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13,(7):53-53
《为什么是毛泽东》任志刚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06 毛泽东,一个必将永载人类史册的名字。历史绕不过他,当下绕不过他,未来也绕不过他。毛泽东的伟业有多大呢?作为一位政治家,  相似文献   

2.
李光彩 《世纪桥》2011,(10):27-28
有关毛泽东不乘飞机的原因,说法比较多的是:毛泽东乘坐飞机空中遭遇雷电,与地面失去联系40分钟。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提出要去广州视察。为了节省路途上的时间,他坚持广州一行要乘坐飞机——而且是由我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柳昆尚同志的回忆,建国后毛泽东乘坐飞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这对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而言,实在是少得可怜,甚至令人不可相信。当时,党中央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毛泽东乘飞机出行,于是,火车就成为毛泽东到全国各地考察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乘坐飞机出行当中,有三次格外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毛泽东坐飞机一波三折 新中国建立后,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共和国组建了自己的空军,民航也从无到有.按理,作为共和国领袖的毛泽东也应有专机了,可事实却不是如此.毛泽东对空军的厚爱众人皆知,可他不仅没有专机,每每外出要求空军给派飞机时,都遭拒绝.堂堂的党、国家和军委主席,连坐飞机的权利都享受不上,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曾有一条禁止他坐飞机的不成文规定.因此毛泽东几次向刘亚楼提出要坐飞机,刘亚楼都以"空军没啥好飞机,飞行员水平也不高"为由,委婉地加以回绝.面对集体的决定、战友们的关心,好长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只好"忍气吞声",个人服从组织嘛.每次离京出巡,他只能将就着坐专列.  相似文献   

5.
《党建》2008,(7)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的同志回忆,建国后毛泽东乘坐飞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乘坐飞机出行当中,有三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一度“失去”坐飞机的权力,因为当时中共中央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禁止他坐飞机。毛泽东多次在外出时要求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给他派飞机。刘亚楼每次都以“空军没有好飞机,飞行员技术水平低”为由,委婉地回绝了。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第一次乘坐飞机是在1956年5月3日。当时毛泽东要到广州视察工作,中央考虑到他的安全,准备使用苏联顾问团的飞机,由苏联飞行员驾驶。可是,毛泽东说:“我就是要坐中国人自己驾驶的飞机。”  相似文献   

8.
1950年 2月中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刚刚过去,陶峙岳受王震和新疆全体官兵的委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飞机飞出大漠,飞越万水千山,在碧蓝的高空中翱翔。   此刻,陶峙岳的心也随飞机的起伏而跳动不已:就要踏上北京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了,就要见到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主席了,这是我人生的一件盛事啊 !  北京,中南海。清晨,持续几天的绵绵细雨正滋润着京城大地。   推开西窗,毛泽东目光投向远方。他似乎从这沙沙的春雨中听到了新中国前进的脚步声。   点燃一支烟,毛泽东径直走出了书房。   正…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天性自信乐观、风趣幽默,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喜欢和人们谈笑,就在那无拘无束的谈笑间,融洽了和战士、工作人员的关系,使大家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干劲倍增地做好本职工作。毛泽东在危急时刻,常常有幽默之举。1947年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几十架飞机轮番轰炸,王家坪毛泽东门前硝烟弥漫,弹片飞了一地。卫士们冲进毛泽东居住的窑洞,毛泽东依然在聚精会神地查看地图。"客人走了吗?"毛泽东看着地图问。"谁,谁来了?"卫士们怔愣住。"飞机呀,"毛泽东手中的笔朝天一指,"喧宾夺主,讨人嫌"。于是,卫士们都笑了,紧张情绪全部消失。作战间隙毛泽东仍不忘和战士们逗乐子。转战陕北时,由于敌人又  相似文献   

10.
刘向上 《世纪桥》2009,(4):26-28
1949年4月17日,国民党驻台湾空军第8大队上尉飞行员杜道时,在第20大队机工长郝子仪的协助下,驾驶第20大队的1架美制C-46运输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冲破国民党军飞机的尾追堵截,历经了7个半小时的艰难飞行,带着200多个弹 孔,终于降落在我解放区徐州机场上。自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先后有几十架国民党军飞机起义飞归大陆。鲜为人知的是,杜道时驾驶的这架美制C-46运输机是从台湾起义飞归大陆的第一架飞机,杜道时也成为从台湾驾驶飞机起义飞归大陆的第一名飞行员。  相似文献   

11.
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的何廷一,在1956年至1958年间,受空军党委以及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的指示,执行毛主席的“空中接送”任务。笔者经刘亚楼的夫人翟云英的介绍,有幸访问了原空军副司令员何廷一将军,了解到毛泽东的“云中岁月”。北京空军航空博物馆展出的代号为4202的苏制伊尔-14型运输机,不少人认为是毛泽东的专用飞机,其实不然,它只不过是毛泽东乘坐过的为数不多的飞机中的一架。毛泽东生前没有专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组建了空军,民用飞机也从无到有。按理说,毛泽东应和周恩来等一样,该有专机了,但中央为…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曾使毛泽东梦绕魂牵。长江三峡工程,也曾让毛泽东倾注一腔心血。但在他的一生中,仅在20世纪50年代,到过一次长江三峡。虽只此一次,却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3,(2):66-F00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商飞公司”)是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刭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同民用航空产业的核心企业。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一生很少坐飞机。据毛泽东专机组柳昆尚同志的回忆,建国后至1958年,毛泽东乘机42次,共计156小时8分钟。这对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而言,实在是少得可怜,甚至令人难以相信。当时,党中央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毛泽东乘飞机出行,于是,火车就成为毛泽东到全国各地考察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毛泽东为数不多的飞机之行中,有三次格外值得大家关注,那就是毛泽东有生之年第一次坐飞机、建国后毛泽东第一次专机之行和最后一次专机之行。  相似文献   

15.
“江津有人造飞机!而且已经飞起来了!”近目,在江津的大街小巷,人们传递着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16.
在上海航空公司机务部提起周志良,无人不晓。虽说从1963年进上海飞机制造厂至今已和飞机打了30多年交道,但周志良真正从事飞机的维修工作还是进上航的十来年。凭着一股敬业的责任感、创业的使命感,踏实的工作精神,他成为上航改写美国波音公司一项维修工卡的第一人,上航荣获市合理化建议的第一位获奖者;他还是上航党委成立后发展的第一位党员,上航的第一位市劳动模范。苦活能干累活能顶初创时的上航,其所拥有的5架已飞4~5万小时的老龄707飞机,飞一个航班后维护要花上几十小时。当时维修资料不全,工具基本没有,做维修可谓是件很苦…  相似文献   

17.
刘向晖  朱少华 《湘潮》2005,(7):40-45
喀喇昆仑万重山,雪暴风狂冰石翻。险峰嵯岈寒云绕,绝壁耸峙瀑流穿。苍鹰展翅飞不过,山羊善登愁攀援。危乎高哉盘陀路,无人不叹行路难。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毛泽东为实现祖国统一,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不懈地努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尽管目前国际形势和台湾岛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毛泽东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谋略和决策,对新形势下推进台湾问题的解决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解放台湾的军事部署渡江战役胜利后,蒋介石被迫逃往台湾孤岛。在上海战役接近尾声之时,毛泽东开始思考解放台湾问题。1949年7月中旬,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共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刘少奇向斯大林详细地说明了中共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设想,请求苏联方面提供200架左右的飞机和代训飞…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观点,也是基本的观点,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一步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并强调理论的基础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只能是社会实践。历史发展到今天,毛泽东同志关于实践的观点,对于当代青年的思想教育、健康成长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21日,我国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下线。这标志着我国重大自主创新工程ARJ21飞机的研制工作已经完成,中国飞机正式跻身世界民用客机行列。在总装下线的首架ARJ21飞机白色机俸上,红包的“翔凤”二字分外耀眼,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是“翔凤”的四家制造单位之一,振翅待飞的“翔凤”同样凝结着沈飞人的辛勤汗水和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