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圮村     
《新东方》2014,(4):F0003-F0003
<正>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六弓乡的田圮村,现有380户村民,人口1863人(以黎族人口为主),全村有1个党支部,党员78名。田圮村现有耕地731.2亩,热带作物种植面积达7790亩,村里农户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橡胶、槟榔,全村橡胶种植3120亩,槟榔种植4100亩。村委会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培育种养殖大户,以种养殖大户带动小户,带动全村经济规模化发展、2013年村里建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台州市实行大棚种植柑橘达1210亩,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大棚种植柑橘,既可防止低温条件下柑橘冻害,又能防止柑橘脱水,提高2至3度的糖度、果质,还能延长柑橘采摘期2个月,错开上市高峰。不但让游客在隆冬季节享受采橘的乐趣,而且还使柑橘的附加值和效益大增,真是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3.
《今日上海》2014,(7):17-17
在嘉定马陆镇葡萄科学种植示范基地里,每亩大棚种植的葡萄树由原来的200株减少到7株,而一株葡萄树的产值今年将首次达到上万元,是普通种植方式的50倍。它不但提升了葡萄品质,而且节地、节水、节肥、省劳力,还收获了休闲开发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我们村现有215户,800多口人,1250亩耕地。2003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但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村还很穷。当时,我就苦苦思索,怎样才能让村民尽快富起来?1988年腊月,我偶然得知辽宁瓦房店有冬天种出鲜黄瓜的技术,一过完年我就带着村里的7位党员骨干赶到瓦房店,找到了掌握这门技术的韩永山。费尽口舌,软磨硬泡,学到了一些越冬大棚种植技术。从东北回来后,我瞅准了搞冬暖式大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可当时竟没有一个村民愿意建棚,我就把目光盯在村里的17名党员干部身上,反反复复做工作,建起来17个大棚。我们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5.
正陇琼火龙果、作登瑶鸡、登高菠萝……十多种各具特色的种养业,让作登瑶族乡成为百色市田东县远近闻名的特色种养乡。作为田东县唯一的瑶族乡,作登沐浴在党的民族政策灿烂阳光下30年,特色产业擎起富民一片天。金秋时节,群山环抱的作登瑶族乡陇琼村陇弄屯翠绿依旧,22亩火龙果种植示范基地连成一片,红彤彤的果实压弯了枝蔓。这些火龙果是2012年11月种下的,由于种植技术欠缺,去年长势并不好。为此,村里特意邀请了自治区科技厅的专家来指导,重新进行了修整、培土,今年开始挂果了。"火龙果对水分需求不高,也不用过多  相似文献   

6.
"自从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俺们种植的洋葱销路更宽了,效益更高了,生产的劲头也更足了。"日前,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新河村洋葱种植户朱家庆高兴地说。据了解,该村合作社发展社员120余家,规范种植面积700余亩,获利49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600多元。说起村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武安市贺进镇结合本镇实际,念好“山”字经.对所辖各个村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品”,村村有了固定的项目和稳定的增收产业。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提高到2000多元。近年来,该镇邀请专家对各村进行“会诊”,确定了一批市场前景看好、附加值高、适宜当地气候的种植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成片的金银花、国槐、枸杞、君白菊.种植面积达1700多亩,核桃、花椒、山杏、大枣等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惠及25个村23000多村民。  相似文献   

8.
黄永君 《当代广西》2007,(19):46-46
石贵村是象州县象州镇的一个小山村,全村53户192人。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仅有水田100亩,人均只有五分冷水田,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青黄不接时靠政府的救济粮度日。当时周边村屯的群众在政府的号召下利用水田和平坦的旱地大力发展甘蔗种植,而石贵村人多地少,而且村里的集体土地坡陡、石头多,不宜种蔗,眼看着周边村屯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石贵村却还在吃救济粮。  相似文献   

9.
2001年12月,“超大”公司与周宁县再次签约,迄今已完成投资1200多万元,建设李墩、上洋2个基地,总面积2800亩.“超大”公司周宁基地现有员工354人,租用耕地2000亩,山地800亩,搭建竹架(钢架)大棚进行蔬菜种植1000多亩,种植果树400多亩,日均出菜(果)达6吨,远销港澳和国外市场,已成为当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4,(2):I0004-I0004
<正>光村镇位于儋州市北部,自2010年起,开始建立雪茄种植基地,大规模种植雪茄,全力打造光村雪茄风情小镇。2013年初,荣获"中国雪茄烟草种植示范基地"称号,预计雪茄种植面积将在2017年达到3万亩。雪茄产业在儋州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国际旅游岛新的旅游亮点以及提升儋州城乡现代化程度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雪茄风情小镇由广物地产开发,规划占地2000余亩,总投资20亿元,由"雪茄生产展销中心"和"雪茄小镇"两部分组成,规划湖面2万多平方米。该项目将古典西班牙风格、南洋风格、现代风格等各种建筑风格融为  相似文献   

11.
托克逊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求形式求实效,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多渠道引导农民走致富之路,效果明显。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向高效农业转移。托克逊县一直是种粮、棉大县,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为此,在“退粮还经”发展战略的统领下,全县小麦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2.2万亩。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增长,蔬菜、葡萄、西甜瓜、经济林种植面积分别比上年新增3991亩、5239亩、9804亩、4590多亩,棉花种植由单种变为套种,  相似文献   

12.
我是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农民,自1992年以来,我一直重视瓜类种植,尤其对大棚西瓜试验、示范、推广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首先与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开展西瓜品种试验,确定拟推广示范品种小西瓜的基础上,又开展秋季大棚西瓜的种植试验,接着又开展日本网纹甜瓜的反季节栽培试验,并取得了成功,同时也为云龙镇调整农业结构开了一个好头,带动了一些种植业大户的结构调整,使近几年云龙镇的大棚西瓜面积不断拓展,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自1995年以来,我每年种植大棚小西瓜面积在50亩以上。2004年我种植的春秋两季反季节日本网纹甜瓜和大棚西瓜等…  相似文献   

13.
程显新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农民一个普通农家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通过十几年的刻苦钻研,让人们一年四季吃上新鲜多汁的葡萄不再是梦想,填补了北京地区葡萄种植史的一项空白,并创造亩效益2万元的奇迹。她的经验得到了日本等国外专家的高度赞扬,在整个华北地区引起强烈反响。为了使妇女掌握这一技术,程显新走乡村、下农户,先后到省内外授课,听众达1万多人次。基地在发挥实际示范作用的同时,还发挥辐射作用,带动2820户种植反季节葡萄,面积达1500亩,发展葡萄大棚300个。两年来,在程显新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14.
“如果没有张代表的带动和指导,我种植的4亩大棚早熟蔬菜怎么也赚不到3万元。”近日,说起今年的收入,岑巩县大有乡腊恰贩村村民张以善高兴地说,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腊恰贩村党支部书记张能贵在大旱之年,组织30余户群众发展大棚早熟蔬菜近200亩,并达成了与黔东戒毒所长期供菜协议,年创产值150万元,使普通土变成“万元土”,他被群众誉为“履职潮人”。  相似文献   

15.
走进融安县雅瑶乡黄金村,你会发现几乎每家屋子旁边都搭了一个数平方米的塑料棚子,这是专门为罗汉果搭建的育苗温室。黄金村的罗汉果种植专业户李海去年种了9亩地,由于碰上了好年头,净收入6万多元。李海表示,今年他还会扩大种植面积,村里面像他这样的大户还有好几家,都是种了七八亩甚至十几亩的。  相似文献   

16.
喻湘泉 《当代广西》2012,(18):47-47
截至8月16日,今年广西超级稻种植面积突破1400万亩达1416.93万亩,其中早稻724万亩、中稻145.99万亩、晚稻546.94万亩,预计广西全年超级稻可增产稻谷70多万吨。2006年广西推广超级稻面积仅有121万亩。。  相似文献   

17.
张正友 《中国妇运》2009,(1):F0002-F0002
江苏省东海县妇联发挥本地特点,在当地农村大力发展草莓种植产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如今草莓种植形成了10多万亩、鲜果8000万吨的规模,种植方式多样,种植品种繁多,35万名妇女在草莓种植中得到了实惠。东海县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江苏省农林厅授予“中国无公害草莓种植第一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省党代会期间,和省党代表、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西吴村党支部书记吴根升谈起创业,他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起他们村里的花卉展示展销中心,摊开图纸指点着:"这里是南方花卉区,70个大棚专售南方花卉;这里是鲜花区,是鲜切花交易中心……"吴根升告诉记者,这个占地170亩、投入400多万元的花卉中心建成营业后,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近百万元的租金收益。"今后村里做公益事业,也不用去找企业‘劝捐’了。"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我与一对叔侄种植130亩粉马蹄,现已交售近25万公斤到洲星马蹄合作社,实现产量1923公斤/亩,产值5384元/亩,按投资成本2000元/亩计,纯利润3384元/亩。村里的群众可从粉马蹄田间管理、挖收务工中收入900元/亩……"2月10日,钟山县公安镇梁屋村副主任梁彰有心里盘算着种植粉马蹄的收益,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2016年,钟山县建设粉马蹄种植基地2万亩,产量达3.8万吨,增加农业产值0.9亿元,加工产值1.4亿元。其中,洲星粉马蹄  相似文献   

20.
陈期壮 《今日海南》2009,(12):38-38
(一) 陵水县英州镇大坡村是一个只有336户、1678人的小山村,全村主要发展水稻、槟榔、养殖等传统产业。近年来,大坡村找准发展路子,闯出一条“哈密瓜+西瓜”的大棚种植的农业发展之路。随着农村种植养殖户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也愈来愈大。2008年,由于大棚材料和农资物价上涨,很多哈密瓜种植户出现资金困难,正当大坡村村民们犯难时,“党员信贷”快车将小额信贷送进了大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