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沙皇俄国已经成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严重障碍,俄国民粹派就俄国发展前途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的过程中,对俄国乃至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提出了诸如跨越“卡夫丁峡谷”等新见解,为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主义理论 ,主要源于他们对以俄国为典型的东方落后国家的研究。马克思通过对以俄国为典型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考察和研究 ,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这就是我国理论界所研究的著名的“跨越论”。目前理论界对“跨越论”研究最多的是跨越的动因、跨越的含义、该不该跨越、能不能跨越、到底马克思是否提出了“跨越论” ,如此等等。当然 ,这些研究都是必要的 ,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跨越论”的实质是能不能和怎样走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东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回顾,特别是对中国的深入研究,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科学理论依据、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与时俱进等方面得出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跨越理论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其核心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是其继承和发展。二者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跨越理论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理论,旨在探讨落后国家在什么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列宁明确提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也有可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斯大林对落后国家如何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通过什么途径走向社会主义有独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探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为中心议题,论述了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适应依法治国要求、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实践意义;剖析了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跨越“三大台阶”,实现“七个突破”,走上法制化轨道的历史贡献;分析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与时俱进,在理论观点和政策规范上作出的新发展、新贡献;提出了以“三落实”促“三新”的贯彻实施设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近年来引起许多学者关注.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在设法解决跨越问题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在毛泽东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跨越奠定了必要基础;邓小平理论则是这一"设想"的应验和创造性发展;按江泽民"三个代表"科学论断去努力实践,把党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能成功,中国人民一定能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8.
宋协娜 《理论前沿》2003,(16):33-33
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是在解决了“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世纪之交时代特征和国家形势的新特点,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理论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党以改革的精神来观察党建问题,勇于破除传统党建观念的束缚,在推动经济市场化、社会现…  相似文献   

9.
在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出现了若干争论。其中,马克思所说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主体是俄国社会;俄国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证实;列宁对俄国苏维埃的社会主义探索、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等,是不可否认的。因此,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东方后发展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彪 《理论前沿》2003,(14):21-22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政治文明”,是对邓小平同志“两个文明一起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且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政治文明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内容上具有相容性其一,政治文明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战略选择和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分…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主义及其产生方式,一种是资本主义自我异化,即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一种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变基础上,通过社会革命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而建立的社会主义。这使得它们之间的特征也完全不同。由于马克思没有完成他的研究计划,因此不仅使得他的经济理论,而且使得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一种没有完成从抽象到具体转换的阶段性成果,带有高度的假设性,所以还不是一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如果将被抽象的因素,如国家等纳入进来,这些结论必将被做重大修改。以邓小平理论为代表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为了完成这种抽象到现实的转换所做的探索.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阐述了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可以看到费尔巴哈人本学的重要影响,但是从手稿开始,马克思已超越了费尔巴哈。两人对人的“类本质”内涵的理解有着深刻的不同,体现了马克思具体的人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之间的对立;体现了对人的本性理解的不同;以及在哲学观上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女性同时面临着性别歧视、事业与家庭冲突、自身素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因素的困惑.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使她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创新、坚持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落实"三个代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尽管乌托邦一词通常是在与科学社会主义截然对立的意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思想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联则是确定的,这种关联性也建构了它们两者之间的二重性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乌托邦都有批判现实的一面,但马克思主义不止于批判,它更是变革与实践的哲学。近代乌托邦的历史进步观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马克思又以具体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历史进步观克服了它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15.
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和艾米尔.迪尔克姆是公认的对法学最有影响的三位社会学家。他们的法哲学思想的共同特点可以用社会性来概括。这个社会性在卡尔.马克思那里表现为法的阶级性,在马克斯.韦伯那里表现为法的理性,在艾米尔.迪尔克姆表现为法的合同契约。卡尔.马克思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方面揭示了法的阶级性共性。马克斯.韦伯从人类社会的制度完善和权力的制约方面揭示了法的理性共性。艾米尔.迪尔克姆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方面揭示了法的合同契约共性。他们的法哲学思想反映了人类关于法的一般观念。可以通过他们的法哲学思想认识法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黑格尔为主要完成者的近代法哲学本质上是法的形而上学。马克思的法哲学本质上是法哲学批判或法的形而上学批判。以“感性的活动”或“实践”原则为基础的社会存在论,为马克思彻底颠覆法的形而上学基础提供了根据,并由此划清了与近代法哲学之间、与各种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原则界限。在社会存在论基础上,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学说的重要依据。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特别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长期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科学性、当代性。深入地、系统地研究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文明”理论都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两者相互之间存在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制度基础和根本保证。应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问题。邓小平尤其是他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南方谈话”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把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为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的标准”,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它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新之处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的层面,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  相似文献   

2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法治与德治并重,二者不可偏废;法治与德治互补,相得益彰。实施“依法治国”,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实施“以德治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