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艺 《岭南学刊》2005,(4):76-79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的重点是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法律制度。为此,加快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法律制度的建设必须理顺个人信用信息监督管理体制;加快个人信用信息的立法工作;科学准确地认定不良信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辽宁省目前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出发,对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并就如何推进我省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个人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基础 ,没有个人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基石。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加快建立我国个人信用体系 ,对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个人信用征信基本法律关系是在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主导下,由信息提供者、信息主体、信息使用者等关联方参与,围绕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加工、披露与使用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群,它由相互交织的多重复合法律关系构成,即个人信用信息征集法律关系、个人信用信息披露法律关系和个人信用征信监管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璐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93+196
我国个人信用缺失明显,对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进行探究,对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以及标准化建设,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使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日臻成熟,并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用对消费信贷的推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消费信贷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信用方面的缺陷,客观形势要求必须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其基本内涵包括个人信用登记、个人信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个人信用奖惩。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分析指出个人信用信息应由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资产信息、个人信贷信息、社会交易信息和公共记录信息构成,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总体架构应包括数据来源、交换设施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系统3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的建设模式,指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核心项由自然人基本信息和在自然人基本信息基础上增加扩展项构成。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04,(9):51-52
诚信,作为一种优秀品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吸纳;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已被越来越多的地区所倡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目前,以“诚信”为主题的各类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中国诚信论坛”首届年会的召开,进一步说明“诚信建设”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的行政、商贸、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牢  相似文献   

9.
史铭鑫 《前沿》2006,(6):47-49
本文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例,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骞 《前沿》2003,(10):87-89
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利于推动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有利于银行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当前我国发展消费信贷的必要性 ,分析了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提出了今后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业已建立起的个人信用体系,对我国个人信用行为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如何健全完善个人信用体系,使其发挥最大的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是一个有必要进行充分论证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论证信用体系的建立对个人信用行为的影响,以及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标准及数据质量对博弈结果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结论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储蓄存款实名制与记名制储蓄存款实名制是指居民在金融机构开户和办理储蓄业务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明;金融机构要按照规定依法核对,要求存款人在存单上留下身份证件上的姓名和号码并进行登记,以确定储户对开立账户上的存款享有所有权的一项制度。根据国际惯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个人信用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借鉴发达国家个人信用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个人信用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的现状和模式、立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的法定许可、征信机构的设立、征信机构的法定义务、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信用已不单单是道德问题,而且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重建信用已经成为优化投资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今日浙江》2014,(16):38-38
正省委书记夏宝龙在省委常委会听取关于全国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座谈会精神及贯彻意见汇报时,强调要总结诚信建设经验,提高信用浙江建设制度化水平。夏宝龙同志的论述直指当前我省诚信建设的客观实际和问题实质,揭示了诚信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发展方向,即深化信用浙江建设必须坚持制度化导向。2002年6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建设信用浙江的重大战略决策,至今已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和运行机制。面对目前失信问题屡禁不止的  相似文献   

16.
李宝军 《人民论坛》2010,(8):108-109
我国信用征信地方法规发展较早,但在隐私权的保护上存在缺陷,对信息提供者缺乏法律规制,对被征信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缺乏救济。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法律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完善现有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个人信息披露制度,设定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通知义务。  相似文献   

17.
朱东超 《前沿》2005,(8):47-49
本文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个人所得税制的介绍,作者在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改革意见,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19.
段科锋 《中国发展》2007,7(4):47-51
人们是否普遍诚信是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标志之一,目前,中国社会的个人信用状况不容乐观,失信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个人信用缺失的成因,除了法治不完善、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等原因之外,传统儒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毕竟儒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文化本体和文化根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影响着多数人的观念和行为。重建个人信用需要完善个人信用法治体系和个人征信体系,强化失信行为硬约束;此外,应多管齐下加强诚信教育,培育诚信意识和信用文化。  相似文献   

20.
曹红欣 《青年论坛》2004,(3):110-111
本文通过对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信用现状、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等问题的探讨 ,指出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对促进消费信贷发展、扩大内需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