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提供了两种基本的思路。学术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争论颇大:有的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背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有的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论者往往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即一方面肯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另一方面又极力论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正确性,而后者的确对前者有重要的改变。因此,对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过渡时期总路线争论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不该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当然继承和发展.学者们在论述上  相似文献   

3.
正内容提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提出;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1952年秋,党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党预定的社会主义目标,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秋,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从 1 95 2年 9月毛泽东提出现在即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 ,到 1 95 3年 1 2月最后确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在讲话和信件中多次论及过渡时期总路线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这些文献陆续发表于毛泽东等领导人著作集、《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和《党的文献》杂志上。在一些事件亲历者和文献研究者所写的党史专著、领袖人物传记和文章中 ,也披露有许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问题的历史资料。本期《党的文献》发表的 3篇文献 ,反映了毛泽东在过渡时期总路线酝酿和提出期间 ,对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入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可以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毛泽东当年是如何设想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建国前后,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思想在原来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相对独立的、稳定的社会形态还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范畴下的具有渐变性的社会形态,何时、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等具体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主张;随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毛泽东和刘少奇及全党在这些问题上才逐步实现了新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6.
于光远先生所著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历史命运》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总路线的提出是否意味着毛泽东已经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哪些因素促使毛泽东对原来的设想作出了某些改变?本文试图以1944年8月31日毛泽东致秦邦宪的一封书信为突破口,联系建国前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前后变化以及建国初期毛泽东的第一次访苏,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方针经历了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构想到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转变。它是由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和当时国际国内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也是对原来"设想"基本精神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也有其历史的局限和不足。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有些论者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设想对立起来。认为由此犯了超越历史阶段的错误以致造成后来的失误。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值得讨论。一中国革命经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是随着中国革命的  相似文献   

8.
从1949年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曾经赢得一个好的起点。首先,这集中体现在1952年党制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上。这条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  相似文献   

9.
2002年以来.中共党史学界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研究不断深入.成果颇丰.内容涉及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理论依据、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关系以及对总路线的评价等.本文仅就管见所及综述其要。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50年代,我党提出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中国完成了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改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5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建立起单一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07,(7)
考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转变历史轨迹,探讨转变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6,(4)
正毛泽东制定的总路线,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过渡时期总路线,这就是著名的"一化三改造";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简称为"多快好省"。这后一条总路线,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制定的,毛泽东对之十分珍视。那么,毛泽东制定这条总路线的初衷是什么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有一个高速度  相似文献   

13.
罗平汉 《理论学刊》2008,4(5):25-29
按照中共领导人原来的设想,中国需要经过一二十年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后,才能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1952年秋,党内领导层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并于1953年秋正式提出,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苏联模式的影响,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急切向往,对农村可能出现的两极分化的过度担心,对私人资本主义负面作用的过度害怕,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被提前结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赵欣 《党史文苑》2015,(6):4-5,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理论构想。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精神实质是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5.
王诚宏 《世纪桥》2003,(6):10-13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渡时期呢?这是一个国家制度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也是一个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家经济比重中逐步增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引着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 一、从突然转变到逐步过渡的思想演变 1.突然转变: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待条件成熟,即向社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模式经历了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按照新民主主义建设新中国,另一方面又向苏联学习,实际上是在寻求新民主主义模式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对接。过渡时期总路线要解决的是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它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理论构想.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理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与实践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其精神实质是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国际背景促使新中国制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的阵营上。为了最终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文化的具体国情,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新概念。本文将着重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形势入手,浅谈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实践中的执行做出较为中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总体思路的继承 从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到新民主主义大纲、到过渡时期总路线、《论十大关系》,毛泽东自始至终把中国现代化作为统摄一切的首要目标,并为此殚精竭虑,艰辛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具体方法、途径、道路。尽管在随后,毛泽东把主要精力转向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政治革命,实际偏离了中国现代化轨道,但他本人并不以为然,在他看来,政治战线、思想战线的革命正是保证中国现代化永远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抓革命”可以。促生产”。邓小平在建国初期,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现代化追求,在毛泽东晚年,邓小平在强…  相似文献   

20.
[12]过渡时期,综合平衡 1952年 9月以后,考虑到我国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将要结束,毛泽东多次讲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问题。 1953年 6月 1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表述。他说:“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适应我国社会客观发展的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实践制定的,是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由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