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基于地理、文化、习俗和民族心理存在明显差异的多元政治整合和社会参与是民族自治地方治理的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治理在自治制度和条例完善、"公共"与"自治"关系、公共过程与多元参与关系方面的问题,阐述协商民主在公共治理上的作用;深入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治理中的公共机关行使自治权问题、民族事务的公共性问题和少数民族参与的社会性问题,提出拓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协商民主原则、以协商民主促进民族事务公共化和社会化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进入了利益多元分化的时代。利益多元分化趋势下出现的社会利益矛盾不断加深,传统诉求渠道不畅以及利益协调机制滞后等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的诱因。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大众参与的公共决策机制和治理模式,对协调多元利益、化解矛盾冲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倡导从政治制度层面、社会治理层面、网络民主层面等多方位地建立一个多维度、多样化、常态化的民主协商机制,从而让群体性事件消失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服务型政府的某些要素与协商民主理论内在精神不谋而合。因此,协商民主在提高决策合法性、增强政府服务职能、培养理性公民和塑造政府形象等方面对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与社区治理具有内在的理论契合,协商民主主张通过对话实现共识,进而作出居民普遍认同的决策,其本身就是一种治理形式。为实现协商民主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各地已从协商治理要素的完善、制度资源的整合、党政角色定位及协商治理的形式、技术等方面尝试进行各种创新,协商民主将是我国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必须看到的是,并非只有居民参与意识较高及参与能力较强时才需要发展社区协商治理,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完全可以在社区协商治理中不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5.
民主现代化就意味着限制和分散政府权力以及加强地方政府建设。要想建立有效的地方政府体制,就必须重视提高公民参与,建设公-私伙伴关系,加强管理能力,储备充裕的财政资源等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社区精准治理是在对近年来我国社区治理实践总结基础上提出的,其目标主要体现为精确保障群众民主权利、精细改善群众生活、精准维持社会秩序。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推进社区治理精准化。协商民主可通过多元主体平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精确保障群众政治参与权利;通过深入了解群众利益诉求,促进物质资源公平分配,精细改善群众生活;通过有效化解矛盾,促进主体理性对话,精准维持社会秩序。当前,社会治理还存在治理的行政方式较为突出、治理主体协作性不够高、治理资源成本不够优化、社会参与能力不足、治理中信息化技术运用不够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协商民主制度体系、提高协商主体的民主素养、运用民间组织优势提高协商治理实效性、因地制宜探索社区微治理、加强现代网络科技的运用等途径提高协商效果,进一步推进社区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的协商民主,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认识到当前我国协商民主建设中存在的困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选举民主的反思,协商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制度,又是一种治理方式。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它可以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作为一种治理方式,它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成为一种通过协商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民主形式。但要促进这种民主形式的完善,需要党的领导和协商氛围、协商主体的能力和素质、公正的协商程序、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对公正和效率的准确把握等条件依存,它们将决定协商民主的实现程度和实现范围。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较高的契合性,从农村基层的协商民主和乡村治理角度来考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目前,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立法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村民代表和人大代表与民意代表关系冲突等问题,应进一步通过完善立法、健全机制、构建人大代表与民意代表和谐协商的新机制等途径实现基层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重点目标被提上日程。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实现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应从发挥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存量的基础作用、发挥党内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示范效应、发挥群众路线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引领作用这三个方面入手,不断促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在长期参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实践中,通过各种协商民主渠道,积极参加协商民主实践,取得了实效,但也面临着挑战。在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应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民主形式。坚持和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它强调理性交往和参与,以公共利益为共同的价值诉求.通过理性地公共协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协商民主与中国的政治发展具有内在的契舍性,是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和加强参政党建设的价值选择和制度选择。在未来国家治理中.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从单向集中型政治协商转向双向互动型协商民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公民社会的培育.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对选举民主的补充和完善。基层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形式。在当前社会阶层结构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思想认识多元化的社会态势下,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对于达成共识,化解矛盾,形成合力,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推进协商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国家治理视域下,协商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健全立法、完善机制、提高协商参与者的能力和创新协商方式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理论,对推进生态政治治理具有积极作用。协商民主有利于培育生态政治治理主体,为生态政治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实现生态政治善治。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现协商民主与生态政治治理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共问题是社会综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大众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社会问题,其主要表现是社会关系失调和生态失衡。要想破解公共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很难显现出较为理想的效果。基于此,引入协商民主治理机制,不失为可行之策。协商民主契合了公共问题内在特征的召唤,在公共问题治理过程中发挥着提升决策的合法性、建立坚实的社会信任基础、强化参与主体的公共责任、培育公民精神等独特的优势。只有努力提高政府的自觉意识、强化公民个人的参与意识、增强社会主体的互动意识,不断完善协商民主机制,使多元社会主体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各司其职,才能真正达到公共问题的善治状态,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方协商民主始于对自由民主实践的批评,是公共协商过程中通过平等的对话协商,对多元化的利益诉求进行讨论、审议,综合各种意见并相互倾听,继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公共认可的合法性。协商民主是一种民主治理形式,具有特定条件和多重要素。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必须在制度实践中注重公共理性、程序正义和共识偏好三要素的掌握,以提高协商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是在自由主义受到多元文化的外部挑战,代议制民主自身出现困境和公共领域与个人领域趋向两级分化等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其基本要素包括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领域和包容、公开、平等、理性的基本价值理念等。党的十九大对协商民主有新的定位和新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协商民主发展仍可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找到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包含着民主的要求。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具有政治治理功能,有助于扩大政治开放性;具有文化治理功能,有助于促进多元文化共生;具有社会治理功能,有助于增进社会和谐;具有生态治理功能,有助于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