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当前,随着政府职能由“全能型”转向“服务型,”塑造服务型政府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文化作为一种文明形态,首先具有民族特点,建设服务型政府文化需要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国传统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彪 《法制与社会》2010,(33):246-247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些思想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构成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写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4.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也是八荣八耻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明确要求,它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出来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战略构想,并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武装学生,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学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风尚。  相似文献   

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一场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热潮在中华大地处处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9.
王云飞 《中国法学》2003,(5):159-166
孙中山思想的精髓 ,即“依法治国 ,振兴中华”。而依法治国思想的核心是“五权宪法”。在“五权宪法”理论体系中 ,他提出了 :五权分立是“五权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权能分开是“五权宪法”的基本理论 ,阶段发展是“五权宪法”的实施原则 ;三民主义是“五权宪法”的基本内核 ;爱国主义是“五权宪法”的指导思想等科学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家 ,创造人类最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文明的改革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爱国斗争中诞生的中国各民主党派,一贯坚持爱国主义。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已,是其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和真诚帮助,是其从新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当前,中国民主党派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为民族独立、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祖国富强、祖国统一而奋斗。各民主党派的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中华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1.
冯景  刘泽  赵丹 《法制与社会》2015,(4):219+227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之一.民族院校大学生作为促进各民族地区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论述民族院校学生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因素,最后从民族特点、教育实践、时代精神、教育机制几个方面对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们说司法考试是“中国第一考”,这的确是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作为一名考场“老兵”我有幸亲历了这场战争。几年来的司法考试告诉我:必胜的信念+充足的时间+科学的学习方法=成功。  相似文献   

13.
武斗是“文化大革命”这场极左运动的一个分支 ,也是把新中国推向“天下大乱”的主要构因。武斗高潮时 ,“文化大革命”大有演变为“武化大革命”的趋势。在武斗最集中的 196 6年至 196 8年里 ,双方武器是越打越精良 ,人数是越打越多。新中国的历史上爆发了一场为了同一个主义 ,同一个领袖甚至同一句话而大打出手的“奇怪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些武斗事件 ,是与当时的政治风云变幻 ,政治力量消长紧密联系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武斗 ,弄清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本文对发生在 196 6年至 196 8年的武斗事件作一历史归类 ,分三个阶段来…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中国人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之所以能够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空前的觉醒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共同战“疫”,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争中,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担当,每一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我们付出的所有辛苦,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战胜它。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战“疫”关键词,我们一起重温。  相似文献   

16.
早些时候读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读到《替中国人之一种矛盾现象作解释》一节时,多少有些吃惊。这个法国的老孟很不客气地说:“中国人生活以礼为指南,但他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那么“礼”与“骗”之矛盾,孟德斯鸠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中国人贪利之心是无法想像  相似文献   

17.
她本以为,按照时下“一夜情”的规则,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她和他不再有任何关系,然而两个月后,他却突然出现在她的办公室,并要求担任她所在厂的副厂长。她提心吊胆地和曾经的“一夜情人”打起了一场“秘密战争”。尽管这场“战争”最终以林巧如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但她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教训极其深刻!但愿那些试图涉足“一夜情”的男女能以此为戒。  相似文献   

18.
战争报道中爱国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冲突是媒介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战争中,爱国主义情怀使媒体从业人员站在本国的立场报道战争,与追求公正、客观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发生冲突。这种冲突使传媒处于两难的境地。本文以媒体的战争报道为对象,对爱国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内涵和冲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律师,是社会的精英;律师,是特殊的高贵的职业。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从律师的政治定位和职业定位看,律师执业必须恪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从律师事业科学发展看,律师执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不仅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更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维新志士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忧国忧民,奋斗牺牲,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闪烁着光辉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在发动和领导这次运动的过程中,表现了难能可贵的自觉精神、批判精神、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