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集萃     
修身当先知荣辱湖南省浏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颜海林认为,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而修身道德责任感只有建立在荣辱观的基础上,才能萌动、产生和发展。“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知荣辱是修身不可缺少的品格。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定义了新时期的是非观念, 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是公民修身向善的行动指南。修身责任源于趋荣避辱。趋荣避辱是人的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06,(6):46-46
湖南省浏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颜海林认为,修身,才能“治国平天下“。而修身道德责任感只有建立在荣辱观的基础上,才能萌动、产生和发展。“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知荣辱是修身不可缺少的品格。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定义了新时期的是非观念、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是公民修身向善的行动指南。修身责任源于趋荣避辱。趋荣避辱是人的一种固有的社会本能和人格需求。荀子在其《荣辱》中说,“好荣恶辱“是人类的共性。  相似文献   

3.
《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无论官宦黎民,修身是每天必做的功课。国家机关办公室秘书负有承上启下、贯通左右、联系内外等重要职能。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对秘书提出了修身胜职的新要求,而修身当先知荣辱。“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说明知荣明辱是修身不可缺少的品格。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定义了新时期的是非观念、善恶分野和美丑界限,是广大秘书修身向善的行动指南。秘书修身责任源于趋荣避辱趋荣避辱是从事秘书工作的人一种固有的社会本能和人格需求。实践表明,一名秘书的工作得到褒誉,…  相似文献   

4.
关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强化大学生荣辱观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引导帮助大学生明辨善恶美丑,自觉地趋荣避辱、奉献社会、健全道德人格,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孔子曰:“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两千多年来,《论语》里的这句名言之所以流传久远、家喻户晓,固然和它的语言简短、平易近人有关,但尤为重要的是:吉者,人所趋也;忧者,人所避也。无论治国、齐家还是修身立业,人人概莫能外。而“人无远虑,则必有近忧”蕴涵的警...  相似文献   

6.
荀子说:“别善恶,知荣辱”。荣辱之心,古已有之。它作为一种思想道德规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翻开历史长卷,多少仁人志士爱国为民,立身行道,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知荣明辱的道德风尚。屈原九死无悔,文天祥浩然正气,于谦清白一生,林则徐不避祸福,陆游“位卑未敢忘忧  相似文献   

7.
利导人心 我们讲调动人的积极性,当然要强调道德、理想,但仅仅是空泛的理论和激昂的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给人以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真正稳定人心,凝聚人心。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大量的史实说明经济和政治、利益和道德的关系后,总结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交往彰,失势则客无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4,(4):46-46
袁涣不辱【原文】袁涣,字曜卿,陈郡人也。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后为吕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骂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曰:“为之则生,不为则死。”涣颜色不变,笑而应之曰:“涣闻唯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耶,且不耻将军之言,彼诚小人耶,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于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布惭而止。(群书治要·三国志)  相似文献   

9.
管仲,名夷吾,史称管子,春秋时齐国人,齐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管仲曾指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于这一论断,过去我一向钦佩有加,笃信无疑。“仓廪实”和“衣食足”,相当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知礼节”和“知荣辱”,则相当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管仲先生所论述的不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变精神”么?由此看来,管仲先生几乎可视为中国古典唯物论的开山之祖。管仲这段话出自《管子·牧民》,今人当然可以批评管子的“牧民”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武锦福 《前进》2004,(5):23-24
谓诚信?诚信的概念范围包括哪些?我以为,诚信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固有的东西,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许多箴言便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为人处事必须诚信的观点。如“欲当大任,须是箴实。”“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等等。并且将这些作为人生的基本理念和信条。诚信一词,从中国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来讲,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公平和以诚信相待的良好风气,以及国家政治生活层面的意义;二是具体到一个人为人处世与齐家修身的行为准则:三是狭义范围所特指的日常商业行为…  相似文献   

11.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兴衰。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有利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对于公安队伍建设来说,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质和公安工作理论素养。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各级公安机关在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要做到…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被西方社会称为“东方智慧”的我国古代儒家,就十分看重高尚人格的主体力量,把“以德修身”看成为官做人最起码的资格。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强调“为政者”一定要“明德”。这里的“德”,指的是完善的道德境界和道德行为。《尚书·君陈》也有句名言“:明德惟馨。”意思是说,人世间只有高尚的道德行为所开放的花朵才是最芬芳的。“明德”,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国家“明德”才有振兴之机,民族“明德”才能团…  相似文献   

13.
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修政德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曰:“以德服人者,其心悦而诚服也”。在封建社会为官,也讲究先“修身、齐家”,尔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新形势下又与时俱进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执政方式上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相似文献   

14.
在古中国,官学不分,所谓“学而优则仕”,学者与官员都属于“劳心”与“治人”一族。但古代真正的儒者做官,则首为“心性之学”,以固“修身”之本,秉承“达己济人”的做人原则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大儒至圣一直教导后学晚生们。要铭记一条向学、为人、做事的“生命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相似文献   

15.
诚与信是连在一起的,做人要诚实无欺,这是人立身之本,治心之本,得人心之本,是人赖以生存的灵魂。孟子说:“人天生存诚。”苏轼说:“天不容伪。”曾国藩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这些古训告诉我们,只有坦诚待人,才能得人心,才能赢得他人的支持与合作。反之,则只能招  相似文献   

16.
一是要求各乡镇、村的宣传教育文化墙和街道、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都要增加“八荣八耻”宣传内容.广泛宣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组织编印《房山区文明市民手册》、《房山区提高农民素质漫画集》和《外地来访人员工作生活指南》,引导市民、农民和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践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三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从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抓起.深入开展“道德新风满校园”、“文明行为伴我成长”、“做合格小公民”等道德实践系列活动.引导和教育中小学生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耻,是人培养德行的基础。《说文解字》上对“耻”的解释为:耻,辱也。从心、耳声(“耻”字原写为“和”)。“和”是一个会意字,有闻过心生惭愧之意。羞愧乃心有所惭而生.·故从心。又因耳为听闻的器官。人每因闻过而耳赤面热.故“和”从耳声。当人心生惭愧的时候。不觉会面红耳赤。《孟子》上说:“耻之于人大矣!”意思是说,“耻”这个字对人而言太重要了。为什么重要呢?人如果一有恶念。便生羞耻之心;一行恶事,就有愧恐的感觉。又耻又恐,一定会因此而停止自己的恶念恶行。  相似文献   

18.
法治在于“良法之治”。一项“恶法”的存在,较之无数次的邪恶执法危害更大,因为它腐蚀的是法治的“水源”,滋生并助长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邪念。现代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数量繁多、体系庞大,倘若缺乏常态而有效的审查监督机制,难免会给一些“恶法”隐匿之所,其恶劣影响犹如一粒极臭的“老鼠屎”,败坏了法治这一整锅“汤”。  相似文献   

19.
齐家在修身     
一个人,你晓得他好,就要晓得他坏的一面,不要被自己感情欺骗,也要晓得一个入坏,也有好的一面,要了解清楚。可是,这两句话讲起来很容易,做到了,“天下鲜矣”。因此,这是修身的第一步。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日:“入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朴素形态的唯物辩证法,一般把自然史和人类史看作同一气化过程。从王充到张载,莫不如此。王夫之在承认此前提下,更多地注意到人从自然中产生和分化出来以后,“人的类特性”便与动物有“壁立万仞”的区别。“天道不遗于禽兽,而人道则为人之独”(《俟解》),“人之异于禽兽,则自性而形,自道而器,极乎广大,尽乎精微,莫非异者”(《读四书大全说》卷九)。因而,强调不可“迷其所同而失其所以异”(《思问录·内篇》),反对“过持自然之说”(《读四书大全说》卷九)。由此,区别于自然史观而展开了他的人类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