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汉 《党建文汇》2009,(4):40-40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时“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2.
王永华 《世纪桥》2011,(4):44-50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的大地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全国各地开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关于“五七”干校国内已出版了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一些研究性的论著,其中涉及柳河干校、成宁干校、沙洋干校的文章最多;而当年名噪一时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江西进贤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却较少被提及。笔者通过对原始档案、个人回忆录、口述资料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梳理,试揭示中办“五七”干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千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关于“五七”干校国内已出版了不少当事人的回忆录和一些研究性的论著,其中涉及柳河干校、咸宁干校、沙洋干校的文章最多.  相似文献   

4.
霞飞 《党史博览》2005,(3):47-51
对“五七”干校,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不陌生。它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 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对此,许多人就不一定了解。 毛泽东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却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劳动形式 自从毛泽东认为苏联党已经变质、赫鲁晓夫是修  相似文献   

5.
谭冬梅 《湘潮》2008,(8):15-17
初进“牛棚” 1969年7月的一天,天气又闷又热,一辆卡车开进湖南省革委会“五七”干校的大院里。 “周立波,快下来!”卡车刚停住,一个身穿黄制服、满脸横肉、胖乎乎的家伙,凶神恶煞般地吆喝着。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在短短几年间,在各地举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千部与知识分子。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王代芹 《党史文苑》2010,(10):29-31
1970年1月,地处赣西北的江西云山垦殖场笼罩在瑟瑟的寒风中,萧克将军同农垦部的几个“走资派”一道,被遣送到设立在云山垦殖场红湖分场的农垦部“五七”干校。再次来到曾经浴血奋战和工作过的地方,萧克将军心潮起伏。  相似文献   

8.
正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全国各地兴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用来安置下放劳动的几百万干部与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1968年,黑龙江柳河干校命名为"五七"干校,成为中国第一个以此命名的干校。此后大批"五七"干校在各地开办。"五七"干校由此也成为了中国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五七”干校.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而销声匿迹,其存在只不过十年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说是昙花一现,但在年龄稍大一点的人们心中,却留有深刻的印象。它的产生和结束,都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期间,为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将党政机关干部、知识分子集中下放参加农业劳动及进行学习和思想改造,全国各地创办了1600余所"五七"干校。当时,相当多的国家部委机关、大学.  相似文献   

11.
“五·七”干校,简称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以贯彻毛泽东的“五·七”指示为名,把党政军机关干部,科研、教育部门广大知识分子下放集中劳动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之一,是1968年至1979年间在贯彻毛泽东"五七"指示的名义下创办的干部集中学习和劳动的场所.本文通过回顾广东创办"五七"干校这一特殊经历,思考其中问题,以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获得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4,(22):54-55
“宁夏”,算是正名(大名),它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要追溯到元朝建国以前。  相似文献   

14.
1969年3月14日,从北京开来十几辆大货车,拉着办公用品、家具,像部队拉练似的,浩浩荡荡地来到河南罗山樊寺劳改农场。他们是全国总工会“五七”干校打前站的队伍,是来做筹建和安置工作的。接着,第二批、第三批相继开到樊寺劳改农场安营扎寨,一干就是五年。  相似文献   

15.
邓小华 《党史文苑》2012,(11):39-42
位于江西省进贤县内的青岚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子母湖。由于江西河流大多数都流向鄱阳湖,在河流两岸的赣抚平原上就形成了河湖交叉的水网布局。窄处为河,宽处积水为湖,青岚湖就是这样一个湖,通过河道,湖水又流入了军山湖,军山湖又通过七港八叉分流至鄱阳湖。20世纪60年代末,"五七"干校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其中闻名全国的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就坐落在青岚湖畔。那时《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上时常可以看到介绍中央办公厅"五七"干校经验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孔繁家 《党史博览》2011,(12):52-52
一 从1969年3月开始.先后有多家中直机关在河南省罗山县办“五七”干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全国总工会办的。当时,遭到迫害的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陈少敏被安排到罗山干校。县革委会接到通知后.非常重视.安排在县人武部腾出一幢平房给陈少敏及其随行人员居住。另外,从县人武部抽调盛玉山科长负责陈少敏的安置和保卫工作.从县革委会机关食堂抽调炊事班长陈超群给他们做饭。县革委会常务副主任孙广生分管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春华 《世纪风采》2008,(11):15-16
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大地,“革命”矛头很快便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第二把手刘少奇。为了置刘少奇于“永世不得翻身”的死地,江青、康生等得知刘少奇早年从事工人运动时曾在奉天纱厂被捕过,便在这上面大做文章,指派人用各种卑劣手段制造伪证,最终给刘少奇扣上了“叛徒、内奸、工贼”的三顶弥天大“帽”。“文革”结束后,中央派人到辽宁调查,弄清了历史真相,推倒了所有伪证,刘少奇的沉冤终于得到昭雪。但江青等人当年是怎么策划的,那些伪证又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其详细情节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8.
张武扬 《党史纵览》2007,(12):21-23
1977年,我在安徽电影机械厂三车间当钳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的团干部,上半年刚刚被厂里送到位于杜集的合肥市"五七"干校,参加为期半年的青干轮训班的全脱产学习归来.粉碎"四人帮"后百废待兴,那时的"五七"干校,就干部培训而言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党校,而青年干部轮训班,有些类似于现在党校的"中青班",是培养青年后备干部的重要场所.在坎坷而泥泞的跋涉之后能够去学校学习,一种属于自己的安顿与宁静在我心中铺展开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和“走西口”的热播,很多人都想了解这两部电视剧所反映的历史背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20.
陈亚楠 《新湘评论》2014,(16):29-29
节日期间,孙女儿来看爷爷奶奶。话没说上十句,就用了七个“然后”。我说:“你怎么啦,连话也不会讲啦?怎么‘然后“然后’的,用了那么多。是‘然后’呢,还是‘然而’,我都搞不清了。”她笑着辩解说:“现在都是这样讲的。”这才引起我的注意,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甚至在电视里,青年人乃至中年人的话语里果然出现不断的“然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