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虽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摆脱大陆的政策措施,但两岸经贸联结强度并未减弱,保持了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两岸贸易、相互投资中有利于两岸经贸稳定性提高、两岸产业合作结构优化的趋势特征逐步显现;两岸经贸对台湾经济影响加大;台湾经济跟从大陆经济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这为进一步提升两岸经贸合作畅通提供了支撑与动力。一、两岸贸易保持总体平稳,质量明显提升;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高位运行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地。2018  相似文献   

2.
伍源 《台声》2004,(4):10-10
台湾“3·20 选举”的争议风波,引起政局激烈动荡,更令岛内各界对未来两岸关系深感忧虑。岛内舆论普遍认为,两岸关系是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大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令台湾经济获得巨大的利益,因此,如何打破两岸关系僵局,成了选后台湾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 现在,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及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因此,学者认为两岸经贸已成为台湾经济的生命线。台湾经济已逐步融入大陆经济,台湾经济发展已离不开大陆,两岸经贸交流已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这一协议也是大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惠台措施.随着这一协议及其早期收获清单的逐渐落实,台湾经济将因此摆脱孤立,加入到亚洲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中来.这一协议的落实,将大大提升台湾经济的竞争力,提升台湾在亚太经贸关系中的地位,有助于把台湾打造成亚洲经贸枢纽,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钟宝 《台声》2011,(8):49-49
这几年两岸关系持续良性发展,与此刚时两岸经贸限制也得以松绑。台湾陆续开放陆客、陆资、陆生来台,为台湾引进绎济活水。但是,也有部分人士及媒体从统计数字指称大陆磁吸台湾投资及就业,并据此强调两岸经贸开放对台湾“弊大于利”。针对大陆磁吸问题,如何从严谨的经济沦证加以诊断,并开出正确处方,实为当前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5.
台湾经济发展受惠于台商对祖国大陆的投资,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初具规模,台湾对大陆投资已达110多亿美元,对香港的年出口额已占其总出口额的近四分之一。大陆(包括香港)不仅是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有研究表明,台湾经济年均6%的成长率中,有近两个百分点来自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使台湾经济获益甚多,这首先表现在,由于大陆(包括香港)在台湾出口份额中的比重上升,使台湾的外贸结构得以从过度集中于美国市场,实现了分散化、多元化。而且,台湾劳动密集产业转移大陆实际上将对美长期出超的包  相似文献   

6.
王建民 《台声》2007,(6):27-29
台湾曾是全球范围内经济发展成就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为台湾当局以经济实力作后盾输出“台湾经验”与以经贸力量加强国际双边关系与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创造了条件。大陆改革开放后,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以台湾的倍数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在超越台湾后双方差距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也即将超越台湾。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9)
正近年来,随着大陆经济发展从沿海向内陆的纵深发展,两岸经贸交流日益紧密,不少台湾青年选择来到大陆发展创业。而台湾皇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天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2020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 5月3日揭晓,在鄂创业台湾青年、皇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2)
<正>摘编自2015年1月5日台湾《中国时报》昔日,福建作为大陆对台最前沿,经济发展一度落后于东南沿海省市。而今,其经济崛起的态势愈发凸显。大陆已正式决定自由贸易区建设从上海扩大到福建、广东、天津实行,不久福建也将成为大陆经济转型升级的"标兵"之一,且未来自贸区运作将以对台经贸为主轴。稍早之前,大陆提出"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其中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即以福建为出发点。就此而言,未来福建将构成发展大格局,经济动能颇为可观。  相似文献   

9.
两岸经贸交流创造互利双赢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非 《两岸关系》2004,(3):34-36
两岸经贸交流是一种受比较利益驱动、由民间自发形成的经济联系。两地间各种经济要素的相互流动与相互补充,不仅能加深两岸经济的相互依赖,对台湾经济和大陆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会促进两岸互动关系的发展,为中国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的发展.种种迹象表明,两岸经贸关系正酝酿着突破目前旧的格局,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经贸联系模式.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经济重心正逐渐转向亚太地区,而其主导力量将是以大陆为中心的两岸三地合作区域、东北亚经济区域和东南亚经济区域.台湾和大陆的合作将会给台湾一个有利的机会,使其能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与大陆的特殊关系使经济再上一个台阶,并进一步提高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地位.台湾能否进一步密切与大陆的经济联系,融入亚太经济发展的主流之中,对台湾经济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影响.90年代中后期,两岸经贸关系将发生转折性的变化,步入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近五十年来,两岸关系可以略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8年:两岸间主要是军事的对抗,而政治与经济方面,均处于截然的隔绝状态。1979-1995年:祖国大陆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调整,对台采取和平的政策,而台湾方面由于内部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外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放弃与大陆的直接军事对抗的政策。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前往大陆,并逐步有限度地允许一些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同时,两岸间的经贸往来亦大幅增长。目前“台资”约占全大陆“外资”的10%,而台湾方面也因之获得可观的贸易利益。有人分析,此利益相当于台湾目前的经济增长额…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13.
谈谭 《理论月刊》2013,(1):111-115
十七世纪东南沿海的郑氏海商集团,在清廷"海禁""迁界"政策的打击下,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海上贸易逐渐萎缩,因而面临着难以克服的生存困境。这段历史说明台湾经济的发展是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三百多年后,历史呈现了它的相似性:中国大陆仍然是东亚贸易中心、台湾对海外贸易依然高度依赖、台湾仍须加强与大陆的经贸联系。与清廷"海禁""迁界"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两岸在区域经济整合背景下为推动双边经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达成一项特殊安排——《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ECFA是两岸凝聚共识、特别是大陆方面展示善意的结果,它不仅可以提高台湾经济成长率、有助于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而且将实现两岸互利双赢、增进两岸互信、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两岸经贸交流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台声》2001,(2):19-20
2000年,两岸经贸往来走出多年徘徊与停滞不前局面,再度出现新高潮,台商对大陆投资与两岸贸易均出现大幅增长,尤其是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新的投资主体。2001年,在两岸即将加入WTO,两岸市场扩大开放及大陆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两岸经贸关系仍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两岸经贸交流掀起新一波热潮  在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后,虽然两岸关系重陷僵局,进入"新冷峙状态",但却出现民间往来热与经贸交流热。一年来,台湾工商界以及前财经官员等纷纷赴大陆考察与交流,各种经贸交流会与洽谈会等活动十分频繁。不论是台湾同胞赴大陆…  相似文献   

15.
宋江平 《台声》2006,(8):63-63
7月17日,由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台强率领的“台湾工商建研会大陆经贸考察团”一行,抵达北京访问,开始为期7天的大陆经贸考察活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于当天傍晚会见了考察团。陈云林对考察团来访表示欢迎,对工商建研会和郭台强理事长多年来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两岸“三通”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希望工商建研会今后继续努力,为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新的贡献。陈云林还向客人介绍了大陆经济建设和两岸经济合作的有关情况,欢迎台湾企业家到大陆投资发展,并…  相似文献   

16.
张莉 《两岸关系》2009,(2):15-17
日前,大陆方面公布了《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到台湾投资,台湾方面也修正了《大陆地区经贸专业人士来台从事相关经贸活动申请案件审核处理原则》。新的一年,台湾当局如果能对大陆企业赴台投资予以开放,使两岸资本流动实现自由化,两岸经贸往来实现正常化,两岸关系将迎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赵楠 《两岸关系》2010,(5):43-43
随着大陆经济的腾飞和两岸经贸往来的热络,越来越多的台湾企业瞄准了大陆这个需求庞大的市场,来行销旗下的商品。今年4月,台湾烟酒公司旗下的优质商品——玉山高粱酒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特许展上亮相,迈开了台湾烟酒公司旗下商品行销大陆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来名 《统一论坛》2002,(3):30-31
台湾对祖国大陆的研究从两岸关系对峙以来就存在了,当时进行“大陆研究”的都是“情治人员”,其工作秘密,主要出发点是为了反共。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及1988年开放祖国大陆探亲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文教、体育、经贸等的互动频繁,双边经济关系成长极为迅速,对大陆问题的了解与研究成为台湾各界讨论与关注的焦点。到20世纪90年代台湾出现了研究祖国大陆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至今方兴未艾。纵观台湾这些大陆研究机构,大  相似文献   

19.
日前台湾联合报举办“为台湾经济开路高峰会”,讨论与诊断台湾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寻找台湾经济发展的出路。就在此时,台湾经济学者马凯教授却发表奇谈怪论,认为台湾最大危机不是在韩国,而是太过依赖大陆。他表示,台湾这十多年来中上游原料生产在台湾,但下游组装在大陆,出口市场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大陆5年前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命脉。他进一步表示,“台湾的经济成长率里,高达75%来自大陆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亮 《两岸关系》2014,(7):31-34
<正>2009年,台湾名品亮相南京,从此,台湾名品博览会开始风靡大陆,时至今日已5年有余。201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将经贸机构互设办事处列为经济合作项目之一,台湾贸易中心拔得头筹,成为第一个获得许可在大陆设立办事处的台湾贸易机构。2012年12月18日、27日,台湾贸易中心上海、北京代表处先后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