷酷嘛!可能冷了就酷了?中文"酷"字有"极端"的意思.冷极了、冻死了,自然就"毙"了?可这与漂亮潇洒有什么关系呢?也许我的洋文字典版本老了些.时光在飞逝,世界变化快.反映现实生活的语言自然也不甘落后.这没什么稀奇,但也须要让人懂才是.不过不懂没关系,且用之可也!  相似文献   

17.
近日有消息说,中国高校已成为"腐败高发区",理由是近几年高校腐败案成倍增长.采购设备吃回扣,基建工程"暗箱"操作,招生人员索贿受贿……很多人惊呼,"净土"不"净"了,"清水"不"清"了,高校不仅成了腐败的"高发区"和"多发区",而且成了腐败的"传染区"和"扩散区".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白山市原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李铁成,在担任靖宇县县委书记期间,卖官受贿140余万元,涉及干部162人,在名正言顺的"职权范围内",在走完无懈可击的"正常程序"之后,不露痕迹地完成了一笔笔卖官鬻爵的肮脏交易.有人将这种"程序走了,官也卖了"的腐败行为称之为"李铁成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一是关口前移,教育干部"不想走读".县委组建由县直部门领导和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共31人的政治宣讲团,依托县、乡党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巡回讲座、培训班,及时对乡镇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我为农村发展做贡献"大讨论、"十看十比"和学习郭秀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激发乡镇干部立足基层、扎根山区、发展农村的热情,先后有78名县直单位干部到乡、村任职.  相似文献   

20.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好多人不知道,兴义市顶效镇绿荫山村更是具体的"龙的故乡".这里出土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虽然个头比其他恐龙小很多,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因为它们比大恐龙出现的时间早了1亿年,所以算是恐龙的老祖宗.老祖宗生活的地方对于后代来讲,当然就是"故乡"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