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在冷酷和无情中长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犯罪人格?简单而言,就是在长期的犯罪生涯中形成的与其犯罪行为直接相关的心理倾向与特征。在心理学中,“人格”是指人在生活中对人、对己、对事、对环境和对社会显示出来的独特风格或特性。它具体表现在人的兴趣、需要、观念、信仰(信念)、态度、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人格中既包含先天禀赋,即遗传素质;还取决于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任何一种人格的形成都受其生活环境的影响,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这之中,社会化与人格形成密切相关。由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理解“犯罪人格”的问题。如前所述,犯罪人格与某个人长期的犯罪生涯密不可…  相似文献   

2.
品牌符号是消费社会中产品内在价值的表征形式,其实质在于消费者通过对消费商品的表现个性、品位、生活风格、身份地位和社会认同.儿童消费市场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儿童对品牌符号的认知受到其主观消费心理特点的影响,也受到客观外部环境作用的影响.本文将以儿童消费市场为对象,探讨儿童对品牌符号的认知,为儿童消费理论研究提供新角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对贫困生的帮助,不仅要有物质生活上的抚慰,而且要有精神生活上的疏导,以促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公安大学生应在充分认识社会发展和职业特点的基础上塑造自我完整的人格;应在理解人格的完整含义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人格;把个人自由建立在社会基础上,才能形成完整人格。学校应通过培养和形成健全的自由观帮助学生了解真正的人格。学生则应通过自身的人格修养形成自觉的人格品行。  相似文献   

5.
不良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矫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强  柳静 《理论月刊》2005,(1):118-120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良同伴关系会引起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本文对青少年的同伴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同伴关系的特点角度对不良同伴关系的形成,及其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矫治不良同伴关系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将社会技能训练、归因理论的应用和人际认知问题解决作为改善不良同伴关系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确立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丰富时代性先进文化资源,兼顾文化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团体、学校、图书馆、公共传媒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健康影响,营造优良的社会文化环境,重视文化养成教育,培养公众的健康主体人格和现代化品质,提高国民文化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推动文化、人和社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Z市、G市与H市为研究地点,对流浪儿童群体的社会化状况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特殊的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导致流浪儿童缺乏正常的社会化环境,使许多流浪儿童面临角色的中断与失败、无效的文化传递等问题,进而使一些流浪儿童价值观偏离,人格缺陷较为明显,甚至形成反社会的人格.因此,流浪儿童的社会化表现为一种畸形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健康人格教育包括智慧健全教育、情感培育教育、意志训练教育、环境适应教育、社交和谐教育和自我保健教育等主要内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培养健康人格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可通过教学实践、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创业活动等实践活动,塑造健康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古海 《湖湘论坛》2005,18(4):30-31
杨贤江对20世纪初青年人格中的种种错误倾向给予了严肃的批判,并以德、智、体三育为核心,构建起青年的“健全人格”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不仅为当时青年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了有益的帮助,而且对于今天青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脱贫"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应在正确理解生活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补偿,学会合作之道,培养健康的社会兴趣,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些理论对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脱贫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均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道德人格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慧 《前沿》2011,(10):198-200
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良好的道德人格是大学生道德行为表现的内部影响机制和推动力量。道德人格不是生而具有,而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加以培养和提升。为了发挥道德人格的社会约束力与社会规范性,可以也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具体的培养策略包括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道德自觉,构建健康的家庭环境,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以西方探寻青年健康人格成长的历程为例,阐述基础价值中的诸多要素对形成青年健康人格和帮助青年寻求幸福人生的意义.结合当代中国青年人格发展的现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青年塑造健康人格的基础价值构成,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中国青年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生活在一个单亲或双亲剥夺的环境里,他们家庭环境、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其学业成绩较差;"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发生了不利于其心理及学绩健康发展的变化,家庭环境通过影响其心理健康而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留守儿童"是社会转型期农村发展中的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色情犯罪缺陷人格表现为青少年不正确的需求结构、缺乏正确的社会规范意识以及缺乏自我调控能力.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时青少年网络色情缺陷人格生成都起到了一定作用,造成了青少年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两方面的缺失,从而造成社会化的障碍,没有将社会抵制网络色情主流价值观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选择的个体意识,对网络色情不能采取否定的态度.为此,我们应根据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15.
论青年学生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自我意识在个人发展和对个性形成的作用分析,指出了自我意识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完善是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自我意识的统一性状态是健康人格的标志.进而提出,加强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全和发展应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也是重要的工作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幼儿人格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从与他人接触中产生的简单的习惯行为开始的,是从与社会作用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自我体验而对社会作用内化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的最初是始于家庭。家庭中人格构建环境的失衡,人格构建内容的扭曲,人格构建方法的不当,正是造成幼儿人格偏异的重要原因。所以,优化幼儿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是改善幼儿人格教育的有效对策。一、优化初始环境优化幼儿人格教育的初始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因为幼儿最初形成的人格特征,同家庭的初始教育关系极大。要形成良好家庭环境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家长要掌握…  相似文献   

17.
流动中国的到来伴随着流动儿童的规模增长。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父母和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儿童社会化主要是在同伴群体的同化过程中实现的。流动儿童群体与父母远离家乡熟人社区,流浪在乡土文化之外,在陌生的城市具有缺乏同伴群体的特点。作为弱势群体,他们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现实问题。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审视流动儿童,发现其社会化的过程伴随着乡土文化的断裂、畸形人格的形成和个体角色的模糊的三种倾向。营建一个具有同伴群体现象和稳定社会文化交流传递机制的社会环境是引导流动儿童群体健康社会化的现实路径。本文把这一过程称为"乡土回归"。  相似文献   

18.
以组织行为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更新教育观念;促进积极价值观的形成和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形成良好归因风格;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在长期演变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其中提出的人格教育理念对于现代德育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极大丰富了现代社会人格培育内容。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挖掘先秦儒家理想化人格的塑造思路,为培养和谐健康的现代社会人格提供参考,进而提升全民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早期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深远,有些甚至会影响其个性特征的形成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为了让孩子在大学阶段里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早期家庭教育就要特别重视培养和提高孩子对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认识与管理能力,坚持与孩子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保持良性的互动沟通。教育者还要在早期家教中努力为孩子创设和营造和谐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其形成顺应环境的性格特征与健全完善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