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佛教素食观依据佛教慈悲观念及业报轮回思想,实践不杀生戒,对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减少环境污染、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恶化的根源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朴老的新佛教观是佛教观的革新,革新的佛教观。改变当前佛教界的负面现象,做好佛教界工作,必须学习、普及、研究、发展、推广赵朴老的新佛教观。  相似文献   

3.
人间佛教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但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其集大成者赵朴初先生在扬弃康、梁等人的“应用佛教”、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人间佛教思想。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形成与完善,不仅为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而且在思想上为佛教的现代转换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国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心城市,如曹魏的洛阳、许昌,孙吴的武昌、建业、广州、交州,蜀汉的彭山、乐山等。佛教经典的翻译借用了当时盛行的玄学思想与语言,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与玄学在交流中融会贯通。佛教戒律与当时的社会文化与风俗相适应,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戒律与制度体系。佛教音乐传入并经过中国化,形成了中国佛教梵呗。三国时期的佛教流传,充分体现了本土化、时代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当今世界佛教界最有影响的赵朴初居士和星云法师的新佛教观进行了比较。赵朴老认为,佛教的本质是文化。星云法师则提出佛教即生活的理念。赵朴老认为佛教是正信,不是迷信。星云法师也反对迷信,但他讲究因缘果报。赵朴老和星云法师都提倡人间佛教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二者的新佛教观都是对传统佛教观的革新。  相似文献   

6.
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慈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慈善事业的发展必须有深厚的慈善文化作为根基,以现代公益理念为内核的慈善文化包含着人本权利观、公民社会责任观、理性社会财富观、企业公民观、社会志愿意识以及利他主义价值观等基本理念。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资源,对于增强社会资本、消除“仇富情结”以及降低社会排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培育慈善文化应从批判地吸收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慈善资源、培育公众公共精神品质以及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等着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当今世界佛教界最有影响的赵朴初居士和星云法师的新佛教观进行了比较.赵朴老认为,佛教的本质是文化.星云法师则提出佛教即生活的理念.赵朴老认为佛教是正信,不是迷信.星云法师也反对迷信,但他讲究因缘果报.赵朴老和星云法师都提倡人间佛教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二者的新佛教观都是对传统佛教观的革新.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和佛教文化在很多方面有着共通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原则,尤其在战争观上都有着和平主义的价值追求。在共通的和平理念原则下,对基督教和佛教的战争根源观,和平实现方式以及正义战争思想等方面做一个比较探析,对于我们理解基督教和佛教的和平观,促进文明对话,维护世界和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已成为学术界活跃的领域之一。探讨佛教成定观,有助于科学研究者排除各种十扰,为科学研究提供内存精神动力,戒定实践是科学研究时产生灵感的好方法,佛教戒定观对科学的协调发展有很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佛教追求智慧解脱的义学系统外,以福田思想和实践为中心的修福传统,极大影响了中国人的信仰和修行习惯,推动了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构成了大乘佛教福慧双修的完整的解脱修行观。从佛教教义和伦理视角来看其所倡的福业和福报,可知其并不限于有漏的善行和世俗的人天果报,而是在修福目标上直指清净无执的善行、通向终极解脱的佛果;在修福方法上强调播种福田时三轮体空、无所执著的心理状态;在修福动机上主张从利他的善行出发而达到消极的出世间的自利。这种修福传统的哲学内涵体现出与信众行善实践的差异和张力,但二者却存在转化的可能性,这正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福、慧二者互具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国传统和谐观与法治的内在冲突为分析理路、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分析工具,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在借鉴中国传统和谐观"形"的基础上,立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生活具体场景,展现和谐社会思想具有一种时代特色的新内涵,其中主要是其涵摄民主法治的内在诉求,从而为把握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的理论认识提供基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在教育的地位观、教育的作用观、人才培养观和教育发展观等方面都发展了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并且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观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它体现为强烈的物我一体、物我合一的价值论诉求,体现为万物有灵的泛生命论色彩,体现为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的情感伦理色彩。天人合一观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广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弘明集》记载了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释、道、儒三教的争论。在释道的争论中发生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僧人或拥护佛教的学者援引道家经典以回应道教的攻击。笔者暂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以佛释道”。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遭到了包括儒、道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强烈抵制和排斥。佛教僧俗从当时实际需要出发,以自己的特有思维方式来阐释道教的思想,其目的在于为自己这样一个外来宗教能在异国开辟生存和发展之路。同时,佛道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辩论,也给道家的传统观念打上浓厚的佛教印迹,这当是很有特色、耐人寻味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太虚提出佛教革命,进而提出人生佛学、人生佛教,再提出人间佛教,可见人间佛教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因此,太虚"人间佛教"理念的提出是其佛教改革运动的产物,对佛教的改革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基了后来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作为波兰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沙夫秉持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普遍共有的人道主义诉求。在此基础上,沙夫的突出贡献在于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多维度阐释。从理解和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来看,沙夫坚持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连贯性,坚持用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所内在具有的主题与基本框架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在出发点上存在着非法性,但由于其对异化理论的拓展式理解,仍旧取得了非凡的理论成就,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性维度、批判性维度、价值诉求维度作了全方位的理解和阐释。沙夫的理解和阐释虽然在具体的理论观点上存在着背离马克思的倾向,但却在总体上切中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全面分析和把握沙夫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多维度阐释,对于我们立足于当今时代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据思考正义和解决正义的途径之别,正义一般分为理念正义(思辨正义)和实践正义。马克思之前的正义观囿于人的德性、理性思辨来建构社会正义观,故被划归为理念正义。马克思在批判考察了之前的正义理论之后,转向了实践正义观的诉求与探索。马克思正义观在实现了三个阶段的实践转向后,将其“地基”落在了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之上。马克思紧紧围绕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层层展开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深入批判,并最终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所有制构想,即社会所有制。马克思正义观的终极目标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正义。  相似文献   

18.
孔子民本经济思想溯源于三代,特别是西周以来传统德治思想与宗法制度的长期影响,是孔子仁学思想在经济领域的自然展开。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居敬行简”的治民观、“敛从其薄”的税赋观、“宁俭毋奢”的节俭观、“取物有节”的生态观、“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待贾而沽”的货殖观等,基本要义是惠民、富民。孔子民本经济思想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源远流长的“以民为本”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经历了民族富强话语,改革、发展、稳定话语和社会和谐话语阶段,完成了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的发展,并实现了两个民生层面的协调统一.民生观的发展彰显出我们党在民生思想上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品质,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价值诉求有着积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积福是佛教信众践行佛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佛教积福思想的自主性、普惠性、自受性和虔诚性特点,对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和兴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佛教积福思想与中国传统积福观念相互借鉴,融合发展,不仅扩大了福报对象的范围、推动了积福主体的人本化和积福方式的简易化,而且增进了个人与社会福祉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