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博东 《台声》2005,(9):16-17
6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得宝岛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但那时,对东亚地区一系列问题的处理,也为今天解决台湾问题、东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留下了复杂难解的后遗症——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积极采取措施谋求发展经济与祖国统一。从毛泽东开始,中共四代领导人都在动态平衡中寻找适合中国发展与统一的战略。经过半个多世纪漫长时间的探索,这一战略的平衡点到现在才终于得以基本成型。那就是: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统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尤其在“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出现量的变动的今天,中国的发展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邦联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结成国家联合的一种组织形式。严格说来 ,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结构形式 ,这可从它与联邦制的区别中反映出来。从历史上看 ,邦联制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不成功的尝试。邦联制的特点、命运以及海峡两岸的现实 ,决定了它不适用于两岸统一。  相似文献   

3.
姚同发 《黄埔》2012,(6):82-84
她是最早到祖国大陆访问的海归人士,在1979年大陆改革开放初期便回到了家;她亦步亦趋地踏着前辈的足迹,在岛内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与统一运动用生命书写着灿烂人生;她曾在美国出版专著《一国两制在台湾(英文版),并赠送给五百多位参众议员,一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她就是台湾著名律师、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纪欣。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和平崛起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化大国,经历五千多年的历史没有中断过,曾经有过巨大的辉煌,但近代曾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日渐衰败。20世纪开始,陷入历史的低谷。经过100多年的奋斗,中国又开始站起来了。进入21世纪,中国又开始复兴,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他的崛起当然震撼世界,同时,又是和平崛起,令全世界发展中的国家羡慕,令发达国家妒忌。一  相似文献   

5.
台声 《台声》2005,(5):33-33
连战自大陆“和平之旅”返回台湾后,台湾媒体4日纷纷报道连战此行带给台湾的变化,认为此行成功扭转了两岸的氛围,并显示了台湾渴望两岸和平的主流民意。《中国时报》社论《连战的大陆行为两岸关系改变些什么?》表示,任何有前瞻视野的人,大概都会肯定,两岸关系经过了这“八天七夜”之后,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社论说,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连战此行确实成功扭转了两岸的氛围。此时此刻的两岸氛围,是和平、交流的倡议此起彼落,这个氛围的转变,正是从连战踏进大陆之际开始的。社论认为,连战此行也测试出了台湾目前的主流民意,就是渴望两岸和平。台湾当…  相似文献   

6.
台海和平环境的建立,是两岸当局与人民自1949年内战之后一直的期待。两岸对和平远景的期待可以理解,但从理想走向实际却需要一段漫长而且曲折的过程。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前言、两岸创议“和平协议”的历史背景介绍、两岸终止敌对状态协议设计与推行、两岸对“和平协议”解读的相互冲突,以及两岸“和平协议”签署的展望,来解析两岸对此一问题的立场与要求,并整理出双方对此事件的不同解读,以及彼此尚无法“跨出门槛”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7.
祖国大陆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自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已经20多年过去了。海峡两岸同胞都已习惯于过和平安稳的日子,以为战争已然成为历史,和平乃是天经地义的常态,很少有人会体认到两岸的内战状态实际上并未结束;更少有人思考过这种和平得以维持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事实上,这20年的  相似文献   

8.
实现两岸统一,既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民众.从1949年底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50余年的实际情况看,促动台湾当局开启两岸民间商贸、促动两岸民众往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遏制"台独"势力蔓延等,都是台湾民众力量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实现两岸统一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台湾民众这股力量.  相似文献   

9.
香港、澳门相继顺利回归祖国后,尽快解决台湾问题、早日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任务,更加突出地摆在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面前。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都为台湾问题的尽快解决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因此,抓住机遇,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争取早日实现两岸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对两岸和平协议的性质作出分析。两岸和平协议本质上是国内两个政治实体之间的协议,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条约。两岸和平协议不是两岸统一协议,但不能排除两岸统一的政治指向。两岸和平协议是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安排。两岸和平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1.
目前,台湾海峡两岸的分离和对立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不殷切期盼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几十年来,祖国大陆多次正式呼吁解决台湾问题,展现了最大的诚意,世  相似文献   

12.
从孙中山的和平统一思想到两岸和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和平统一思想是孙中山留给我们的最为珍贵的重要精神财富,成为我们两岸中国人共同的追求和责任.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基于对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两岸同胞福祉的关切,共同构建了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共同开创海峡两岸和平、和解、和谐、合作之路,使两岸关系的发展出现了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3,(11):42-43
10月14日,首届两岸和平论坛圆满闭幕,除了达成10项共同认知,也提出7项仍待解决的症结问题,这种坦率的沟通与务实的态度,无异为未来两岸的政治对话,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次论坛两岸约各有60位学者与会,大陆方面包括全国台湾研究会、社科院台研所、北火台研院、清华台研所、上海台研所、东亚所、  相似文献   

14.
纪欣 《台声》2011,(3):32-32
马英九于2月8日在分别主持中国国民党与台当局新春团拜时都指出,“主计处”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可达5.03%,亦强调“均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邰言 《黄埔》2008,(4):8-12
4月中旬以来,从“胡萧会”、“胡连会”到“胡吴会”,再到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两岸关系不断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两岸和平协议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重要标志,现阶段海峡两岸仍然难以商签和平协议。两岸和平协议实质上是国家统一前的过渡性协议,“一中框架”是其政治前提。海峡两岸的认知差异应当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获得合情合理的解决,采取灵活方式,循序渐进地解决相关问题,包括程序性问题与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和平发展是中国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台湾问题的存在和不同结局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台湾问题的顺利解决,为了确保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政府和人民需要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发展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制定科学的国际战略和对台政策。  相似文献   

18.
吴能远 《两岸关系》2007,(12):12-13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新时期中央对台政策中一项带有战略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2008年大选经过一番激烈的选战终于落幕,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以7658724票领先,胜出代表民进党的谢长廷和苏贞昌220万余票,以绝对优势赢得了选战的胜利。台湾迎来了第二次政党轮替,也为台海的和平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我们澳门统促会是2004年正式成立的,今年是第一次参加海外统促会会长会。现就我会如何发挥澳门地区优势,把对台工作做到岛内,谈一些体会。澳门具有中西文化长期交融所形成的社会和谐、民众包容度高的多元化共融特点,这些因素为加强两岸的沟通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澳门与台湾因人缘、地缘等关系,各方面交流均相当频繁、广泛,澳门一直以来都是连结两岸的桥梁和纽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民众已开始取道澳门进入大陆,尽管当时只有海上交通,但由于澳门对台湾民众采取落地签证制度,故仍吸引了大批台湾民众来澳。至1995年底,澳门国际机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