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俊雄 《传承》2012,(4):62+65
为了反驳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学主体思想,阿尔都塞刻意清除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认为历史是一个无主体过程。真正的历史发展的主体是通过意识形态建构起来的,主体建构与意识形态召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阿尔都塞的主体思想击中了人本学马克思主义主体目的论的要害,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和主体建构理论。但他将历史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社会结构与人的主体活动和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绝对对立起来,把人沦为了意识形态的玩偶,陷入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泥淖。  相似文献   

2.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独树一帜,也曾产生过巨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其思想的研究也日益聚焦在这一方面,并出现一大批理论成果。从目前来看,国内对这一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渊源、内容、贡献和缺陷的认识等几个方面。阿尔都塞在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都进行了丰富和发展,甚至触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但其保卫马克思的"初衷"并未真正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3.
王建香  王洁群 《求索》2008,(12):103-105
身体虽不是阿尔都塞哲学的主题,但是他思考的重要对象和基础。在其意识形态理论视域中,劳动力再生产其实就是身体的再生产;在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中,身体是生产关系的载体,也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场所;在其一般意识形态理论中,身体是表述个体与世界想象关系的物质存在,是意识形态的身体。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视角独特、独树一帜,他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他提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实践性、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5.
犯罪原因分析——以精神分析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犯罪原因进行解释的学说很多,各学派都试图对其做出解释,精神分析学派也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主要以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无意识理论、本能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为基础来解释犯罪原因。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向人民群众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当前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的主要问题是其路径尚未系统建构,渠道尚未畅通。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概念、性质、功能、载体及实现途径,对于我们寻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给予了重要启示:一是以隐性教育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二是通过创建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物质仪式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是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均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人。他们在文学批评观方面的观点,特别是对于创作的动力、文学的功能、文学的本质等方面的观点上,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两位大师都认为潜意识是文学创作的主要来源,并都从心理机制上发现文学创作的规律,形成精神分析批评观。但是不同的经历与性格又使得两者的精神分析批评观自成体系。弗洛伊德忽略文化传统对文学的影响,而尝试用梦来解释文学创作,陷入泛性论的困境。荣格尝试从宗教神话里寻找原型,脱离社会现实探索文学创作,给文学披上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8.
西方学者对《矛盾论》思想的阐释影响最大的当属阿尔都塞,他利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矛盾论》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在对"矛盾的特殊性"和"不平衡发展法则"的阐释中重构了《矛盾论》的思想并形成了"多元决定"的矛盾观。阿尔都塞对《矛盾论》思想的重构不仅帮助其完成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斯大林的教条主义及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矛盾论》的思想,进而为研究"毛主义"的西方学者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推动了毛泽东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局限性切入,围绕着女性主义对其的批判、继承、发展和反思,深入探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尽管弗洛伊德是否是一个彻底的生物决定论者目前还尚未定论,对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者而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性在于他对生物决定论的挑战,可是这并不能否认其理论内在的男权中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0.
卢永欣 《前沿》2010,(12):26-29
主体三界说(想象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是拉康思想的重要部分。在三界中,最难以把握而又异常重要的是真实界。阿尔都塞和齐泽克是拉康遗产的重要继承者。阿尔都塞主要继承了拉康的前期思想,侧重于想象界和象征界。关于真实界,阿尔都塞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但没能充分发显。阿尔都塞的这一遗缺被齐泽克弥补。以真实界为逻辑生发点,齐泽克阐释了意识形态幻象理论。由此,一种"真实—想象/幻象"的意识形态框架,在拉康、阿尔都塞和齐泽克的思想沿袭中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1.
运用症候阅读法,阿尔都塞不仅从马克思那里读出了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总问题,而且还读出了他自己的“理论实践”和马克思寄予后人的殷切期望。这一方法不仅启示我们去直面经典作家的文本,而且还给当代人解读马克思文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三个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12.
阿尔都塞论"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军 《前沿》2001,(10):14-17
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之间在经济学上的承接关系,历来是理论界所认可并予以研究的重要内容.而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一书中对二者的关系则提出了独到地见解,他从对庸俗解释的"连续性关系"假设的质疑出发,认为马克思在理论的阅读方法、理论对象、理论总问题、理论结构和框架上与古典经济学之间存在着质的区别,并论述了古典经济学在哲学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联系.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家"关系的认识维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二者关系的新思路,尤其是突破了以前学术界单纯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和“多”的关系历来是西方哲学的主题,而近代哲学从康德开始对主客体关系的审视,无不充分体现出西方哲学通过同一性原则把握世界的终极意图。阿尔都塞偶然相遇唯物主义思想不仅是他对早期结构主义思索的理论升华,也是他晚期致力于一种超越唯物和唯心之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理论构建,更为当代后马克思主义“差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思想开辟了道路。如何解蔽阿尔都塞偶然相遇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审思,是时代给予我们的问题。从“非同一性”这个全新视角来挖掘偶然相遇唯物主义的理论意涵,不仅能让我们更为深刻地理解阿尔都塞晚期思想中偶然性和相遇的逻辑,也得以重新思考哲学思想史中有关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问题,提出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者一种可能的、全新的生存样态,以能动地回应当代社会的微观实践。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组织理论中,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就是假设人类的行为是理性的,因而对组织的研究总是局限于研究基于人类理性所产生的规范和制度。自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方法以来,很多学者开始运用这一方法来解释组织的行为,创立了精神分析的组织理论,戴蒙德就是著名的代表。精神分析方法在组织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拓宽了公共行政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但由于其过于强调人类行为的非理性,使得对组织的研究又容易陷入不可知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面对经济决定主义在解答现实问题上的窘迫乏力,阿尔都塞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其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对马克思的矛盾观进行了多元决定论式的解读。他认为马克思的矛盾观本质上不同于黑格尔的矛盾观,后者表面上是多元决定,实质上却是精神的一元决定。阿尔都塞多元决定论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强调矛盾的特殊性,反对矛盾的无差异;强调矛盾内部的不平衡性,反对夸大矛盾外部的不平衡性;强调矛盾运动过程的复杂性,反对简单化的抽象;强调主导结构不变性与具体矛盾可变性的统一。但是阿尔都塞的解读并没有达到保卫马克思的目的,反而滑向了背离的深渊。  相似文献   

16.
张晏 《求索》2013,(1):162-164
弗洛伊德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无意识概念、性本能理论、俄狄浦斯情节以及关于梦的阐说对欧美现代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欧美现代作家,茨威格在采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博采诸多同时期著名作家的写作技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被称作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由此成就了茨威格作为现代世界文坛心理现实主义作家的文学地位,对世界文学心理现实主义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一兵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2月版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哲学文本学的视角出发,系统解读法学当代精神分析学思想大师拉康哲学思想的学术  相似文献   

18.
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都塞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愿望出发,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认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论断裂的转变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一阿尔都塞坚决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解释。甚至取代整个马克思思想的做法,强调马克思是同以往的意识形态哲学决裂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并进而创立一种新的哲学的。据此,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及其批判——兼论阿尔都塞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蒙精神的实质就是寻找现实世界的普遍真理以获得人的现实解放,其关键在于抑制人的本能冲动,磨砺人的理性.启蒙所确立的主体性就是理性,理性是主体的本质.启蒙发轫于理性的自主运用,但理性主义的体系却扼杀了人的现实生命和未来希望,一切都成为必然.启蒙走向自身的背反,其根源在于主客二元分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导致了“钵中之脑”的幻觉.阿尔都塞把主体性从幻觉中拯救出来,并扭转了哲学的提问方式,“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被逻辑地往前推进为“主体何以可能”的问题.进而阿尔都塞通过揭示主体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批判性地考察了主体所身处的历史处境,这是对主体性的又一次启蒙.  相似文献   

20.
阿尔都塞以为,唯物辩证法既内涵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貌似以"理论"的形态出现,又直接地实践于无产阶级运动的世界史中,然而,以上两种存在形态本质上都不能算作唯物辩证法的真正的"理论"。真正的"理论"必然是以科学的哲学知识的形态出现的。为此,阿尔都塞确立了探究唯物辩证法的"理论"的哲学任务,即还原马克思对唯心辩证法进行"颠倒"的全部语境及理论实质,而这一切是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语境中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