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我国展开了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其中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是重中之重,如何让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共利益性,是目前政府与学界都在思考问题,文章结合目前我国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疗领域中的人力资源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官方统计数据,考察了中国医疗领域近二十多年的人力资源增长状况,发现该领域正出现人力资源危机。一方面,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普遍不足,导致服务品质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大量新技术人员无法在医疗机构中找到工作,就业难成为医科大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这一危机的总根源在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市场化不足。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受到抑制,而公立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受到各种行政化管控措施的制约。尤其是,在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中,计划经济时代的遗产仍然左右着人力资源的配置。由此,无论是民营医疗机构还是公立医疗机构,都无法为新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提供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分析了法国政府推行新的医疗计费标准(T2A)后,公立与私营医疗机构的市场竞争产生的影响。针对医疗市场上的紧张局面,公立医院实施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公立医院的私有化趋势改革并不能真正简化其内部组织,国家应当慎重考虑公立医疗机构的调整与重组。最后,作者针对如何提高医疗公职部门内部的绩效问题,从医院科室的整合,主体关系的重新定义,以及提高积极性和职业资质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4.
《人事天地》2014,(5):63
正4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增加医疗服务供给,推动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矛盾。根据三部门公布的《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各省(区、市)今  相似文献   

5.
行政化是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改革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从法律视角来看,公立高校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权力法律配置机制不合理,权力法律责任机制约束不完善及学术权力、师生权力保障法律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内部治理结构行政化的主要原因。为推进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我国应针对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行政化的表现及法律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问题依然存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创新和变革的价值日益凸显,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提供了可实施的途径。因此,研究分析了我国城乡教育差距表征,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阐述教育数字化转型在解决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中的价值体现。通过构建教育服务供给新生态,发挥数字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供智力、资源、环境、数据等服务供给的作用,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城乡教育公平的实施路径,以加速实现教育更加包容、公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我国医改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同时,还面临着社会资本逐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公益性的冲突。为了实现逐利性与公益性的共生,应引入跨越营利与非营利二分法的社会企业理念,以民办低收益医疗机构代替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保留税收优惠的同时允许较低的利润分配。据此,应建立患者利益报告制度、红利上限制度、资产锁定制度、多元参与式治理机制和独立规制机构。  相似文献   

8.
鼓励社会办医是中国近年来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随之而来的卫生系统民营化是否有利于促进居民的健康保障并提高其就医满意度?既有研究聚焦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之间绩效比较,而相对忽略民营化在社会层面的溢出效应。文章从混合医疗服务体系的竞争视角入手,在"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嵌套数据的多层次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民营医院数量占比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并没有对居民的自评健康水平和就医条件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但与住院费用、自付住院费用显著地负相关。民营化很可能促进了医疗服务的价格竞争,却未能增强其质量竞争。进一步的分析指出,中国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定价、质量监管和人才流通等方面存在多重制度分割,从而制约了民营化产生的市场效应。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同时注重公私结构上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完善治理结构,消除竞争壁垒,以进一步提高卫生系统的微观健康绩效和消费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法学者对高校自治权研究聚焦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内部权利义务关系,对于高校校园管制行为关注较少。公立高校的校园管制行为并非完全的私法自治行为,该行为可能对公民享有的一般自由权和法定相邻权产生侵害。公立高校具有公法人属性,其行使自治权影响外部主体权利义务时,应当遵循公法上的比例原则,尊重其他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的公私权利。另外,公立高校较于中小学校不同,具有自由、开放、包容等特征,高校管理应避免陷入封闭性自治误区。  相似文献   

10.
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事业中的新生事物,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随着医保改革的深入,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以及整个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一定能在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中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更好地发挥医疗保险的“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公立高校近年来规模和数量发展迅速,但目前的治理结构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我国目前公立高等院校的治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高校实际状况对当前我国公立高等院校治理结构的现状进行评述,并分析了我国公立高校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国公立高等院校的治理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高校都进行了法人化改革。两者的改革都有相似的背景与经历,但是形成了不同的法人治理结构。日本公立高校法人化改革注重完整的制度设计和规范的操作流程,而我国台湾地区公立高校法人化改革则显示了谨慎的态度和稳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温州市依托村级组织设置"转并联"改革,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城乡社区化党建新路径。为了进一步推进社区党建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城乡统筹改革中的基层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注重有效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这个现实问题一直很关注,他们指出分工是造成城乡分离的起点,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城乡对立的根源,同时,也阐述了城乡融合的理想蓝图。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合理布局和发展生产力、工农产业的结合等等实现城乡融合的思想。而当前我国城乡差距拉大,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也会影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所以,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发挥它的时代价值,会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新农村背景下优先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真怀 《理论前沿》2006,482(17):33-34
在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中,应把优先发展小城镇作为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加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以便更好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的结构问题,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与城乡结构。就城乡结构而言,我国一系列的政策性障碍以及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使得城乡的结构变化与收入差距变化这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不能正常且有效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就产业结构而言,产业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易于发生异动,而且也无形中引发了以城乡为代表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格局的形成;就所有制结构而言,其变动会引起就业结构和失业率的变化并进而直接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7.
论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应包括四大要素,即城乡地位的平等,城乡经济的融合,城乡关系的协调,城乡制度的统一。按上述要素深化改革和进行制度创新,我国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就能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安法制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公安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不断取得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加强,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公安工作在主要的方面已经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活动也有很大改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实际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不尽人意的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警戒线。城乡差距拉大既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又是我国市场发育不成熟的结果,还与长期以来的政策偏好有关。相比较而言,我国中西部城乡差距拉大问题更为突出。改革开放前后形成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已经发生改变,由政策性贫困转变为系统性贫困。应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被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国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教育事业发展缓慢等。对于这些问题,应深入分析其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找好着力点,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