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首先强调了危机防范在整个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危机防范的有效手段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问题”管理模式。文章将“问题”管理的内容及流程划分为“问题”的搜索、“问题”的分类整理和“问题”的分析三个方面。本文重点并详细阐述了“问题”管理这三个方面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危机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修宪的内容之中。文章针对加强我国的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建设问题,就建设现状、框架构成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未来公共危机的防范与处置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危机管理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年的SARS事件,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政府危机管理的学术探讨,国际上对危机管理有四种观点:制度论、公共关系论、经验论、全面整合论;中国政府危机管理应选择综合论。  相似文献   

4.
多年以来,危机管理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公共治安领域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而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又一直处于各种危机的前沿。美国在处理各种危机事件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文章试针对美国对恐怖袭击应急对策、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对策以及对自然灾害应急对策予以论述.以期引起国内有关人士的重视;并借鉴美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提出了我国危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面对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迅速启动应急顸案,通过成功的危机管理,把损失降到了最低.从此次危机管理可见,我国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进,但仍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健全的地方.我们要认真总结此次危机管理过程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辛昱辰 《桂海论丛》2015,31(3):57-61
构建地方政府借贷监管体系的目的是防范地方政府因为债务管理不善或盲目投资引发的债务危机,防范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形成,防范财政预算软约束的风险及腐败的产生。文章分析了国外构建地方政府借贷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总结了各国加强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管的经验,为我国构建地方政府借贷监管体系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非典催生国家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9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非典型速度”出台,成为中国国家危机管理的新起点。SARS事件后,把危机管理全面纳入国家政治、法律和国民经济生活之中成为中国政府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危机防范建设的有序开展和良性运行依托于健全的危机防范机制。国际上危机防范的最新经验表明,危机防范的制度构建正由单一的、分散的法律、政策和规划转向统一的、全面整合的制度体系。现代危机防范机制充分体现了对高科技的依赖,科学理论和科技发展对危机防范的完善和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危机防范机制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常规机制、科学机制和长效机制,加强国际联盟战略。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危机管理系统及其在“非典”防范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要描述和探讨了美国政府的危机管理系统及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管理与预警系统 ,并介绍了这些系统如何在“非典”防范中的分工协调作用。最后分析了“非典”冲击给中国的危机管理及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胡卫红 《公安研究》2002,(10):27-29
文章分析了城市街头抢劫、抢夺案件的特点,提出了针对该类案件的侦查对策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当前 ,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导致危机状态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产生社会危害的严重程度都有很大差异 ,从而使得政府应对的措施和手段也有所不同。此外 ,相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阶段对政府应急管理措施的要求也都不同。本文系统地讨论了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制度的思路 ,旨在为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供基础性的背景框架。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范围内 ,建立在韦伯官僚制度下的传统公共行政出现了合法性危机。我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表现为以官僚体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行为成本高而透明度低、公共行政目标缺少战略思维、公共行政产出无标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产生这些危机的根源主要由于公共行政思想在本土化、行政体制的形成和改革过程中的偏差而引发的。治理我国公共行政的危机主要包括完善官僚体制、推进政府“合法化”和推行“法治之治”等路径  相似文献   

13.
陶建钟 《桂海论丛》2011,27(3):85-89
政府危机公关必须从当前政府管理实践出发,在现有管理体制内探索有效的机制、原则与方法。一个有效的整合传播机制包括树立对于媒体的正确认识,建立媒体传播渠道整合机制和建立媒体传播受者整合机制。整个政府危机公关的过程,可以综合运用包括稀释焦点、议题引导、诚恳致歉、信息给喂、权威委托和网络互动等六个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针对中国政府传统应对危机的社会政治动员和政府行政管控的机械管理模式,条块分割组织体制、被动撞击式和事后救火式的应急机制以及缺乏长效的政府-企业-社会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应急的公共行动网络,指出中国在公共危机方面的应急管理亟待特别设立专门法律程序。并结合我国将进入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转轨的新契机,创新政府-非政府-企业-社会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行动的组织模式,围绕危机治理体系提出重点发展战略,以建立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5.
国家能力理论视野下的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国危机总体应对能力的客观存量既定的情况下,要最大程度地释放出国家应对危机的潜能,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需要政府树立大政府危机管理的理念,充分增加社会自身的危机应对能力和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要提升危机管理过程中社会的支持协作能力,又需要国家深入进行积极公民身份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张宁 《思想战线》2007,33(5):85-88
政府新闻发言是一种议题传播管理行为。这种议题管理包括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议题培养和议题引导等多种传播管理行为。政府新闻发言在公共危机事件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实现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管理。积极有效的政府新闻发言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应该承担的公共信息告知、保证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稳定社会、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管理等职能。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就是其中的一种。各国政府之所以重视危机事件的处理,其原因在于危机事件的处理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地位。鉴于我国政府对于危机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在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上还有一定差距。为了提高我国政府在危机事件管理中的能力,我们需要明确,在危机事件的处置中,政府应承担何种责任;在危机事件处理的不同阶段,政府应担当何种角色。  相似文献   

18.
Shaio H. Zerba 《当代中国》2014,23(90):1093-1112
This article examines China's response to the 2011 Libya crisis and 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plomatic imperative: overseas citizen protection. Over a 12-day period in February and March 2011, China evacuated more than 35,000 Chinese nationals from civil war torn Libya, testing the overseas crisis management capacity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Because of increasing domestic pressure to protect the growing population of Chinese citizens abroad, Beijing is developing its diplomatic and military capabilities to manage and mitigate crises overseas. The large-scale Libya evacuation served as a wake-up call for Beijing, that conducting business in high risk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comes at a price; as a consequence, Beijing will be compelled to reassess its global strategic posture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中 ,政府信用是很重要的 ,离开了政府信用 ,其他所有信用形式都难以自立与持久。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 ,我国政府信用存在下降趋势 ,出现了某些政府信用“危机” ,本文分析了政府信用危机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并就如何重振政府信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日本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框架的初步建立,财政改革的焦点开始集中于全面反映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政府会计和政府财务报告建设方面。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在反映政府资产与负债信息,评价政府活动的成本绩效,防范潜在财政风险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日本为解决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事件,推动了一系列政府会计领域的改革,有选择、有步骤地改革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等,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本文在介绍日本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就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与路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