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克农20年代和30年代曾在上海开展情报工作,是我党我军情报保卫工作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杨尚昆说,李克农“在情报和保卫工作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独特才能,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情报,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伟大勋绩”。李克农于1926年在安徽芜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秘密转移到上海,同潘汉年等同志一起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并担任中共沪中区委宣传委员。1929年,正当蒋介石加紧对中国共产党的破坏和对红军的围剿,妄图将革命力量全部消灭之时,李克农和钱…  相似文献   

2.
1962年2月9日,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卓越组织者和杰出领导人李克农不幸与世长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代表党中央所致的悼词中有这样一段引人注目的话:“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了斗争,同为革命而壮烈牺牲了的钱壮飞、胡底同志一起,为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说,这段话是周恩来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特意加上去的,是对李克农当年在上海异常残酷的斗争环境中,不畏艰险,斗智斗勇,为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立下不朽功勋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相似文献   

3.
周训典 《湘潮》2005,(10):56-56
担任中央军委二局副局长的钱壮飞是长期做保卫工作和情报工作的优秀干部,周恩来曾把他和李克农、胡底誉为情报战线上的“三杰”。他们为保卫在上海的党中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钱壮飞在中央苏区时任国家政治保卫局侦察部长,不料,在红军长征第二次南渡乌江时,突然失踪了。他的失  相似文献   

4.
《湘潮》1992,(7)
1949年3月24日,毛泽东主席与党中央从平山县西柏坡村移至北京,进京后的第一站就是颐和园。那时,我任颐和园管理处主任。3月24日早晨,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同志来电话,要我马上到那里去,说有要事。赶到市政府,见到薛秘书长,还没有来得及问有什么事,他就对我说:“介绍信已开好,你拿着信乘我的车,马上到社会部找李克农部长。具体任务,李部  相似文献   

5.
五 伴随着解放战争隆隆的炮声,夺取全国解放的胜利已成定局。在新的形势下,担任中央社会部副部长并于1942年10月兼任情报部副部长的李克农向党中央建议:将社会部的职责分为两部分,一是情报工作,一是公安工作。这一建议立即被党中央采纳。在周恩来的运筹下,中央军委公安部于1949年9月正式成立,任命罗瑞卿为部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军委公安部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罗瑞卿被任命为公安部长。10月5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北京成立,李克农被选为理事。19日,李克农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并担任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担任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决定出访苏联。毛泽东早在20世纪初期接触马克思主义时,就萌发了去俄国的念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在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又打算去苏联与斯大林面谈中国革命胜利后一些大政方针。斯大林考虑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在关键时刻,毛泽东不能离开,于是派米高扬为代表到中国听取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因此,毛泽东又没有实现苏联之行。  相似文献   

6.
穆欣 《党史文汇》2003,(3):13-16
胡底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功绩卓著的英烈。1929—1931年间,他和李克农、钱壮飞一起,曾由中央特科派遣打入敌人的特务首脑机关———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科,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保卫了中共中央的安全。1962年2月,李克农同志因病逝世。在追悼会的悼词中,遵照周恩来同志的意见,写上了这样一段话:“在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坚强勇敢地同敌人进行斗争。同为革命而牺牲了的钱壮飞、胡底同志一起,对保卫党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68年周恩来又在一个会议上谈起:“在1931年顾顺章…  相似文献   

7.
博览之窗     
毛泽东四次 点将要陈龙 第一次是1945年8月,蒋介石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确保毛泽东赴渝谈判的人身安全,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和副部长李克农提出几个人请毛泽东选择,毛泽东问:“你们那里不是有个陈龙吗?”“有,就是这个同志的脾气不好。” 康生答。“听说他带兵打过仗?” 毛泽东又问。  相似文献   

8.
"虎"入敌穴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获悉消息之后,立刻作出决断:派遣周恩来前往西安.周恩来前去西安的人身安全,是党中央和毛泽东深为忧虑的问题.中央军委保卫部部长钱益民、中央社会部负责人李克农按照中央指示,须在13日下午之前选定周恩来的卫士长.  相似文献   

9.
正李克农,1899年出生,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他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我党我军隐蔽战线上的卓越领导者和组织者。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以对党无限忠诚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在紧急关头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克农在五四时期就参加进步活动,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0月5日,中央教导师接到党中央关于实施大转移(即长征)的命令。当时,我刚调任中央教导师特派员,红军工作部部长李克农亲手把委任令交到我手里。上任伊始,我便迅速在部队中进行动员教育。很快,又接到了红军总部的命令:中央教导师在大转移中承担1000多担物资的搬运任务。当  相似文献   

11.
胡底与李克农、钱壮飞并称中共前期隐蔽战线上的“三杰”,而由于胡底与李克农都是安徽人,钱壮飞则是安徽的女婿,又被李克农戏称为“两个半安徽人”。他们在1931年粉碎叛徒顾顺章破坏党中央阴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胡底还是一位富有才华的戏剧家,他创作的多部剧本是我国革命戏剧史上的重要篇章。然而,他不幸在长征途中倒下了;他不是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而是倒在革命内部的政治野心家张国焘的屠刀下。  相似文献   

12.
许良廷 《党史文汇》2002,(12):11-16
李克农,1899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市.1926年12月,经杨士彬、余昌炯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他奉党组织的命令打人芜湖青帮组织内,开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生涯,成为一名"红色特工".1928年春到上海党中央担任保卫工作和情报工作.1931年转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一方面军保卫局局长、红军工作部部长,参加了长征到达陕北.抗战期间,先后担任八路军、新四军驻上海、南京、桂林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长等职.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又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1962年2月9日在北京病逝.  相似文献   

13.
正1949年11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在北京东单外交部街31号成立,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兼任外交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李克农兼任常务副部长,成立大会由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主持。当宣布外交部机要处处长(兼办公厅副主任)是周竹安时,很多同志都对他不熟悉,颇感意外。这时,周恩来介绍说:周竹安是20年代  相似文献   

14.
李克农,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是隐蔽战线卓越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共产党早期隐蔽战线斗争的光辉代表。周恩来曾把他与钱壮飞、胡底并称为党的情报工作“龙潭三杰”。凭着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李克农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一次接见外宾时说:“李克农是中国的‘大特务’,只不过是共产党的‘特务’。”  相似文献   

15.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 5日至 3月 13 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会议之后,党中央由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迁往北平。 1949 年 3 月 24 日中共中央由西柏坡迁往北平途经涿县( 现涿州)。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当晚住在城内粉子胡同路北公安局院内(即今县府街学校)。第二天起程离涿赴北平,县委书记王成俊、公安局长张铄等迎送中央领导同志。 3月25日凌晨二时,三列专列从涿县车站一路不停地直达北平 社会部部长李克农。他们对从西清华园站。尽管这一天没成为节 柏坡到北…  相似文献   

16.
冷溶 《党的文献》2004,(5):26-36,57
(一) 这次会议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党中央十分重视.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主持会议,贺国强、曾培炎、徐才厚和陈奎元等领导同志作了发言,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同志代表老同志作了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17.
四 从抗战爆发到1941年,李克农奉命先后在上海、南京、桂林等地担任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统战工作、宣传工作和情报工作。 1937年2月,李克农奉命秘密前往上海,建立半公开的红军驻沪办事处。 对于建立办事处,李克农不是“新媳妇坐轿——头一回”,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期间,李克农就利用“秘书长”的身份,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古城西安七贤庄组建了一个半公开的红军办事处.所以,他一到上海,利用原来的一些关系,很快就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多福里21号建立了红军办事处,李克农以办事处主任的身份在这里办公。 这一期间,李克农的主要任务是:一、协助毛泽民取款;二、联络上海的地方党,审查干部,整顿组织;三、密切注视动态,做即将回国的蒋经国的工作。 3月的一个夜晚,人们已进入了梦乡,李克农还在忙碌着,译电员进来向他送上一份密码电报,内容是蒋经国将于3月25日在苏联海参崴乘船回国,一同回来的有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估计4月中旬到达上海港。 李克农获得这一情报后,马上部署请曾在苏联工作过的同志准备上门,一则看望关心蒋经国的处境,二则介绍国内的局势。谁知蒋介石老奸巨滑,没等船靠岸就用汽艇在吴淞口把蒋经国一行人接走了。后来,李克农又通过其他渠道,作了一些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47年年底,伴随着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的隆隆炮火声,全国解放的形势即将到来,党中央电示中共中央社会部(以下简称中社部)为接管大中城市准备干部。中社部部长李克农同志指示,由副部长谭政文同志牵头,由一室主任罗青长、三室副主任刘涌、二室科长甘露同志具体负责组织训练班工作,为接管城市作培养干部的准备。1948年4月,中社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拟好电报,经中央批发,向西北局、华北局、华东局、晋绥分局发电报.要求选调县团级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保卫干部,于6月底前到中社部报到。分配数字为华北局50人、华东局28人、晋绥分局12人、西北局10人.共计100人。罗青长和我及甘露同志分别负责对学员进行了严格的政审,对个别不合要求的坚决退回,另予补充,确保了参加培训人员的质量。这些学员于1948年6月底前被送到中社部驻地,另有8名从北平来的党员大学生,合计108人(日后戏称“一百单八将”)组成训练班。  相似文献   

19.
"胎中勇士"的来历1955年国庆前,身兼中央调查部长、中情委书记、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位我军唯一没有指挥部队打过仗的将军,被外界称为"最神秘"的上将。李伦则是李克农最小的儿子。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任上离休。李伦未出生就为保卫革命干才立  相似文献   

20.
正7月22日,新华社以一篇300余字的电讯稿报道了原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陈忠经同志逝世的消息。报道中特别提及,革命战争年代,陈忠经"为保卫党中央作出特殊贡献"。2005年,陈忠经的战友熊向晖去世时,新华社的电讯稿中也有同样的这一句话。而早在1949年7月周恩来接见熊向晖时就做出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在我们党的情报工作中,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