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向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相似文献   

2.
冯芝桂 《党史文汇》2002,(11):17-19
1解放战争发展到1947年1月,我人民解放军已消灭敌人56个旅,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蒋介石为了挽救他彻底失败的命运,将兵力向我解放区的两翼收缩,准备对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发动所谓“重点进攻”。2月底,蒋介石从南京飞到西安,召集他在西安的军政要员,亲自安排侵犯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事部署。1947年3月战争打响时,国民党以34个旅计23万人的兵力,向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其首要目标是攻占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3月13日,胡宗南部以15个旅计14万兵力为主攻,从洛川、宜川分两路向延安进犯;青海马步…  相似文献   

3.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蒋介石即调集大批兵力沿平绥、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向我华北、华东解放区推进,妄图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手中夺取抗战胜利果实,进而消灭共产党和解放区。我解放区军民在同日本侵略者经过8年浴血抗战之后,又不得不同前来进攻的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4.
晓晔 《党史文苑》2005,(10):52-54
1946年5月23日,盘踞在山东省东明县城的国民党军第17总队中将司令杜淑,在人民解放军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的压力之下,率所部5000余人宣布起义,并通电全国.但是,在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时,杜淑又叛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5.
党在抗战胜利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形成——兼论刘少奇在战略方针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李壮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制定的“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以下简称战略方针),对于打破蒋介石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企...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实践——孟良崮战役的追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5年前的1947年5月,在山东省蒙阴县东南部山区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这是我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首长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走的一着高棋妙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辉实践和伟大胜利。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在蒋介石对我解放区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的背景下进行的。所谓重点,西是陕甘宁边区;东是山东解放区。其如意算盘是对我实行各个击破:先斩断左右两臂,再全力与我决战于华北,尔后出关占领全东北。因此,蒋介石除了凭借其所谓“黄河防线”分割我华东与晋冀鲁豫两区、两军之间的联系外,倾总兵力达24…  相似文献   

7.
王颖 《湘潮》2013,(2):6-9
1948年下半年,在中国大地上的两个主要政党都把“运送”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国民党忙于向台湾抢运大量黄金、文物等贵重物品,共产党则在毛泽东指示下将国统区和海外的民主爱国人士陆续接到解放区,共同协商建国大计。不同的“运送”,说明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也预示着完全不同的结局。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第二年,国民党的力量已大大削弱,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但蒋介石仍希望把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以实现他的战略企图.毛泽东以他军事家敏锐的战略眼光,及时抓住关于整个战争全局的重要关节,不让敌人喘息,全面转入战略反攻,所以果断地作出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用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地战略力针.  相似文献   

9.
“喧宾夺主”的“客人” 1947年,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失败后,把战略改为“重点进攻”。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的14个旅分兵进犯延安。50多架敌机对延安狂轰滥炸了一整天。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左手签订和平协议,右手便拿起了屠刀。《双十协定》墨汁未干,蒋介石就发布了进攻解放区的密令:要国民党各路将领“督励所属,努力进剿”,“其功于国家者必得膺赏,其迟滞贻误者必执法以罪。”到10月底,进攻解放区的国民党正规军已达80万人,还有70万日伪军也受命配合其行动。蒋介石的战略企图是:完全占领长江以南地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览》2016,(7):8-10
正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我中原部队开始突围。1946年6月,蒋介石在内战部署基本就绪后,悍然撕毁停战协定,以193个旅、158万兵力,向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国民党军用于围攻中原解放区的总兵力约30万人,由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指挥。中共中央军委为保  相似文献   

12.
1946年5月23日,盘踞在山东省东明县城的国民党军第17总队中将司令杜淑,在人民解放军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的压力之下,率所部5000余人宣布起义,并通电全国。但是,在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时,杜淑又叛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心存顾虑被迫起义1945年10月,国民党军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8军军长高树勋将军,率其所属新8军和l个纵队共2万余人在河北省磁县马头镇起义后,中共中央决定开展“高树勋运动”,号召国民党军队中的官兵,学习高树勋部队的榜样,拒绝进攻解放区,在内战战场上举行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冀鲁豫区党委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  相似文献   

13.
4月7日,福清市委隆重举行纪念龙高暴动52周年座谈会。市委领导宋克宁、朱健等与当年参加过龙高暴动、民主革命的部分老同志王贵轩(程序夫人)、陈振亮、沈祖夏、陈春炎、王命灿,及市里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1947年3月,为了配合我军粉碎蒋介石集团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进攻,并声援台湾“二二八”武装起义,中共闽中地委执行中共中央和闽浙赣区党委指示,决定在晋江安海和福清龙(田)高(山)举行武装暴动,由隐蔽斗争转为公开的革命武装斗争,以扩大革命影响。暴动尚未举行,就遭到国民党保安总队的“围剿”。敌众我寡。我游击武装只好突围.从海上转移到莆仙地区,继续战斗。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一边高唱“和平”高调,一面加紧调兵遣将,制造磨擦,策划发动全面内战。其矛头首指,则是我中原解放区。中原解放区地处江、淮、河、汉之间,横跨平汉路,方圆数百里。我军雄踞中原,直接威胁着蒋军出川的大门。因此,蒋介石处心积虑要拔掉这个眼中钉。《双十协定》墨迹未干,他就  相似文献   

15.
(一)1946年6月,蒋介石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相继向各个解放区展开进攻,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自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8个月歼灭国民党部队71万余人,蒋介石不得不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纠集了34个旅25万兵力进攻陕甘于解放区,企图摧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枢。1947年2月底,蒋介石在南京召见胡宗南,部署进攻延安。胡宗南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推行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屯兵西北,封锁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得到情报后,决定延安紧急疏散,随即又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共计26万余人,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  相似文献   

16.
鏖战羊山     
黄河天险告破,司徒雷登大惊失色/蒋介石发出围攻刘邓大军的总动员令,毛泽东针锋相对,指示刘邓“放手歼灭敌人”1947年夏,解放战争整整进行了一年,蒋介石面对败仗频频,决定改对解放区全面进攻为重点进攻,妄图凭借能代替“四十万大军”的黄河天险,把晋冀鲁豫野战军聚而歼之。毛泽东透过迷雾,高瞻远瞩,明确指出战略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而且把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大别山。  相似文献   

17.
成语故事“黄梁美梦”就发生在河北邯郸,故亦称“邯郸梦”。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也在作“邯郸梦”,他一直梦想打通平汉铁路线。然而,刘伯承、邓小平统率大军两次打破蒋介石的“邯郸梦”。 一破“邯郸梦” 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对我解放区进行大规模进犯。蒋介石一直想打通平汉铁路,以便抢占平津和东北。 毛主席,党中央针对国民党部队拼命想打通平汉线的企图,指示刘伯承、邓小平立即着手组织以邯郸为主要战场的干汉战役。  相似文献   

18.
皮定均同志不幸因公殉职,已经十年了,流年似水也无法冲刷掉他留在我心里的亲切印象。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抢占人民的抗战胜利果实,悍然挑起全面内战,向我解放区猖狂进犯。正当我所在的东北野战军奋起反击时,一九四六年七月下旬,从我中原部队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为了挫败敌人妄图消灭革命力量的阴谋,掩护主力部队  相似文献   

19.
钟河 《廉政瞭望》2006,(9):54-54
自今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正式对外公开蒋介石1918年至1931年的日记起,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就在潜心研究——早年神往苏联,曾学马恩著作蒋介石早年对苏联非常神往。早在1919年,蒋介石就萌生了赴俄考察的愿望。当年1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近年拟学习俄语,预备赴俄考察一番,将来做些事业。”此后,他经常研究俄国形势,注意俄国革命的消息,把俄国革命看成是“一个新纪元”,并且还说过“如果有人攻击俄国革命,必与之力争;如有人攻击共产党,必竭力为之辩护。”1923年蒋介石终于圆了访苏梦,作为孙逸仙代表团的团…  相似文献   

20.
南斯拉夫被“共产国际”开除,美外交官认为“铁托同毛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二战结束,美国竭尽全力试图把中国“调解”成一个稳定、统一、强大而又亲美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美国建议:国民党交出部分权力,以换取共产党交出军队,交出解放区的地方权力,进而将共产党融化在以蒋介石为首的政府里。1945年来华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将军和后来的魏德曼将军,都是担负这同一任务的调停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