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常见的脏器损伤。本文结合法医检案实例,就外伤性脾破裂与外力作用因果关系认定、损伤程度评定、适用标准、损害赔偿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熊汉良 《法医学杂志》1990,6(1):39-39,48
脾外伤,尤其是脾破裂,是最常见的腹部脏器损伤之一,且常因腹腔急性大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在法医鉴定工作中较常遇见.外伤性脾破裂大多在外伤后立即发生,也有部分发生在伤后数天、数周,甚至更长的时间,称之为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此时,由于脾破裂发生在受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不仅临床上易误诊,而且在法医学鉴定时也不易为致伤人所接受.现将笔者在法医鉴定工作中遇到的4例报导于后,并简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脾破裂的案例 ,在法医检案中并不少见 ,但延迟性脾破裂相对较少 ,本文收集了 1996年至 2 0 0 1年 6年间我院所办的 18例延迟性脾破裂的鉴定案例资料 ,并加以整理、归纳、分析。案例资料(一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的伤者 ,男性 15例 ,女性 3例 ,年龄最大的 6 0岁 ,最小的 18岁 ,平均年龄 30 .5岁 ,拳击伤 8例 ,占 44 .4% ,棍棒伤 5例 ,占 2 7.8% ,交通事故 3例 ,占 16 .7% ,高坠 2例 ,占 11.1%。(二 )破裂时间本组案例 ,在 1周内破裂的 3例 (最短的 1例仅 45h) ,2周内破裂的 12例 ,超过 2周的 3例 ,最长的 1例达 38天。(三 )伴随症状所有…  相似文献   

4.
外伤性脾破裂的案例,在法医检案中并不少见,但延迟性脾破裂相对较少,本文收集了1996 年至2001年6年间我院所办的18例延迟性脾破裂的鉴定案例资料,并加以整理、归纳、分析 .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及病历摘要冯某,男,57岁。2014年3月8日被人用半截木扁担击伤左腰部后,持续感腹部轻微疼痛,未就诊。3月18日凌晨因腹痛剧烈而就医。查体见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以左上腹明显,未扪及包块,肝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B超示脾肿大、脾脏内异常回声;腹部CT示腹腔积液,腹部穿刺抽得  相似文献   

6.
7.
患者罗某,男.42岁。于2006年6月24日上午8时,从6米高处坠落,左胸背部着地,诉胸痛、胸闷、腰臀部疼痛不适,无昏迷,无大、小便失禁,送医院治疗。当即行胸部、上腹部、骨盆X线摄片示:(1)左胸部多发性肋骨骨折伴少量血气胸;(2)腰椎横突骨折;(3)骨盆多处骨折。CT示:(1)脾脏CT改变请临床追踪观察,外伤性脾损伤改变;(2)左侧第7至第12肋后段骨折,左侧胸腔少量积液(血);(3)第1、2、3、4腰椎左侧横突骨折;(4)骶骨骨折;(5)左髂骨、耻骨及左髋臼骨折。  相似文献   

8.
王昭  邓万明 《证据科学》2002,9(2):107-108
在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鉴定中,因腹部受到外力作用所引起的腹腔脏器破裂以脾破裂的发生 率较高.脾破裂按性质分为自发性脾破裂和外伤性脾破裂,以外伤性破裂常见,自发性脾破 裂甚少;按临床分为开放性脾破裂和闭合性脾破裂两种;按病理解分为中央破裂、被膜下破 裂、真性破裂三种;按病程分为急性和延迟性两种,急性多见,延迟性甚少.这里所要讨论 的是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钝性外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延迟性脾破裂.在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方往往提出要求作法医学鉴定,是否是交通事故所致.笔者曾遇到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道路交通事故法医学鉴定中 ,因腹部受到外力作用所引起的腹腔脏器破裂以脾破裂的发生率较高。脾破裂按性质分为自发性脾破裂和外伤性脾破裂 ,以外伤性破裂常见 ,自发性脾破裂甚少 ;按临床分为开放性脾破裂和闭合性脾破裂两种 ;按病理解分为中央破裂、被膜下破裂、真性破裂三种 ;按病程分为急性和延迟性两种 ,急性多见 ,延迟性甚少。这里所要讨论的是在道路交通事故中 ,钝性外力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延迟性脾破裂。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方往往提出要求作法医学鉴定 ,是否是交通事故所致。笔者曾遇到 2例 ,现报道如下。、例 1 …  相似文献   

10.
1案例1.1简要案情 某男。32岁,因“高处坠落伤1h”入住某医院。查体:意识清,失血面容,BP13.33/8.00kPa(100/60mmHg),P88次/rain,R21次/min,左胸部及腹部压痛明显。急诊颅脑CT示: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脾不均质回声区(考虑脾破裂)伴腹腔积液;胸部CT示:左下肺挫伤,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后肋骨折。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SCT对98例法医鉴定者进行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处理。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 爆裂骨折51例(52.04%),直接骨折32例(32.65%),复合骨折11例(11.22%),未见骨折4(4.09%)例。常规CT、误诊32例(32.65%)。98例患者经MSCT检查明确诊断。二者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x^2=66.00,P<0.001)。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98例法医鉴定者进行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处理。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爆裂骨折51例(52.04%),直接骨折32例(32.65%),复合骨折11例(11.22%),未见骨折4(4.09%)例。常规CT漏、误诊32例(32.65%)。98例患者经MSCT检查明确诊断。二者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00,P<0.001)。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虽然其解剖位置隐蔽,却是腹部外伤中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占腹腔脏器损伤的30%~70%,居腹部闭合性损伤的首位,因此外伤性脾破裂在法医临床鉴定中较为常见.延迟性出血是外伤性脾破裂最危险的并发症,因外伤与脾破裂有数天的时间间隔,且个体症状的差异性,所以不仅临床上容易误诊,而且在法医临床鉴定时因要区分伤病关系等,故一直是法医鉴定的难点问题.本文作者通过1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致人重伤的案例,浅谈其法医鉴定要点及把握原则.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的鉴定难点在于准确判断脾破裂与腹部受到外力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延续的因果关系。经典的组织病理检查的结果虽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存在假阴性的可能,因此需要寻找其他辅助诊断指标。本文通过一例明确的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病例,在损伤及正常脾组织中,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针对胶原纤维、Ⅳ型胶原、CD34三个指标进行组织形态学对比,并量化免疫组化结果。HE染色发现出血灶周围已经形成了肉芽组织;Masson染色发现出血区周围的胶原纤维密度明显高于远端正常组织,且形成包膜状纤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出血区域的Ⅳ型胶原及CD34相比正常对照组织均呈强阳性,平均光密度具有统计学差异。在判断脾损伤后经过时间方面,HE染色判断为7~14d,Masson染色判断其大于6d,免疫组化判断为7~14d,三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Ⅳ型胶原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均可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与HE染色相比,胶原纤维、Ⅳ型胶原、CD34更为直观并易于识别判断,这为今后此类案件的鉴定提供了新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收集了14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案例并进行分析,对脾脏外伤性延迟性破裂的时间、类型、暴力方式及法医学鉴定方法等进行探讨。1案例资料与结果全部资料来源于法医临床学鉴定材料中脾破裂的案例,经过筛选,剔除案例中脾脏外伤后即时破裂、资料不全及未作病理检验等不能进行有效分析的案例。14例资料中,被鉴定者男性1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1.56岁,最小12岁,最大71岁;外伤后至延迟破裂的时间最短3h,最长者达18d;拳击、膝顶、脚踢等徒手伤10例,木棒等器械伤1例,车祸伤2例,坠落伤1例;作用方式中,直接外力13例,间接外力1例;最终破裂时有诱因(…  相似文献   

16.
1 案例 案例l某年12月17日,戴某与他人发生争斗,于当日下午到医院治疗.次年1月4日CT示:脾裂伤伴脾内血肿形成,左侧第8肋骨骨折.3日后复查CT:脾内血肿明显增大.1月10日行脾切除术.病理学检查:脾质量580g,包膜增厚,脾上极近脾门处见一长0.8 cm破裂口.裂口局部见血痂附着,切开见脾上极至脾门部实质内有一6crux5cmx5cm大小不规则血肿,质量约200g.镜下见新鲜出血及含铁血黄素沉积,脾组织呈压缩状改变,血肿周围见纤维素性渗出物及单核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和少量成纤维细胞,未见明显的纤维组织包裹,脾淤血,脾内细小动脉硬化及玻璃样变性.脾上极近脾门破裂口处组织见大片状出血.局部见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28例轻、中型脑挫裂伤的 CT 与法医鉴定之间的对比结果,对 CT 在脑挫裂伤法医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了 CT 在定性鉴别、伤情评价中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指出CT 并不是绝对可靠,正确的鉴定仍必须全面检查、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8.
陈林  许荣河 《法医学杂志》2001,17(4):218-218,220
近年来随着影象学的发展CT扫描技术的普及,因头部外伤所致的硬膜下积液发现率、诊断率明显提高,要求作法医学伤情鉴定的也日趋增多,但对其损伤程度的评定在目前《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均未作明确规定,法医临床学中论述甚少。本文根据所收集8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供参考。1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86例中男性74例、女性12例,男女比例约6:1,年龄为3~74岁。其中车祸伤62例,摔伤3例,殴斗伤21例,受伤部位以额部最多,其次是枕部和颞顶部,均无头部再外伤…  相似文献   

19.
1案例1.1案情摘要 余某,男,31岁。2011年3月9日,因“外伤性脾破裂”至某县医院急诊行“脾切除术”。术后1个月,余某因“腹痛、腹胀2d”再次入住该县医院,诊断为“腹痛待查,不完全性肠梗阻”,予行对症治疗2d后出院。数日后,余某在外院确诊为“门静脉主干及脾静脉管腔内血栓形成”,予行“门静脉间接置管溶栓术”等治疗。现余某认为该县医院在对其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故诉至法院要求赔偿。  相似文献   

20.
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因果关系的鉴定一直是法医学的难点,但在法医检案实践中,颅脑损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所占的比例却是最高的,特别是在检案中经常会碰到医院作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颅脑外伤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已有报道,单纯发生于外伤后基底节-内囊区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极低且报道甚少,据报道,临床上占颅脑损伤的1.4%。本文结合案例就其在法医临床学鉴定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