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浙江省7所高校近2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上网频率的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此,要加强我国主流网络媒体建设,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政治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闹得满城风雨的马家爵事件虽已逐渐平息,但它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却值得我们不断推敲和反思.室友的一句话成了整个恶性杀人事件的导火索,寝室交往问题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进程.寝室是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细胞"组织,也是青年大学生每天相聚的最稳定的生活场所.寝室交往是青年社会化的台阶,对青年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迫切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场所。网络交往作为新兴的交往方式有着鲜明的特点,但也给大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交往特点及对大学生不良影响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安全教育,以及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晓燕 《理论月刊》2002,(8):115-117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兴起,网络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网络社会化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网络环境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新 《青年论坛》2007,(2):42-44
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坚持慎独,这是由青年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交往内容的开放性、网络交流角色的虚拟性、网络交流方式的自主性。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做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自律性、实现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统一性、遵守网络礼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闹得满城风雨的马家爵事件虽已逐渐平息,但它所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却值得我们不断推敲和反思。室友的一句话成了整个恶性杀人事件的导火索,寝室交往问题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化进程。寝室是社会和学校的一个“细胞”组织,也是青年大学生每天相聚的最稳定的生活场所。寝室交往是青年社会化的台阶,对青年的社会性发展起着迫切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新倾向及调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全面铺开及信息化的浪潮汹涌而至 ,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交往范围扩大化、同学关系矛盾集中化、同学关系世俗化、师生关系疏远化、大学生人际关系虚拟化倾向 ,因此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需要从社会、个体方面加以调适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虚拟社区作为大学生最常接触到的一种网络形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给其社会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社会统计调查方法分析发现,大学生参与虚拟社区对其社会化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应积极探讨在该背景下大学生成功进行社会化的措施,以期能为建设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与交往能力培育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成才成长和日后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调研发现,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市场经济社会环境、网络交往负面影响及缺乏交往技能的教育与训练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人际交往能力较弱,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生自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自身修养、情感控制、欣赏他人、参加交往实践等方面进行努力,学校则要发挥引导、协调与鼓励等作用,积极提供学生交往能力培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尹丽 《前沿》2012,(17):137-138
网络社会化与社会网络化构成时代发展的“当下情境”,网络空间或网络社区成为高校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和路径.网络利弊的生成与评判往往同网络族群的主体状况相关联,因而建构了生存环境与存在者生存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大学生群体网络化生存界面,这一互动关系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如何引导与规范大学生网络化生存以实现互动关系的良性化,构成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沟通与合作离不开网络,而计算机互联网知识与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他们的思想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在此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弊端诸如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的现象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社会中诚信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本文试从网络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揭示网络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有的放矢地找出解决网络社会中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问题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境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其合理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致使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交际范围扩大化、交往对象多样化、交往关系多元化等特点,这些引发了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信任危机、人格异化、权威认同弱化、现实人际交往需求减少等现实性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全方位考虑,积极合理引导,化解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分析.发现:已有研究可以划分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机会获得的影响、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同影响三个方面;社会资源理论在国内获得了较为普遍的支持,现有研究在其他方面都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结论.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社会政治生活,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柄“双刃剑”,它不仅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政治训练、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也会因为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而影响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建设.因此,党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学校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因势利导,引导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加速其政治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带来了积极的效应而且也带来了消极效应.如何应对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带来的双重效应,引导大学生成长为健康的"政治人"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向哲玲 《传承》2011,(28):46-47
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特点,分析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的问题,对正确引导女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由"自然人"进一步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它既是大学生成才的要求,也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的.就是说,高校培养"四有"人才,归根到底,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服务,它要求高校和大学生本身自觉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科学和道德的进程.一、大学生社会化和青年社会化的比较大学生社会化是青年社会化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同青年社会化没什么不同,只是社会化的程度和社会教化主体的差异.1.对一般社会青年来说(指非学生),从形式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迈进了信息时代。信息数字化技术给人们提供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方便、快捷的同时,它以网络微信、QQ、视频等独特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依附着这种新的形态,随着以群为单位作为平台的新的交往方式深得大学生们的热捧,大学生网络社团如雨后春笋。这种有别于传统大学生社团的生存现状如何?怎样引导其发展?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生存现状:大学生网络社团吸引力强,但成员不稳定;虚拟的社团成员,游于管理边缘问题;边缘社团的边缘管理问题。为确保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高校必须:创新管理观念;建立管理机制;优化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寄托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符平 《青年探索》2003,(2):26-28
情感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持和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促进其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探讨大学生情感寄托问题产生的原因基础之上,具体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情感寄托的几种主要对象——家庭、同辈群体、恋人和网络——的不同特征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和网络通信的跨越式发展,网络社交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呈现自我、满足需要的新交往形态。网络社交在满足大学生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的认知局限、弱化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消解了大学生的交往理性。其中,社交欲望和个性需求的虚假满足、交往关系和主体形象的网络依附、情感归属和身份认同的需要牵制,是大学生网络社交危机的泛起成因。为此,加强规约和监管、强化引领和驱动,以及激发自我觉醒和调适,可助推大学生群体在网络和现实交往中实现“虚实和谐”,建构“全面发展”的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