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德东 《前沿》2010,(6):136-139
诗歌是受中国古典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艺术载体,它不仅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脉络,而且影响着其他门类艺术的理论形成。中国园林艺术作为一门营建、游赏、居闻的综合性艺术,从来就没能脱离过诗词的笼罩和控制。本文从"选地构造""草木栽培""水石经营""谐合变幻"以及"意境导引"五个部分通过对诗作与园林理论的对比分析,进而揭示出诗词在本土传统艺术理论形成中的艺术批评作用及对园林理论的积极推动。通过对"诗园互惠"的研究分析,为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演变规律提供有力的论据。  相似文献   

2.
魏鸿雁 《前沿》2010,(20):160-162
"隐"是赋、比、兴等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艺术表现方式,是言意之辩在文学理论中的反映。刘勰对其作了准确的解释。其特点是"舍容取心",借辞传意,使语言形成丰富性和多义性的特征。形成"隐"的语言手段是"曲""婉"。"隐"进一步完善了传统诗歌理论,丰富了诗歌的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3.
宋永忠 《前沿》2011,(24):189-191
本文对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总体造像艺术审美特征,及其形成进行论述。重点分析造像艺术审美特征与表现技法的内在与外在两方面的动态变迁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外来佛教教义、典籍等对于佛教思想形而上的抽象;另一方面是须弥山石窟造像艺术历经千年富于时代特色的样式,从"秀骨清像""张家样"到"水月观音"等形而下的具象。两者共同形成了须弥山石窟审美特征与表现技法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论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媒体艺术与数字艺术是艺术界的新主流,在艺术媒介、记录方式、艺术审美上两门艺术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作为在现代技术的利用中产生的艺术类型,新媒体和数字艺术都形成了多媒体艺术和网络艺术,并且都以追求作品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互动性作为鲜明的艺术特征。新媒体和数字艺术归根结底都是对现代影像的利用,因此可以使用影像艺术概念加以统称。  相似文献   

5.
陈敏南 《求索》2010,(8):189-191
新媒体艺术建立的审美体验的综合性、审美过程的交互性、审美情境的虚拟性等全息性审美方式,与中国艺术美学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照"理念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汲取和发展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使之适应新媒体艺术的审美取向和艺术表现,将使中国新媒体艺术创作不断彰显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艺术经济学的角度,概括分析了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具体劳动以其特殊的支出形式和表现手段,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使用价值,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世界。这些论述对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对遵循艺术规律和艺术经济规律发展艺术生产力,繁荣艺术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丰富人的素质构成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对提高民族文化实力和艺术产业竞争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脑犯罪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犯罪形式,它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防范和打击电脑犯罪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电脑犯罪容易产生的原因和电脑犯罪手段特征及其危害性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在当前公安院校加强开展防范与打击电脑犯罪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苏嘉艺 《世纪行》2013,(7):45-48
世上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环境。壁画是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技巧,展现于人们生活空间环境之中的艺术形式。现代壁画在增强文化氛围、装扮美丽家园、丰富人们生活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诸方面,具有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现代壁画设计制作与它所依赖的空间环境的关系,对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发挥社会功能,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立萍 《前沿》2002,(12):60-62
主要谈现代艺术学科教学也要用信息论的观点 ,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更新和升级原来的教学观念。情感信息、知识信息是艺术教学实践的重要的传输系统 ,这两个信息的传输方式不同 :情感信息的传输更依赖于人性化的交流 ,而知识信息更依赖于媒体的传输。尤其是将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应用在现代艺术学科的教学当中 ,要比其他文、理、工科类的教学更有现实性和必要性。本文对信息的赘述 ,其目的无非是想通过信息化的理论来启发我们的教学思路。 [本文仅强调在现代艺术学科的教学范围 ]  相似文献   

10.
刘耿 《创造》2010,(6):69-69
"世博会是什么?" "风情展。""交易会吧。""很多高科技。""工业成绩交流会。""有各国美食。""向全世界展示大上海。" 每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博会"。世博园试运行期间,还有上海阿姨特意多带了现款,打算去法国馆买香水和口红。  相似文献   

11.
陌生化原则与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明 《求索》2011,(7):194-196
陌生化原则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中,它的延伸完全可以适应所有艺术创作。艺术形式陌生化,偏离一般的生活常态和逻辑规范,延长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难度与时间,使受众在完成对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体味到美学快感与美学意味,应该成为文学创新和艺术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在陌生化中生成出现,新的形式则预示作品中艺术意味的进一步提升,艺术家自由创造的空间更加的拓宽。研究陌生化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种种关系,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提炼艺术作品的美学品质,对当前的艺术创作,必然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立新 《青年论坛》2011,(2):112-116
从全局上审视所有世间存在的艺术品——艺术家或非艺术家创造的用于审美需要的物质文化实体产品,会发现人们对艺术品的解读只有两种方式——有些艺术品以运动的形式被解读,另一些艺术品则以静态的形式被解读;或者说,前一种艺术品具有固定的先后解读秩序,必须严格按照时间序列遵从艺术品的先后构成秩序方可被解读,这些艺术品有文学、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等;而后一种艺术品则以纯粹的静态形式被直观,这些艺术品有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依据艺术品的构成秩序和解读秩序而将艺术品划分为动、静两大类,标准清晰,容易被一般艺术接受者所掌握,同时这一标准也比较能够揭示各种艺术品的本体特征,涵盖力和统摄性强,所以我们倾向于按照这一分类标准构建新的艺术格局。  相似文献   

13.
大地艺术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土地上并以其为中心展开的艺术运动,是艺术史上第一个以自然本身作为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与存在的艺术流派。然而,与浪漫主义的"回归自然"不同,大地艺术更多地是借用自然的形式来抨击其时的社会文化现状。而追溯其历史文化缘由,则最早可联系到美国文化形成之初的"荒野精神"。通过对"荒野精神"形成的发掘,可以阐明大地艺术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要做好编辑工作 ,不仅应该掌握具体工作方法 ,还应该掌握编辑艺术。编辑艺术是在编辑工作中形成的 ,它贯注着编辑的思想感情。编辑艺术可以分为宏观编辑艺术和微观编辑艺术两个层次 ,也可以分为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编辑风格是编辑艺术的综合体现 ,只有具备了成熟的编辑艺术 ,形成了一贯的、反复体现的个性、特色 ,才能形成编辑风格。  相似文献   

15.
汤军 《前沿》2010,(24):166-169
杜审言是初唐后期一位重要的诗人,其无论在近体诗形式上的发展、定型,还是在内容的拓展与表达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形成其卓立于初唐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边塞诗、山水诗更是开盛唐边塞诗慷慨激昂、雄浑壮丽诗风与山水诗雄奇、警拔、浑融诗风之先河,在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历史进程中,其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纽带作用。对盛唐诗歌的启发、导引、推动之功,对唐代诗歌发展做出的重要艺术贡献,更为"沈宋"等所不及。  相似文献   

16.
论意识形态领导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燕来 《前沿》2010,(10):10-13
"意识形态领导权"就是要通过"非暴力"的形式,在被统治阶级"同意""认同"的情况下,接受统治阶级所宣传的意识形态。就当前形势来看,只有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注重民生工程、充分发挥"有机知识分子"的作用,我们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同意""认同"我党所提倡的主流意识形态,最终形成对多元社会思潮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7.
一方面,少数民族动画片的发展关系着国产动画片的总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动画片的发展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手段。少数民族动画片创作主要包括内容和艺术形式两部分,基于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相辅相成关系,艺术形式的选择和应用是少数民族动画片成败与否的关键要素,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保留民族特色、创新艺术形式将是少数民族动画片发展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8.
李立 《思想战线》2012,38(1):10-13
学界主导的意见是将艺术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艺术"二字提示,不能将艺术人类学的对象完全等同于"文化"。当前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与艺术存在某种疏离,应该尝试回到并回应艺术学、美学提出的艺术问题,为艺术人类学寻找相应的对象和议题,思考如何将其延展到艺术人类学中重新厘定,而不是简单地加以摒弃。促使学科之间形成有意义的对话主题,使艺术对象真正成为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黎晟 《求索》2010,(7):201-203
一般来说,宋代艺术是中国传统写实的顶峰之作,其后由于文人士大夫艺术的兴起,"论画以形似,渐于儿童邻"的观念压制了中国艺术的写实风格。二十世纪上半叶,受西方写实主义的影响,现代写实风格艺术得以复兴。此后,写实主义艺术迅猛发展,并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几成中国艺术的唯一面貌。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上半叶写实主义艺术是建立在西画写实透视、光影与解剖等理论之上,但它与西方意义上的写实主义在精神气质上有根本的不同。中国的艺术家与文学家、政治家们合力,以一种他们认为对艺术与社会更为有益的方式,重新塑造了中国艺术,形成了一种中国式的写实主义。  相似文献   

20.
何明 《思想战线》2011,37(4):7-12
人类学对艺术研究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参与者增多;同时,"多文化之文化"视角和"多点民族志"方法,与艺术理论和美学特别是从中派生出的"文化研究"形成了更明显的整体性把握人类建构艺术经验的"合流"态势。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艺术人类学,必须参与观察处于自然状态中的生活世界如何建构艺术与艺术如何表述生活世界,整体性分析艺术与日常生活、实用与非实用、审美因素与非审美因素等之间的关联。从实践出发的关系分析是艺术建构经验研究的关键工具。迈向艺术经验的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维度:社会文化的艺术建构经验和艺术的社会文化建构经验。从这两个维度切入,会呈现包括艺术边界、艺术圈子、艺术生产、艺术变迁、艺术交流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研究论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