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讲授之所以需要色彩是因为对色彩的追求和欣赏是人类的天性.如果课堂讲授象一碗白开水,或一碗不加任何佐料的豆腐,人们在听课时难免提不起劲来.课堂讲授的色彩并非象绘画那样的用颜料使然,而是由讲授者体现其形式有特色体现其内容生动、深刻、多彩,体现其讲课精神有特色,格调有特色,等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时尚现象众生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尚是当代大学生的代名词,他们是时尚的化身。因为追新求异历来是青年的天性,而“时尚”的特征恰好同这种天性相吻合,“时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推崇和喜爱的东西了。从当今大学生在休闲时尚、学习时尚、语言时尚、消费时尚等方面的众生相着手,可以探求当今我国青年时尚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3.
探讨马克思史前社会理论与中国古典美学缘起之内在关系。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规范性特征,反映出儒家美学思想不自觉地吻合了人类生存的天性,后来予以有意识地提炼和发展,则在客观上强化了这种天性,培植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性格;善的本体的原初确立盖出于财产,人类社会只有经过“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两大阶段之后,美才可以永远摆脱财富及其派生的种种观念的羁绊;中国古典美学相济互补的儒道美学体系,植根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植根于东方社会农村公社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4.
发展就是越来越高的心理要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用马斯洛的话来说:"从人的天性中可以看出,人类总是不断地寻求一个更加充实的自我,追求更加完美的自我实现。从自然科学意义上说,这与一粒橡树迫切地希望长成橡树是相同的。"有一个现象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有了心理发展才会心理健康;那些在心理上没能跟上生理成长的人,往往会呈现出心理和生理的病态来。  相似文献   

5.
庄子亲情伦理思想包含"不可悬解"的真情论,"顺情守性"的无情说,以及"各得其所"的任情观与"群己和谐"的安情观。因传统伦理思想的束缚、血脉相连的自然天性以及身份交叉带来的伦理错位等原因,亲情腐败成为家风建设面临的巨大困境。庄子亲情伦理思想有异于传统的亲情伦理思想,可以帮助领导干部直面自然天性,消除腐败盲点;解放思想束缚,预防情感变局;明晰身份定位,坚守责任底线。  相似文献   

6.
针对微机原理课程内容抽象、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从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考核三个方面探讨了本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课堂上采用生活事例对比、实物展示、实验及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上革新实验内容和方式,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学生学习兴致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内容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英语修辞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讲句子牢牢掌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8.
许多学生在公务员(逻辑)考试中一味使用指导教材上的“排除法”,这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只要利用好在课堂上所学的逻辑知识就可以寻找到解题的快捷方式。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可以在思政课上实现契合,灌输是启发的基础,启发是灌输的延伸,对分课堂为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融合提供了平台。对分课堂讲授阶段能实现灌输目标,内化、讨论阶段则与启发高度契合,实现思政课"灌中有启,启在灌后,灌启结合"的良好循环。在对分课堂中,为更好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融合,要合理把握灌输力度、启发程度、课堂控制,才能如愿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可以在思政课上实现契合,灌输是启发的基础,启发是灌输的延伸,对分课堂为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融合提供了平台。对分课堂讲授阶段能实现灌输目标,内化、讨论阶段则与启发高度契合,实现思政课"灌中有启,启在灌后,灌启结合"的良好循环。在对分课堂中,为更好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有机融合,要合理把握灌输力度、启发程度、课堂控制,才能如愿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