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内选举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一环。与往届党代表选举相比,中共十七大党代表的选举做了有益的探索,民主性、透明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特点更加突出,形成了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引人注目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先有协商民主,后有选举民主,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继续存在,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长期共存、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从而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的协同发展,既能发挥各自优势,又能弥补各自不足。推进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协同发展,能够实现刚性民主与柔性民主的相得益彰,能够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同部分群众特殊利益的完美结合,能够确保人民既有充分投票的权利又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从而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3.
贺朝霞  鲁丽敏 《学理论》2011,(10):29-31
以选举制度的演进为视角,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党内民主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总结中国共产党运用协商民主理念对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侯莎莎 《学理论》2010,(22):28-29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学术界就其与政治协商、选举民主的关系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认为未来研究应着重探讨协商民主在中国实现的具体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先有协商民主,后有选举民主,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继续存在,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长期共存、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从而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的协同发展,既能发挥各自优势,又能弥补各自不足。推进人大选举民主与政协协商民主协同发展,能够实现刚性民主与柔性民主的相得益彰,能够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同部分群众特殊利益的完美结合,能够确保人民既有充分投票的权利又有广泛参与的权利,从而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6.
竞争性选举:党内民主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实际情况表明,党内选举仍然局限于“安排为主,选举为辅”的上级意志,存在金字塔式的逐级上溯的授权机制,如果不改革目前的党内选举制度,就难以实现发展党内民主所要求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7.
党内民主属于社会组织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作用在于构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体制与执政方式。党内民主以保证党的执政使命完成为旨归,以党员民主权利的意识自觉为驱动。当前应当推进其从选拔政治到选举政治的转型,以形成党内民主的选举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8.
选举制度是建立以选举民主为基础上的现代宪政制度之一。但由于选举民主存在自身局限性,导致建立在选举民主基础上的选择制度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通过将协商民主导入选举民主,有助于选举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黄列 《团结》2011,(5):12-14
多年前,当西方兴起协商民主理论时,着实使我们的一些学者颇为激动。有人说,西方以选举为基础的代议制民主缺陷多多,所以连西方的理论界都不得不深刻反思了;还有人说,西方的选举民主走不通,还不是走到我们政治协商的路上来了吗?中国在1949年就实施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了,西方国家到现在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更有一些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对基层民主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选举式民主是不是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方向,将取决于两个内生性变量,即:村民的民主欲求和各地面临问题的性质。文章就选举民主能否增加基层地方政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分析,指出选举民主只是增强地方政府合法性的途径之一。在民主和政府治理的关系上,作者认为选举民主未必能够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水平。目前中国农村基层政改并不存在一种成功模式适合所有地方,因此,不应该以政策或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某一种模式,而应该在给定方向和原则的前提下倡导和鼓励各地自主创新,探索适合本地方的政改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国家既是社会管理机构,又是社会共同体。行政是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实现形式。社会伦理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基础,是社会存在的精神家园和联系的纽带。作为最高伦理体现的国家,民主行政是政治合法性和权威性的主要途径和实现形式;是社会良好伦理道德的核心体现和主要创造;是社会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和模式,其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践证明,它符合我国的历史和国情,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实践必须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向前发展.为此,要在制度改革、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等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在研究温岭的"民主恳谈会"时都使用了民主的定语.总体上可以把此前的研究概括为三种视角:民主的治理视角、民主的参与视角和民主的制度视角.试图提出一种民主的工具视角来概括"民主恳谈会"的长时段发展,并且通过对民主工具的各种比较,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上阐发"民主恳谈会"的发展机理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提出,现有三种视角所概括的"民主恳谈"的时空范围都非常有限,都没有讨论到选举与民主的内在关系.一种新的民主工具视角既可以在更大的时空范围之内观察"民主恳谈"活动的发展,又可以在一种新的视角下提炼民主化道路的差异.在这种新的视角下,民主是由包括选举在内的一系列工具的复杂组合;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各种工具的开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特定国家在特定发展阶段上的民主化路径与方式.作为一种民主工具的"民主恳谈"活动,虽然是基层党务官员为了提高执政能力而使用的一种工具,但是这种工具的开发也有利于在特定时空范围内激发出其他的民主工具.  相似文献   

14.
从制度体系看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视角,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民主是一套把各相关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体现“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体系的角度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殊性,也标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根本原则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人大制度的根本原则,国家机关必须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起来,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对于人大制度的组织原则,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议行合一,另一种是民主集中制。本文通过对这两种观点的考查和分析,认为我国人大制度的组织原则不是议行合一,而是民主集中制。  一、议行合一的初步实践  在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第一次按照议行合一原则组织国家政权的是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在法国巴黎,爆发了工人起义。工人们夺取…  相似文献   

16.
一、推行企业民主管理的必要性1、民主管理是劳动力资本化的必然要求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把劳动力作为资本,体现了劳动力所有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平等主体地位,有利于形成劳资双方共同投入、共同管理、互利双赢的局面,把企业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Johnson  Joseph M.  Crain  W. Mark 《Public Choice》2004,119(1-2):73-90
Political reputation models featureforward-looking, rational voters whore-elect incumbents based on their estimateof an incumbent's ability level. Fiscalpolicy is one of the ways an incumbentestablishes a reputation and therebysignals this ability level to voters. Thereputation-building framework implies thatterm limits should affect fiscalperformance; a term-limited incumbentplaces less value on reputation-buildingthan an incumbent eligible for re-electiondoes. We examine differences in fiscalperformance in democratic countries underalternative executive term limit regimes. Our results generally agree with the priorfindings of Besley and Case (1995a) whoanalyzed gubernatorial term limits in theAmerican States. We provide new evidencethat the fiscal effects of term limitsdiffer under a two-term rule versus asingle-term rule.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causes of the legislative choice to mobilize private litigants to enforce statutes. It specifies the statutory mechanism, grounded in economic incentives, that Congress uses to do so, and present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how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structures, particularly conflict between Congress and the president over control of the bureaucracy, drive legislative production of this mechanism. Using new and original historical data,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first empirical model of the legislative choice to mobilize private litigants, covering the years 1887 to 2004. The findings provide robust support for the proposition that interbranch conflict between Congress and the president is a powerful cause of congressional enactment of incentives to mobilize private litigants. Higher risk of electoral losses by the majority party, Democratic control of Congress, and demand by issue‐oriented interest groups are also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congressional enactment of such incen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