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价值多元与社会统一稳定之间的矛盾,罗尔斯提出了重叠共识说。重叠共识的核心是政治正义,要通过宪法共识和重叠共识两个阶段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多元价值共存的当下社会的重叠共识,要通过"引领"的方式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的重叠共识。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有关价值、信仰或意义的观念体系,价值信念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核,价值共识的构建是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差异,群体意识形态凸现,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识建构是应对意识形态挑战的根本对策,其主要路径有:确立价值共识的理性权威;筑牢价值共识的经济基础;重视价值共识的文化融合;构建价值共识的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3.
政治共识:一种新的政治观念研究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政治观念研究中,政治文化路径的解释性过于模糊,忽略了个人选择的作用,而政治正义路径则过度抽象,秉持停滞的正义观,两者均不能恰当地把握制度与个人之间的观念联系。它们的现实表现就是或者过于强调传统,或者倾向于普世价值,而忽略了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政治共识。走出这一研究误区的做法就是政治共识研究,它以政治共同体中的基本目标为核心,就社会基本结构等问题展开研究,能够更好地解释政治观念以及政治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观念多元化,行为方式多元化,阶层结构多元化。在多元共存的社会中,积极谋求政治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必须通过构建主流价值理念、理顺社会沟通渠道、完善公民政治参与、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等举措,有效构建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5.
政治权威是以“强制性”政治权力为支撑而获得的社会成员的“自愿性”服从,是正当性与认同性相统一的政治权力。“正当”作为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转化的逻辑起点与深层根基,主要源自政治权力所代表与维护的公共利益与价值目标。“认同”即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表示出的自愿性支持、认可与服从,是政治权力转化为政治权威的关键要素与内在驱力,可通过政治仪式等中介加以建构、强化。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转化也离不开以强制性手段为辅助的秩序保证。在维系和保证国家秩序的层面,转化为政治权威的政治权力更具效度与力度、运行成本更低。探究政治权力向政治权威的转化逻辑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教育、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为实现自身利益而奋斗的强大武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年代的成功经验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组织和动员群众,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共同奋斗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道德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在道德的认知上所达成的一致性认识和理解。道德共识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主体条件、客观条件和中介条件基础之上。所谓主体条件即道德共识的主体是相互关系的主体和相互理解的主体;客观条件是指道德共识的产生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外在条件,包括物质基础和合理的利益关系;中介条件则表明道德共识的形成还需借助一定的中介和平台。通过主体的主观努力、社会的有效引导和交往理性的成功建构,道德共识得以形成产生。道德共识的形成以道德分歧的有效化解、道德理性的成功交融和共识道德的产生为标志。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5,(3):11-15
反腐败形势严峻,腐败既得利益联盟主动反击、消极怠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腐败具有多重风险,即制度风险、互联网风险、价值断裂风险、信任风险和社会风险。化解反腐败风险的基本路径是:树立宪法权威、走向制度化正义、提升法治水平、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政治体制改革要在技术层面展示智慧、凝聚共识、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9.
陈立林 《学理论》2011,(27):1-4
政治竞争是现代民主政体下实现政治权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途径。适度引入政治竞争,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刻的伦理意蕴:一是有助于体现社会主义政治的民主性和维系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二是有助于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矛盾,维护政治稳定;三是有助于实现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现代化并永葆党的先进性;四是有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与培养提高其民主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昕桐 《理论探讨》2020,(5):98-102
当前,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价值多元、价值差异和价值冲突的形势要求形成以价值共识为基础的世界新格局。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推进着价值共识达成的进程。价值共识基于公共价值而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的"公共价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乃至世界凝聚了新的价值共识。马克思"公共价值"思想意义深远。马克思在确立了从事物质生产的、感性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现实的个人"之后,迈向了一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共产主义"和"真正的共同体"的设定,即"现实的个人"以联合的意义依据某种核心的"共同价值",共同占有生产力,共同分享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以权利制约权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体制改革要在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达成"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社会共识,这是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崛起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需要,同时也具备能够达成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杨佩 《理论探讨》2022,(2):59-65
罗尔斯的公共理性与重叠共识思想是对于其正义理论的完善,其目的在于利用理性引导人们走向公共的善。现代社会对于理性的反叛使得人们陷入多元的、碎片化的价值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在罗尔斯看来,虽然个体差异性加深了社会分歧的程度,但还是可以用公共理性搭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从而维护社会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社会需要人们建立共识来克服多元文化之间交流障碍,罗尔斯以公共理性为基点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共识生成机制,但是公共理性的限制分离了正义与道德,个体的正义也不能从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中寻求支撑。作为道德基础的重叠共识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个体的行为还是要遵循自身具体的多元价值观念,这导致了政治结构的合理化掩盖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道德价值共识根植于民族的文化传统,反映了社会的利益结构,维系着国家命脉。道德价值共识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于现实的交往实践中,并与人的需要紧密相关。构建道德价值共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遵循道德发展规律,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秉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精神兼收并蓄并服务于社会的长远发展。道德价值共识的构建思路应充分考虑当前中国社会的国情,分层面构建道德价值共识体系,明确核心道德价值追求,以利益共享夯实道德价值共识根基,并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权威是政治的必然要索.社会转型期,一个稳固的政党权威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政党发挥双重整合功能.在这一过程中,政党必须承担起推进政治成熟的责任和使命.借由政党权威通往政治成熟,不失为一种社会成功转型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谢春凤 《民主》2013,(6):10-11
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提出,参政党的历史使命之一是凝聚政治共识,政治共识靠的是推进“三个认同”,即目标认同、道路认同、价值认同。这就要求民进组织和会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优秀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民进的优良传统增强全体会员爱国爱会的情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严主席“三个认同”的阐述,是民进进一步落实“同心”思想的具体要求,是指导各级民进组织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人是社会的唯一主体,也是政治的唯一主体。政治文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建设应当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满足人的普遍的政治需要,实现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政治自由、政治自主、政治自觉的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价值追求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整体谱系中,关乎价值传播的理论视域仍处于相对缺失的状态。而不可忽视的现实是,智能媒体的勃兴对当代人的知识结构、价值理念与行动规范的塑造已初见端倪。智能媒体建构的新的传播环境将成为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现实场域,目前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智能媒体的"致瘾"机制遮蔽了用户的主体意识与思维能力;沉浸式视觉文化消费磨损理性认知与价值判断能力;"流量经济"的推动加剧了互联网泛娱乐化倾向;算法推荐营造的"信息孤岛"催生了网络共同体。为有效应对智媒时代的诸多挑战,未来需要在夯实现实基础、重构媒介环境、规范内容导向、增进技术赋魅等方面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共识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利益结构的特征和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族国家的重构和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权威和资源整合以及社会动员能力为新中国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利益结构提供了前提条件。新的利益结构特征和模式包括不同社会阶层在利益格局中呈现全新的方位和“颠覆性”的变化;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关系的同质化和关联性;社会结构简单化、封闭化和“身份”特征的凸显化。这些特征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计划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谐政治的内在价值和外在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政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政治的内在价值是要求国家权力权威性配置社会利益必须基本满足各社会利益关系群体的利益诉求。体现和谐政治内在价值的外在政治模式是多样的。在当前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能够基本满足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利益诉求的政治模式,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20.
政治文化:分析党内参与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丽 《理论导刊》2007,2(4):48-51
“政治文化”是指“作为被内化于该系统居民的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的政治系统。”用政治文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来分析日益高涨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参与,有助于深入理解党员参与行为发生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治价值。从政治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党内参与,可以从对党员的政治取向及行为分析和对党内参与的政治文化的社会分析两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