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而传统德育的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致出现低效甚至无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把体验式作为德育的新途径,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高校德育评估规律就是高校德育评估系统在其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或高校德育评估系统与高校德育系统、教育评估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的一种本质与必然的联系。高校德育评估系统的复杂性与多层次性决定着高校德育评估的规律的多样性。高校德育评估基本规律主要表现为德育评估系统外适律、德育评估要素耦合律、德育评估量质统一律。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体验式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地不断深入,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而传统德育的方式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以致出现低效甚至无效。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把体验式作为德育的新途径,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完成,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从更好地提升与完善德育实践这一层面提出了高校德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用以人为本新理念审视高校德育实践,发现存在着德育主体认定的偏失、德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德育定位导向的偏离、德育职能作用的偏虚等不足;高校德育工作应在贯彻以人为本新理念的实践中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德育理论界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已经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新主题。本文试图从德育的回归开始真正的尊重学生的生命整体,以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7.
邵月花 《探索》2007,(4):114-116
处于社会转型和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德育必须结合大纲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大众化教育相一致的创新型人才,以全面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大学开展素质教育.高校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的对策,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
崔秋灏 《世纪桥》2007,(11):89-90
高校德育的发展就是高校德育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并促进现代高校德育的完善和深化。与传统高校德育相比较,现代高校德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终身德育观念的构建、高校德育功能的多样化、高校德育由经验走向科学、高校德育领域的扩展、高校德育的空间扩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于峰 《世纪桥》2012,(9):83-84
中华文化讲“德才兼备”,做人要有德,做事要有才,一个是灵魂和根本,一个是智慧和才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文素质是一定社会条件下对人们政治思想、法律意识、道德观念和心理素养在待人处事上的特定要求和行为方式。完整的人文素质要求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文化支撑。笔者认为,高校应该注重文化的深厚底蕴对于大学生德育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应该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这是解决高校“两课”教学困境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德育视域中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践环节。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剖析,分析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德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和道德情操,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理论已成为共识。据调查其实际应用效果还不够显著,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的渗透还未完全遵循其内在的规律,为使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渗透效果着实有效,提出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首位、全员育人,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因此,本文拟从"三个坚持"的角度阐述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谐德育的建构是当代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新取向.和谐德育是当今时代使然、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必然和德育发展自身诉求需然所在,有其丰富的内涵、突出的特征和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栾建国  陈淑娟  郭坤 《世纪桥》2011,(13):86-87
本文从两个方面提出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自主性:一是德育教师个人的努力。一方面,要不断增强观念上的教学自主性,充分认识教学自主性的重要性和科学内涵。另一方面,德育教师要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增强教学自主性。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独特的对德育理念的创新理解;要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动态多钻研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极其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二是要形成有利于德育教师充分发挥教学自主性的宏观环境,包括德育教学管理环境和教学团队环境。  相似文献   

16.
增强高校德育归属性的实践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德育的归属性,指高校德育活动在理念、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及评价等方面,顺应学生心理和发展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从而强化德育的针对性、吸引力、感召力的一种特性。要适应大学生的归属需要,高校必须树立新的理念,从主体性、亲和性、互动性、活动性、渗透性、适应性、开放性、导向性等方面,增强德育的归属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孙广玉 《党史文苑》2004,(4):108-110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 本的教育哲学观,才能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延华 《探索》2006,(1):100-103
高校德育范式应该实现从“独白式内容范式”、“问诊式方法范式”向“对话式效果范式”的转型。高校德育领域的范式转型在价值上体现为从以内容为重点到以方法为重点,最后向效果的转型;在形式上体现为从“独白”到“问诊”,最后向“对话”的转型;在服务对象上体现为从服务政治向服务经济再向服务社会的转型;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为培养“理想远大、行为高尚”的红色革命者到“思想进步、行为规范”的合格经济建设者,最后向“德性崇高、行为合理和谐”及全面发展的健康生活者转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中介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德育社会环境状况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提出了从整体上建构高校德育社会环境的思路和对策,认为只有发挥政府、社区、文化传媒、家庭和高校等主体的作用并建立起互动协调机制,才能建构起良好的德育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活动成为人们的主要社会活动之一。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在高校教育中如何对大学生进行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教育,这就是信息德育问题,它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的问题。本文对信息德育的定义、内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理论思考,力求在理论上解决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