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6,(8)
正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所作政府工作报告里61次提及"创新",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提出"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近日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亦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可见,创新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我国为什么必须要走创新之路?我国当下的创新体系处于世界什么水平?我国创新呈现怎样的特征?创新优势产业与短板产业分别是哪些?以及创新质量如何?本期报告将揭晓:中国创新体系指标目前  相似文献   

2.
冯晶津 《工会博览》2009,(7):102-103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的创新。这种创新,就是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21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挑战;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实践的不断开拓,理论也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的形势下,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的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这为社会主义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课题。那么,社会主义研究理论创新的具体背景是怎样的,进行创新的意义何在?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又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研究的理论创新?就上述问题,本刊特别邀请《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研究员为我们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4.
郭凯 《南风窗》2014,(13):68-69
<正>在社会两极严重分化的情况下,科技和所谓的科技创新作为一种工具,将可能会怎样运用?最近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关于中国科技创新和创新经济战略又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从经济学的视角看,推崇科技创新属于经济供给端的发力。在经济需求端的财富分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理论界而言,2018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正值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历史纪念节点。如何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也是理论界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究竟应当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马克思思想的哪些理论观点对改革开放中重大课题的回答产生了重要影响和形成了重大创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对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上取得了哪些突出的理论和实践成效?在新时代应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失去了制度创新的特区,还能剩下什么?只有畸形发展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社会服务令推广的“瓶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服务令从2001年首次适用至今已经在一些法院试点三年多时间了,社会服务令该何去何从?在缺乏法律依据的情况下,究竟还能走多远?该如何总结经验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令制度?这些都是明确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本文主要以我国社会服务令的适用现状为切入口,分析法院中社会服务令的适用情况,总结法院试点社会服务令实施两年多的司法实践经验,试图解决社会服务令推广中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开出租车是否需要创新?回答是肯定的。"王建生劳模创新工作室"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迄今为止,整个出租车行业专门为司机个人设立的工作室仅此一例。王建生通过自己优质高效的服务,将自己锻造成出租车行业的精英楷模。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建生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意义是什么?是平台,创新无止境,交流也无边界;是引领,它应该走出北京,走向全国。正如北京市交通运输工会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国内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新总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和发展观的新升华,对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对于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认识理念创新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系?如何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并用以引领社会主义建设新常态?针对这些问题,本刊特邀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季正矩研究员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0.
高新军 《南风窗》2010,(23):26-28
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实践,正在制度层面推动中国的改革进程。"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举办了5届,那些获奖的项目为什么有的还在坚持和发展,有的则处于停滞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多元价值体系的构建,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环境的影响相互叠加,导致青少年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以新的理念和视角加强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教育服务和管理,开展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教育、服务和管理问题研究,探索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有效教育、服务和管理模式,以创新的理念和视角对青少年群体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应对策略做出分析和探讨,已成为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以社会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主要特征、形成原因和预防矫正的方法,从创新社会管理的视角提出了针对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群体开展教育服务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国内矛盾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发达生产方式和不发达生产方式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发展中国家应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时代向马克思主义不发达经济学提出问题和任务并促使其发展和创新。为了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雷声教授。下面是她同本刊记者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何时?其内容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赢得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究竟面临哪些挑战?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重塑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形象、理论形象和创新形象,增强它的文化亲和力、感召力和创造力以及同其他意识形态的竞争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特地采访了中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楠森先生.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理论创新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作为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那么,应如何界定治理的涵义?从政治学理论来看,统治、管理与治理有何区别?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从"管理"到"治理"的改变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前中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路径有哪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为了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和中国农村研究院徐勇教授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郑圣烟 《法制博览》2023,(35):88-90
当代社会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证业务办理服务模式带来了新的创新与发展机遇。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中,公证业务办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本文将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公证机构和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助力公证业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在自己编织的氛围里,越来越美丽了。科技创新的中关村正在消失?中关村需要一次“脑筋急转弯”!  相似文献   

17.
曾有人将中药材挖掘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称作中医药的"原罪"。面对工业化带来的生产方式突变和人们自由释放出来的致富欲望,在环保的压力下是放弃中医药还是依靠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赢得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蕾  吴海迪 《工会博览》2010,(11):40-40
近年来.顺义区总工会结合区域实际.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创新工作”的思路,以帮扶职工促进全区和谐稳定.以和谐稳定促进区域经济及各项工作的发展.建立健全三级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服务型工会建设.最大限度地将职工群众组织起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健全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1]落实好这些部署、探索促进就业创业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不仅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大胆创新实践,也需要增强国际眼光,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近年来,澳大利亚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有效做法,这对中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创新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北京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提出,到2025年,全市各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总数将超过8000家,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将超过900家,同时探索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跨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无疑很亮眼。作为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升级版",它将如何发挥聚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