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顶天立地的彭德怀元帅一生有“三怕”。一怕出名。当年毛主席曾书赠彭帅:“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彭老总知道后,致信毛主席,请求将“惟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雄红军”。二怕言过其实。《保卫延安》这本书翔实记述了彭老总的巨大功绩。彭老总看后,建议作者重新修改,他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物,把我写得太高了我有点害怕。”三怕脱离群众。有一次,彭老总在逛公园时发现,偌大的一个公园没有游人,一问才知道是有关部门为了他的安全把群众赶走了。彭老总生气地说:“不逛了,免得人家背后骂娘!”  相似文献   

2.
在彭德怀故居陈列室里,有一张1958年彭总的《回乡照》,这是当年曙光公社党委书记杨芳亨在政治气候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历经20年风雨保存下来的。如今,面对这张幸存的《回乡照》,杨芳亨感触良多。1958年,杨芳亨只有28岁。他说:“对彭老总,我当时的确是了解很少,他老人家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南征北战,立下的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我是知之不多。我为什么对彭老总有那么深的感情,为什么在惊涛骇浪中保存他老人家的照片,就是五八年彭老总回乡,他老人家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是我一辈子不可忘怀的…  相似文献   

3.
说服老部下服从分配1953年,山西省军区党委决定让某部参谋长韩彬同志转业。参加革命多年的韩彬同志对部队留恋,想留队继续干。怎么办?向党组织申请吧,恐怕无济于事。军令如山,个人终究要服从组织。能不能找一个“硬门”关系,疏通一下,或许还有转机。想来想去,他想到了当时的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同志。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韩彬就在八路军总部当侦察参谋,追随彭老总为革命出生入死。彭老总对老部下一向关怀,对自己也是很了解的。再说自己向来很少求人,不到万般无奈,是不会去找彭老总的,这点面子老首长总该给吧?只要他给山西省军区打…  相似文献   

4.
1958年,彭德怀同志利用在北戴河开会间隙到海滨的一座军营视察.当时,我正在这个部队采访,有幸陪同彭老总一起参加了他和战士们的谈话.虽然时隔快40年了,但彭老总的那次谈话至今言犹在耳,振聋发聩,犹如警钟长鸣.8月的北戴河,骄阳似火.彭老总穿着洗得已经泛白的草绿色军便装,足登布鞋,冒着酷暑,在军营中视察,看战士们的宿舍有没有蚊帐,看饭厅、伙房卫生如何,俱乐部图书馆都有什么书报……最后,他又和十几名战士一起座谈.  相似文献   

5.
彭总开炮     
1930年6月,骄阳似火,大冶苏区热气腾腾,每个人脸上被太阳映得火红火红,内心更是洋溢着说不完的喜悦.穷苦人盼望久的彭老总终于来了.此时的彭德怀是红五军军长(不久即任红三军团总指挥),可人们习惯叫他彭总、彭老总.他率领的红五军.走到哪里,就将幸福和希望带到哪里.苏区人民称他为“福星”;地主老财和白军,听到他的名宇就心惊肉跳,寝食不安.  相似文献   

6.
范凡 《湘潮》2012,(4):22-23
开国少将慕生忠是青藏公路的总指挥与青藏铁路的奠基者,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当他谈起为西藏人民开辟出的这条幸福之路时,他却十分激动地说:"修这条路全靠彭老总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彭老总就没有幸福路。"  相似文献   

7.
1958年12月,彭德怀在参加了中共八届六中全会即武昌会议之后,回到了湖南。中共湖南省委对彭老总回湘后的活动很重视,在日程和陪同人员的分工等方面,作了周到的安排。去湘潭县韶山、乌石、黄荆坪,由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陪同。彭老总这是建国后第一次回家乡乌石;小舟同志和彭老总是同乡,湘潭县黄荆坪人,与乌西彭家围子相距十余里;小舟同志也是第一次回家乡。去平江则由省委书记、副省长谭余保和省军区副司令员何能彬陪同。谭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湘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何能彬是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  相似文献   

8.
荣誉面前要自尊王家进彭德怀元帅一生驰骋疆场,战功显赫,毛泽东同志曾为他写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著名诗句。然而在荣誉面前,彭老总表现出共产党员谦虚谨慎的广阔胸怀和"见荣誉就让"的高尚品德,执意将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这在历史上已成为佳...  相似文献   

9.
彭老总视察厦门国防建设在我任厦门市委书记期间,叶飞通知我说彭老总要来厦门。彭老总不准任何军政领导人去郊区接他, 叶飞决定由我去集美拦车接他,告诉他海堤简易通车,司机道路不熟悉,是来带路的,并就地向他汇报海堤建设情况。我接受任务后,即去集美等候。不多时,两部吉普车到了。彭总下车即问我身份, 来此干什么?我说我是厦门市委书记,奉叶司令的指示,来接彭总的。一是海堤才简易通车,请彭总指示;二是入市区引路。同来的有王震、陈赓、肖劲光诸领导,还有几位记不得了。因只两部车,随从人员极少,我随彭总的车同行,在车上向他简要汇报集美的情况,学校布局等。行至海堤中段,彭总下车,详细询问了海堤修建情况及通过能力,我告诉他是交通部党组书记王首道定的,按大型坦克通过设计的(代号为拖拉机)。走到航道口时,我详细讲了原设计没有航道,是粟裕同志来厦门视察时定的,按潜艇能通过设计的(代号为某吨位的轮  相似文献   

10.
杜学峰 《广东党史》2011,(10):29-29
毛泽东对十位开国元帅的点评,眼光非常独到,赞誉也很特别:称朱德是“度量如大海,意志坚如钢”。朱老总宽和忍让、纯朴谦逊、忠厚绵长,毛泽东对他赞誉有加。称彭德怀是“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老总性格刚烈,疾恶如仇,是勇夫和猛将。称林彪是“这个娃娃堪当大任”。朱毛在井冈山会师时,毛泽东看见一个娃娃样的军人在给部队讲话:...  相似文献   

11.
前辈风范     
徐海东没有官瘾彭老总不用珍贵药抗战期间,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连日指挥作战,终于累病了。他浑身发冷,脸色苍白,双手抖动不止。经卫生处医生诊断,患的是虐疾,急需打一针奎宁。彭德怀不同意打奎宁。他说:“奎宁太贵了,要留给重伤病员,我这点病用咱们药厂自制的柴...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的黄克诚大将,心情是极为苦闷的。他和彭老总、张闻天、周小舟不仅被扣上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大帽子,而且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空军政委吴法宪还揭发他私藏黄金。此语一出,会场一片哗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1935年毛泽东同志曾兴奋地写下了一首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短短24个字,既是写实,又浓缩地刻画出了彭德怀同志感震敌胆的英雄形象。彭德怀同志一生风云坎坷,有解放大西北的运筹帷幄,有抗美援朝的临危赴命,有庐山的直言敢谏,有如血残阳时的八载苦苦争斗,无论什么时候,彭老总那鲜明的个性和坚强的党性原则,都至今让我们缅怀。一、彭德怀同志既是一个高尚的人,又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他的人格魁力永存。(一)多谋善断,智勇双全。彭德怀同志戎马一生,有些人把他看成是“一介武夫”,其实是极其肤浅…  相似文献   

14.
很多人知道彭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夫人张洁清。以她的资质、德行、智慧和美貌,张洁清原本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脱颖而出,但她却一直默默地生活在彭真的背后。作为彭真的妻子,她毫无怨言。但彭真却为此而叹惋不止。1997年2月23日彭真逝世前,曾对孩子们说:“你们的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她是个大学生,在工作上很有能力,是我耽误了她。”  相似文献   

15.
司马牛 《党史文汇》2007,(10):54-55
灯下翻阅《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一书,不经意间读到彭老总在攀枝花三线建设工地访问农家时的一则故事:面对小山村一家农户三个女人只有一条裤子下不了炕的窘境,而公社干部全家在镇里住得好、穿得好的鲜明对比,彭老总再也压不住心中的火,严斥这个公社干部说:“公社里还有这样穷苦的老百姓,你这个当官的倒先富起来了,过上好日子了。这在国民党里做官可以,但在共产党里做官就不行!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读了《彭德怀自述》的人.无不为彭老总对党和人民披肝沥胆、死而后已的浩然之气所震憾。这是一部中国红军的建军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史;又是一个旧中国旧军队的士兵.成为几百万革命部队领导人的历史;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然而.这样一部历史、却不是专家们坐在明亮宽敞的研究室里撰写的,而是彭老总在10年浩劫中.身处囚室.在身心俱遭残酷摧残的情况下一个字一滴泪、一行书一行血倾注而成的。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感到彭老总被毒打致残后.忍受着巨大的苦痛.在没有阳光的暗室里交待“自述”材料的情景.点点滴滴的满是彭总的血泪……  相似文献   

17.
1937年2月3日《新中华报》发表了丁玲的一篇散文,题名《彭德怀速写》。文章旁还配有丁玲手绘的一幅彭老总的肖像画。《速写》写于1936年11月,篇幅很短,仅780字,但写得非常生动,对人物的刻画亦很传神。  相似文献   

18.
每当看到毛主席的诗句“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思绪就会把我带回60年前,让我回忆起了在彭老总身边的往事……  相似文献   

19.
彭德怀8岁丧母。这位孕育了中国人民伟大儿子的母亲的身世,也许是由于她劳累过度和贫病交加,过早地离开人世,一直鲜为人知,也没有人作过调查了解。《彭德怀传》也只是说“除了自己的姓——周姓,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彭老总家住彭家围子,是在乌石峰的东麓,而她的母亲是乌石峰西麓斑竹塘大年冲一个周姓贫苦农民的女儿,两地相距10多里。笔者家住黄荆坪,则是在乌石峰的南麓,与大年冲仅相距4里。而且笔者的姑父周家镐也是大年冲人,与彭老总的舅父是同村同族的兄弟。湖南解放初期,周家镐的母亲曾对她的孙辈们说过:“我们家还有个…  相似文献   

20.
2000公里青藏公路是祖国内地连结西藏的纽带。通车40多年来,担负着西藏与内地物资交流的主要运输任务。西藏百万翻身农奴,把这条公路比作吉祥的哈达、美丽的金桥。但当我们访问当年发起和领导开辟这条幸福路的慕生忠将军时,他却激动地说:“修成这条路全靠彭老总的支持,可以说没有彭老总就没有幸福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