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玄学对陶渊明的诗歌创作有着重 的影响,陶渊明通过他所描写的田园自然风物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他把玄学的概念融入到诗歌的整体意象当中,通过作品加以表现。陶渊明崇尚自然的人生信仰反应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便表现出一种质朴真率和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诗中就有许多以桃源为主题的诗歌。这类诗歌中有一些诗属于爱情诗。这类诗歌的出现是两个桃源传说合流的结果。桃源主题爱情诗歌的大量产生与唐代神仙观念世俗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北宋苏轼极为推崇陶渊明的人格与文品,几乎遍和其诗文,首开和陶《归去来兮辞》之风,随后苏门文人群起和之,一时成文坛热潮,其影响波及整个南宋。宋代之后,虽然已无文坛巨擘或重要的文学集团追和陶辞,但是历代文人时常处于仕与隐的矛盾中,与陶渊明的思想情感、人格志向产生的共鸣却可以跨越时代。人们借"和陶辞"这种文学创作题材以彰显自己如陶渊明般不俗的人格追求和高雅的人生志趣,当然,这之中也出现了不少以"和陶辞"为工具来进行自我标榜或标榜他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英国学者阿瑟·韦利一生与中国古典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采用直译的手法。不押韵,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为传达中国诗歌的节奏感,他尝试以英语的重音对应汉语的单字,形成了所谓的“弹性节奏”。他还尽量保留了诗中的意象,使许多新鲜的中国诗歌意象首次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韦利偏爱唐代以前简约自然的民歌风格及贴近大众生活的题材,他将自己的翻译重点放在了这一时期,并且他的诗歌翻译语言风格也倾向于简约、轻快、流畅。对韦利译诗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不仅使广大的西方读者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就,而且在翻译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与实践,成为后人翻译中国古诗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阿瑟·韦利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学者阿瑟·韦利一生与中国古典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 ,采用直译的手法 ,不押韵 ,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为传达中国诗歌的节奏感 ,他尝试以英语的重音对应汉语的单字 ,形成了所谓的“弹性节奏”。他还尽量保留了诗中的意象 ,使许多新鲜的中国诗歌意象首次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韦利偏爱唐代以前简约自然的民歌风格及贴近大众生活的题材 ,他将自己的翻译重点放在了这一时期 ,并且他的诗歌翻译语言风格也倾向于简约、轻快、流畅。对韦利译诗的评价褒贬不一 ,但他不仅使广大的西方读者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就 ,而且在翻译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与实践 ,成为后人翻译中国古诗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明末清初是文人传奇的兴盛发展时期,其成就在此期间达到了巅峰,随后便走向滑落。这一时期的文人传奇作家大致包括三个群体:以李玉为代表的苏州作家群,以李渔为代表的风流文人和以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正统文人(包括丁耀亢、嵇永仁、裘琏、查慎行、岳端、程镳等人)。本文将吴伟业、尤侗为代表的正统文人的传奇创作作为中心进行考察,一则因为在明清朝代更迭背景下,社会动荡更替对作为中国传统文人代表的“正统”文人的冲击更为巨大,在其敏感而丰富的心灵世界里沉淀了数千年的道德伦理观和家国责任感,伴随乱世的金戈铁马、…  相似文献   

7.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中国佛教,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对诗歌的内容、创作的群体以及诗歌的形式、题材、创作境界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庄子作为“最高地艺术精神”的代表,最本质地体现,就是在《庄子》中,他将人生艺术化了。而所谓将人生艺术化,即表现为以“忘”,尤其是“坐忘”等一系列范畴进行心性的锤炼,从而达到由凡俗向至高的精神境界皈依,由此境到彼境,由具体的有限之境到无限丰盈的境界升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实践中,也表现出庄子心性锤炼的内涵及效果,如陆机、刘勰等对艺术创作心理过程的阐述;陶渊明、苏轼诗词作品中展现的从现实到艺术的超脱心境的转换;贺铸、晏几道词作的荡开一笔,求得更为开阔意境的创作方法等,他们都与庄子的心性锤炼殊途同归,是对庄子代表的艺术精神的验证,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巨大审美张力。  相似文献   

9.
20 世纪初期的中西碰撞对于成就兼容并蓄的大家品格是一种难得的际遇。朱光潜正值此际,西学素养尤其是英国文化的熏染与其深厚的国学根基共同铸造了他治学治艺的风格。英国文化对朱光潜的影响有学理上的,如阿诺德关于文明演进的观点和布诺对“心理距离说”的阐述都成为他的理论援助,但这只是外显层次的。英国文化对朱光潜的影响,以精神内核来看,是对其人生境界和学术品格的规定。正基于此,英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道不仅构成了朱光潜学术视野的地平线,也左右了他对人生进退出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姚贾诗人群体是继韩孟、元白两诗派之后出现的重要诗歌流派,其创作观主思尚格,五律是其标志性的创作体式。姚贾诗人群体诗歌的语词特征、抒情特征、意境的呈现等方面代表了该群体的风格类型。他们艺术的重要缺陷在于其诗歌缺乏变化,表现为诗歌意象、句式、诗意的雷同和格式化。  相似文献   

11.
吕芳 《工会论坛》2008,14(5):108-109
文体分析学认为,风格乃是对常规的变异。以诗歌为例,用偏离的方法进行诗歌的分析简单易行,而且不受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先人为主的影响,能更加客观、更加多角度地去分析理解诗歌,解读诗歌文本内外的多重含义,从而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对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当代诗坛,海子常常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国诗坛占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禅宗是外来宗教(印度佛教)与本土文化(儒道文)碰撞的产物,它对中国古典诗歌最大的影响来自其“顿悟”说。“顿悟”这一直指本心,强调直觉观照和个人体验的宗教认知哲学,不仅使古典诗人的审美意趣向着适意澹泊、物我两忘的境界发展,而且对沿用至魏晋六朝的简单、直接、粗糙的传统艺术思维方式进行了改造,从而为唐以后诗美标准的最终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孙虹 《工会论坛》2011,17(1):165-166
1910年到1930年期间,活字本古典小说活跃于韩国的文学史上。在当时的活字本古典小说中,有大量以中国古典小说为原型翻案的作品。这蝗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中闰特色,在翻案的过程中,也反映出了当时韩国社会的时代背景。本论文将以《封神演义》在韩国的翻案小说《姜太公实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翻案的社会背景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在其诗歌理论《与元九书》中提倡的“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和为事而作”以讽喻为目的的文学观是其偏执、挑剔、缺乏客观性的文学思维。尽管以政治讽喻为能事,但受其自身的历史局限,他的讽喻缺乏批判价值。另外,他将文学的功用单一化也是中国封建文人受《诗经》被经学化影响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维不仅是唐代杰出的山水诗人,也是当时文人造园的典型代表.其造园风格与其诗画有密切的联系.从山水诗与园林景观的美学角度进行解析,王维山水诗具有意境美、田园风光美、花木景观美、色彩音响美、构景美等典型的风景园林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南宋与东吴都是偏安南方一隅的小王朝,凭借的都是长江天险。相同的处境,使得南宋时期的文人对于奠定三国局势的周瑜有无限怀想。诗人中以抗金主战派陆游为代表,一代名将岳飞的孙子岳珂也曾作诗歌咏周郎赤壁;词人中南宋时各豪放派词人对此都有所涉猎。在这些诗篇中,三国赤壁以及周瑜的形象又有了新的延伸与变换。  相似文献   

18.
王韬是晚清时期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也是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他开启了文人办报和文人论政的传统,也提出了一些先进的报刊思想,对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诗经》雅诗绝大部分为抒情诗,包括颂美诗和怨刺诗,怨刺诗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天命的怀疑,以杰出的艺术成就标志着中国文人诗歌抒情传统的形成。雅诗的成就和地位至今仍未得到充分地认识。实际上雅诗的成就绝不逊色于风诗,其对后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风诗。十五国风是中国民歌的第一个高峰,雅诗则是中国文人诗的第一个高峰,二者都是《诗经》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李颀的诗歌,风格多样。有豪放,有悲慨,有高古,也有雄浑,这主要是同诗人所处的时代、身世遭遇及特定的个性特征有关。在诸多的风格中,最重要和最能体现他独特艺术个性的诗风是高古和雄浑。具体表现在其诗歌中,不仅声音宏正轻健,而且格调高雅、气质不凡。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的高古诗风其实是反映了盛唐诗歌逐渐向中唐古淡风格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