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浩 《实践》2010,(5):56-56
“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深情之言。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民的尊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彰显了国家领导人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体现出党对各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常言道:“衣食足则知荣辱”,意思是说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才更知道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此言自然不乏几分道理。生活状况、经济地位不能不影响一个人乃至一部分人包括荣辱观念在内的精神面貌。一般来说,在食不饱腹、衣不御寒,生活极端贫困的情况下,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很难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精神追求,荣辱观念淡漠也不难理解,出现一些打家劫舍、伸手乞讨的也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3.
仓廪实,知礼仪;衣食足,知荣辱。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中国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奔小康,与时俱进。随着物质文明逐步实现,精神文明建设也得不断强化。胡锦涛总书记适时发表“八荣八趾”的讲话,既是对传统中华文明的肯定和倡导,更赋予了新时代、新世纪的全新内涵。且看,一面既赋传统美德、且具领异标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大旗已在祖国大地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些年,经济社会有了大大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大的改善和提高,可有些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却未能得到同步提升,不能真正分清什么是羞耻,什么是光荣,做事情常常“跟着感觉走”。在这方面,腐败分子应该算是突出的一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7):43-43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是关键,联系实际是途径,弘扬正气是落脚点。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为目标,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官德正,则民风淳。”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提高全体公民素质的关键环节,对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领导干部只有率先垂范“八荣”,带头抵制“八耻”,整个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发展,思想道德建设才会不断加强,精神文明才能得到不断继承和发展。“仓廪食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要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领导干部只有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努力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才能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雄厚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7.
曹洪兰 《实践》2006,(6):21-21
一个“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局面正在各高校形成,牢固树立和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广大师生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行动。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是主导社会主义理想、道德和信念的精神支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与青少年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明确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领域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及时的、指导性的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人们应该树立和坚持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与荣辱观念,不仅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成为事关社会能否积极、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是宏…  相似文献   

9.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而提出的判断荣辱的价值标准。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袁浩 《奋斗》2010,(4):60-60
<正>"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深情之言。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人民的"尊严"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彰显了国家领导人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可见党对各级政府和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追求的就是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人的尊严。正因此,"中国人民站起来  相似文献   

11.
古人云:“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此话富有辩证法。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精神文明水平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即发展经济能促使人们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同志往往容易形成一个误区,认为发展经济与精神文明水平提高是对立矛盾的,经济的发展容易导致精神文明水平的下降。粗看起来,好像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不能由此得出发展经济会带来人们精神文明水平下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党建文汇》2006,(5):28-29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人民日报》连续多期刊登了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论员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们今天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意义,对我们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荣辱意识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本刊把这些文章综合摘编出来,供大家在党课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伟  韩丽丽 《世纪桥》2009,(1):125-12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思想的精华、价值体系的核心、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倡导的“荣”的内涵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共同形成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和价值标准。因此,要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在提升大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的能力中把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观最基本的取向及行为准则,阐明了荣辱分辨及价值评判标准。那么,如何才能确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正确价值观呢?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紧迫的任务。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大义的统一。把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放在什么位置,是荣辱观上首要的、最核心的问题。中华传统荣辱观认为,只有把个人荣辱与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荣辱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正确对待苦乐成败,人生的意义才能得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把建设高度精神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本来是有基础和条件的,然而,有的人却说:“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文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现在讲精神文明是多余之举——不必要;也有人说:在我国目前经济落后的情况下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猴子捞月  相似文献   

17.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善恶、是非、美丑等价值观念在一个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行为和自律的标尺。一个人只有知荣而为之,知辱而不为,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但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  相似文献   

18.
各地传真     
《党建》2006,(11)
山东枣庄市山亭区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组织部等5部门《关于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培训的通知》精神,山亭区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在全区深入扎实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一是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通过举办荣辱观和法治理念“双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荣辱、立正气、树新风”,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二是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先进性建设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永葆党员先进性的方式之一,分析典型案例,观看法治影片…  相似文献   

19.
张春跃 《求贤》2006,(10):7-7
自党中央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以来。河东区人事局结合人事人才工作实际,从加强学习、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和廉洁勤政等方面人手,及时研究并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积极践行“八荣八耻”,把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日常工作之中,全力构建“规范人事”、“和谐人事”,在全局形成了知荣辱、树新风、建规章、促和谐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6,(9):4-5
在宁夏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是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项具体行动和重大举措。宣传思想战线担负着宣传发动、引导群众的重任,这既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契机,也是一次提高队伍素质的重要机遇。引导群众,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学懂弄通;褒贬别人,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扬荣弃耻。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学习在前,践行在前,把学习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为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