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9年9月下旬,斯诺再次采访毛泽东和红色边区政府。相对于斯诺对陕北第一次采访的轰动,这一次的造访少见提及。斯诺是1939年9月23日到达延安开始采访的,他离开延安的时间,应不超过9月30日。通过斯诺的这次造访,我们可以知道毛泽东在延安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抗战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判断,发现全民抗战元素给延安带来的新气象和新变化,了解在严峻艰苦的环境中顽强不屈反击敌人的中共武装力量的情况,以及抗战中的延安其他珍贵的生活细节。  相似文献   

2.
正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以《论持久战》为题,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作了历时9天的讲演。讲演围绕着"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与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怎样进行持久战与怎样争取最后胜利?"共讲了21个问题。最后,他明确指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坚持持久抗战,结果都是一样的:日本必败,中国必胜。这一结论,气势恢宏,掷地有声。结束时他还郑重而谦恭地表示:"这个  相似文献   

3.
1939年邓小平等由冀南赴延安途中,在谈到杨秀峰时,他借用岳飞一句名言说:“‘文官不爱钱,武臣不惜死’,——杨兼而有之。” 1937年抗战爆发后,杨秀峰投笔从戎,组建起冀西游击队,配合八路军创建了冀西抗日根据地。1938  相似文献   

4.
正罗少伟,32岁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我军第一支仪仗队队长,在延安接受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检阅;抗战时,他用手榴弹炸毁日军指挥部,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签署命令给予通报表彰;1947年敌军围攻陕甘宁边区,罗少伟率部打响了保卫延安第一仗。  相似文献   

5.
晓农 《湘潮》2005,(5):33-35
华北地方与军队工作座谈会,是在毛泽东建议下,于1945年2月至7月,中共七大前后,断断续续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楼下一间小型礼堂内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人员时多时少,多时30余人,少时一二十人。而到会最多的主要人员有刘少奇、彭德怀、薄一波、杨尚昆、林彪、安子文、罗瑞卿、萧克等,会议推选薄一波为主席,由薄一波自始至终主持这一形式独特的会议。座谈会原来的议题为总结华北敌后抗战工作,在康生发难下,同时受中共整风运动中的“左”倾影响,转向对彭德怀的批判按照毛泽东的意思,这次座谈会的主要议题是总结华北敌后抗战工作。但在他心里还有一层…  相似文献   

6.
马兴惠同志曾是一位海外游子,抗战期间,毅然扑向延安母亲怀抱。此后,一直工作在卫生保健战线上,做出过突出贡献。 抗战中,他在给中央首长保健的同时,长期在杨家湾抓点,开展农民卫生运动,使这个乡成为边区的两面红旗之一——卫生模范乡;抗战最困难时期,他创办了总后卫生部生产合作社,成绩突出,被选为劳动模范;他曾开创灭虱治疥新方法,使整个张杨纵队官兵受益,为此,贺龙曾亲自宴请他;他还深入连队解决了因粮食困难而发生的大面积消化不良症,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为此  相似文献   

7.
延安行     
谢斌 《共产党人》2008,(24):51-52
要去延安了,从小就神往的地方,宝塔山、延河水、杨家岭、枣园、瓦窑堡会议、延安保卫战……这些耳熟能详的地名和名称每每召唤着自己,约略读过毛泽东著作,领略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指挥若定的气魄,他在延安窑洞挥笔写下指导全国抗战的《论持久战》的那张照片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次终致成行,心中难抑一种兴奋和激动。  相似文献   

8.
陆石 《红岩春秋》2009,(1):22-24
秧歌队“改戏风波” 1944年春,周副主席(在延安时,大家对他的称呼)邀请重庆各家报社的记者来延安参观访问,并组成了一个新闻记者代表团。周副主席要举行一次秧歌剧汇演来招待他们。他对这次汇演非常重视,事先开了一个动员会,有鲁迅文学院、边区群众剧团、八路军留守兵团、中央党校、延安保安处、延安直属分区、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发明了纸老虎一词可能许多人都知道paper tiger这个英语短语,它的意思是纸老虎。发明它的,就是解放战争时初学英语的毛泽东,那是一次他在与美国记者的谈话中偶然发明的。1946年8月6日,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延安杨家岭采访毛泽东。斯特朗是美国著名的进步女作家和女记者,这是她第五次到中国,也是第一次到延安采访。在这次与毛泽东的谈话过程中,斯  相似文献   

10.
穆欣 《党史文汇》2004,(1):21-23
沈逸千是杰出的爱国画家.自从九一八事变起,他就背着画箱走南闯北,一直以画笔作武器,为民族生存进行抗日宣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说:"我们过去连年鼓吹抗日,今天大战开始了,安能在后方坐视?"于是他立即与画界朋友奔赴华北前线,又辗转走遍全国各个战场.他对八路军情有独钟,曾在太原拜会周恩来,欢呼平型关战役的胜利.1940年2月,中国电影制片厂所属西北摄影队开机拍摄反映各民族团结抗日的影片<塞上风云>,要去内蒙古摄制外景,聘沈逸千为顾问.他当即组织一支战地写生队,途经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前往内蒙古.据<毛泽东年谱>记载:"2月15日,(毛泽东)设晚宴招待西北摄影队.  相似文献   

11.
30年前的那天———1973年6月9日,是延安人民永远铭记的一天。这一天,75岁高龄的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来延安参观访问。这是建国后周恩来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重返延安。这次回延安,从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周恩来和毛泽东主席一起撤离时算起,到这时已相隔26个年头了。尽管上级一再通知要保密,但周总理要回延安的消息仍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延安城乡,传到了安塞、子长等附近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涌进了延安城。从飞机场到延安宾馆,从宾馆到南关招待所,马路两边人头攒动。人们翘首期盼、焦急地等待着周总理的…  相似文献   

12.
延安长谈颇畅1938年1月,梁漱溟到延安就抗战前途和阶级斗争等问题同毛泽东交谈了8次,每次时间都在两小时以上,最长时则通宵达旦。半个世纪后,梁漱溟还能清楚地回忆起同毛泽东交谈时的情景:“他说得头头是道,人情人理,使我很是佩服。可以这样说,几年来对于抗战必胜,以至如何抗日,怎样发展,还没有人对我作过这样使我信服的谈话,  相似文献   

13.
孟红 《党史纵览》2014,(9):14-17
正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太行山工作了整整10年,参与领导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常言道:细微之处见精神。关于他在太行时期的大战略、大行动、大成就等方面,已经多有专门研究文章披露,因此该文主要选取他在此期间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故事,以飨读者。"应该给群众赔礼道歉"抗战初期的一天,邓小平要到延安开会,担任他马夫的王兴芳为了做好行前准备工作,前往马店给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与华北抗战局面的开创沙友林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指导华北抗战,中央委托自1936年春就以中央代表身份驻中共北方局进行华北抗战准备工作的刘少奇前往太原,重组北方局并任书记,直到1938年3月回延安。这期间,刘少奇亲临前线,指导华北抗战。他以政治家的...  相似文献   

15.
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在中国的黄土地上拉开了帷幕。 1947年2月28日,蒋介石把他的西北军政大员胡宗南召至南京,面授机宜: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采取“犁庭扫穴”行动,在国民党三中全会开幕前,拿下延安!胡宗南飞回西安,加紧调动和集结部队。他以近百架飞机对延安及附近地区狂轰滥炸,采取钳形攻势直扑延安。 面对国民党的进攻,陕甘宁边区积极行动起来,决心誓死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然而就在这时,传来中共中央的指示:全部撤出,留空城一座! 部队和群众想不通,仗还没打,为啥就撤?毛主席微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7,(10)
<正>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曾就建立联合政府举行重庆谈判。作为二战时中国战区的军事统帅,蒋介石已在国际社会树立起率领国民抵抗侵略的形象,没有人质疑他在中国的抗战领袖地位。他拥有的装备精良的正规军达到空前规模的430多万,盟军援助中国抗战的所有优质武器都在国民党军手中。此时,经过抗战后期的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和思想上空前统一,但是共产党人的"财产"清单还是相形见绌的:全部正规军即使算上刚在东北发展的几万人,总  相似文献   

17.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并扬言要在3个月内消灭共产党。1947年3月,他命令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同时出动大批飞机集中轰炸延安,尤其是毛泽东的住地王家坪、杨家岭一带。轰炸是从3月12日开始的。毛泽东面对敌人向延安的大举进攻,决定放弃延安,留给敌人一座空城,成为包袱背上。  相似文献   

18.
1995年6月6日,一位离休干部在天津病逝了。他是大连人,抗战期间。他曾担负过党赋予他的特殊的使命。 1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北方局决定选派一批政治、文化素质高的干部到敌占区去,调查了解敌情,开展敌后工作。时任华北联合大学军训处情报参谋的潘清平,接受组织派遣来到大连。潘清平原籍大连,1937年高中毕业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4月入党。先后在西北青年训练班、陕北公学、中共党员训练班学习过,曾聆听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李富春等同志的讲课。这次到大连从事地下工作对潘清平来说,正是大显身手的极好机会。  相似文献   

19.
刘强 《党史纵横》2007,(12):32-37
1939年11月12日,来华参加抗战的著名医生、加拿大共产党人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抢救伤员时不幸中毒牺牲.毛泽东于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此后,还有经宋庆龄介绍来延安的印尼籍德国共产党人毕道文、由斯大林派来延安的苏联人阿洛夫以及率公谊会医疗队来延安的英国人叶彼得等多名外国医务人员参加援华医疗工作.然而一直以来,这些洋大夫在延安战斗岁月里的工作生活情形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20.
钱江 《党史文苑》2012,(11):46-47
在同事王小光帮助下,笔者采访了从总参谋部某部一个领导岗位上离休的崔坚将军,听他叙述了在延安和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胡耀邦之间的故事。崔坚将军回忆说,在他的一生中,有两位抗战时期的首长永远忘不了,一位是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还有一位就是到延安才认识的胡耀邦。崔坚,1920年5月出生于北京,在北京上学到高中二年级。1935年12月,15岁的崔坚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次年参加抗日民族先锋队。抗战全面爆发后,崔坚来到西安,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