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年春天楚国大夫屈原奉命去选拔贤才。回乡后屈原进行了一场奇特的考试,推出了一道新奇的考题:在考场中,每个考生都领到一个小布袋。考生们打开一看,有一小包谷粒,还有一张纸条,上书“秋后交卷”。   秋收后,考生们争先恐后地到屈原那里献上了大包大袋的颗颗粒大饱满的谷子。只有一位考生,双手捧着一个装谷的小土罐交给屈原。屈原问他:“你怎么只收了这么一点谷子 ?”这个考生答道:“大人发的谷种有 97颗不发芽,只有 3颗长成庄稼,成熟后共收获了 900多粒谷粒。”众考生哄笑不已,然而,只见屈原上前一步拉住…  相似文献   

2.
讲授《屈原列传》一文的时候,总恍惚着把屈原当作司马迁,一个“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一个“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相似文献   

3.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0,(4):102-102
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曾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的萧楚女,原名萧树烈。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萧树烈从爱国诗人屈原的“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诗句中得到启迪,取了屈原用来象征爱国志士的“女”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以表示他要作“楚女”的伟大抱负。  相似文献   

5.
杨学武 《廉政瞭望》2004,(10):31-31
我“三生有幸”,出生地有两大历史名人:一位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一位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本来按现行行政区划,屈原是湖北秭归县人,昭君是湖北兴山县人,而我的出生地是兴山县,因此不能“脚路两只船”与他俩“攀亲”:但在西汉时期,兴山和秭归都同属一州,名为归州,于是我在“时空隧道”里“开历史倒车”,就能够“傍”上这两位大名人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决议》,指出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充分肯定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人在教学屈原作品时,始终把屈原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情感、磊落峻洁的人格、不断求索的斗志这一伟大而优秀的精神遗产,用来陶冶和教育青年的品行情操,从而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担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使命中,发挥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所应有的作用。 一、屈原的“美政”理想,屈原对楚国政治  相似文献   

7.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也许大多数人第一次知道“倚天剑”,都是通过金庸武侠小说.殊不知,这把“倚天剑”最早出自宋玉《大言赋》:“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毛泽东对这四句十分喜爱,曾对其进行过两次手书. 宋玉,战国末期楚国人,在楚怀王、楚襄王时担任过文学侍臣,是稍后于屈原的辞赋家,与屈原并称为“屈宋”.其...  相似文献   

8.
读史杂议     
(一)《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在流放中曾与一渔父做过一番有趣的对答。他们的对答,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世态度。屈原当时所处的楚国,朝政日非,外患频仍,统治阶层无不蝇营狗苟、醉生梦死,独有屈原清醒地看到局势的严重,为风雨飘摇的祖国忧心如焚。他曾力主革除弊政,举贤选能,修明法度,振兴祖国,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屡遭当权群小的无情打击,其内心的悲愤是可想而知的。渔父认为,屈原不该这么死心眼,而应随大流。举世都混浊,你何不效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278年,屈原选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五月五日,在湖南的汨罗投江殉国。从此,这条江就与屈原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地人民年年端午以特有丰富的礼俗“追挽屈子忠魂”。于是,这条名不见经传的从两岸绿色环抱中走来的汨罗江,便随着纪念屈原的声音而响彻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随着龙舟竞渡的轨迹而远播异国他乡。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278年,屈原选择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五月五日,在湖南的汨罗投江殉国。从此,这条江就与屈原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当地人民年年端午以特有丰富的礼俗“追挽屈子忠魂”。于是,这条名不见经传的从两岸绿色环抱中走来的汨罗江,便随着纪念屈原的声音而响彻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随着龙舟竞渡的轨迹而远播异国他乡。  相似文献   

11.
年轻时读《史记·屈原列传》,仰慕其高志洁行、忠义之节,痛惜其入朝见嫉、遭谗远谪,恨奸邪之害贤,叹世道之不平。历经忧患之后,重读其文,感慨之余,又生疑问。楚怀王起初对屈原十分赏识,委以重任,“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这引起了上官大夫的妒嫉,散布谗言离间怀王与屈原的关系。楚怀王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渐渐地疏远了屈原。由于近谗佞,远贤良,楚国日益衰弱,削地丧师,最终楚怀王自己也为张仪所愚弄,客死秦国。楚怀王昏聩不明,屈原屡次进谏,他都执迷不悟,身遭败辱,乃自取其咎。屈原臣节已尽,便当弃之而去,而他怀…  相似文献   

12.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13.
黄德渊 《党史博采》2005,(12):37-39
经过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了,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当时中国的国民党政府企图抹煞苏联出兵的作用,极力宣传美国原子弹的威力,从而引发了一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苏武”还是“屈原”之争。众所周知,苏武与屈原是我国古代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苏武是西汉大臣,天汉元年(前106年)出使匈奴被扣,牧羊于北海边(今贝加尔湖)。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爱国诗人。所谓“苏…  相似文献   

14.
“破五”     
今年的2月2日是正月初五,北方地区也叫“破五”。按照民间习俗,这一天要鸣鞭放炮,驱赶“小人”。晚餐要吃饺子,剁馅叫做“剁‘小人’”,包饺子也叫“捏‘小人’嘴”。我不知这种习俗从何时开始,其原意从何而来,但是每当初五时,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因为中国的节日,一般以喜庆开始,或纪念历史名人(如五月初五端午节纪念屈原),或祭祀团圆(如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是在一种十分美好的心境中过节。虽然两千多年前屈原被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2011,(1):48-48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忍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困扰着我。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我…  相似文献   

17.
1湖南在周代为荆州南境,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所以学术界将这段时间相关地域的文化称为“荆楚文化”或“楚文化”。在当时,“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西蜀,东裹郯淮”。可见,楚文化作为一个相对完整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圈,其地域范围远远超过了今日的“三湘四水”。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屈原以及《离骚》等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出现,正是源于由原始神话、图腾崇拜、历史传说等等交织而成的源远流长的楚文化。作为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屈原的文化成就,既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也是楚文化的自豪。《九歌》、《天问》、《离骚》、《招魂》等,…  相似文献   

18.
1942年1月,郭沫若创作了享誉剧坛的著名历史话剧《屈原》,4月初起在重庆公演,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的两首贺诗,激起各方人士纷纷赋诗唱和,《新华日报》为此开辟“《屈原》唱和”专栏,由此形成的“《屈原》唱和”热,堪称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中的一大盛事。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富,国民党政策重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积极抗日变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接连制造反共摩擦和军事进攻事件,直至194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围歼新四军的皖南事变,使九千抗日健儿血染沙场。在加紧军事反共的同时,国民党顽固派对抗战文化运动的压…  相似文献   

19.
眼下,“探索”之风日盛,这是大好事。确实,思想要发展,社会要改革历史要前进,都离不开不断的“探索”。当年,屈原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朽诗句.便反映出我们的先人对人生不懈探索的精神。离开了“探索”,类人猿进化不成猿人,人类至今大约也只能茹毛饮血、穴居山洞。  相似文献   

20.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