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年7月26日,我突然收到一封中央办公厅寄来的信.拆开一看,十分熟悉的刚劲、潇洒的毛笔字跳入眼帘:“沈阳,东北军区直属公安八十六团政治委员任寿武同志……”落款“毛泽东”.我一连看了几遍,热泪夺眶而出,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延安,回到了毛主席身边.我是1941年6月由延安中央军委总政警卫排警卫班长调往延安中央局毛主席警卫排任警卫班长的.后来,又当毛主席的特务员,跟随毛主席作警卫并兼收发文件、电报、报纸和其它事务.至1943年底调离,我在毛主席身边前后工作达3年多时间.其间,充分领略了这位与人民群众时刻心连心的时代伟人的风采,切身感受到了这个特殊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  相似文献   

2.
跟着毛主席从陕北到中南海李银桥1947年8月,正是转战陕北的紧张阶段,我被调到毛主席身边。从那以后,一直在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党中央、毛主席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期间,形势很紧张,然而主席泰然自若、谈笑风生。他说:"我要亲自看看国民党...  相似文献   

3.
1942年冬天,我在中央警卫团手枪连当战士.一天早晨,模指导员来到我们班,一见我就说:“小杨,你准备一下,团部调你去,另有工作任务.”第二天,我告别了连首长和战友,来到枣园,副团长王金接见了我.他说:“小杨,你在一连表现很好,现在调你到毛主席身边当内卫战士,你有没有意见?”我一听,高兴地说:“要得!要得!”副团长语重心长地说:“你在那里工作是保卫  相似文献   

4.
文萃苑     
《先锋队》1994,(2)
文萃苑毛主席含泪吃窝头解放后,毛主席要求在他身边工作的警卫战士回家探亲时,都要把家乡的真实情况向他报告,他说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战士的文化知识水平,锻炼工作能力;二是能使自己了解全国的真实情况,并说还能使自己从战士那里学到一些知识。一次,马维探...  相似文献   

5.
一九三九年秋的一天,国民党顾祝同某部驻守的泾县遭到日寇的猛烈攻击,派人向我军告急求援。叶军长得到情报后,立即亲自率领身边的新四军一部驰援泾县。当时,我在军部特务团警卫连当战士,上级指令我班担任叶军长警卫,随同叶军长行动。当我们跑步赶到泾县时,国民党军已经撤出县城,溃退青弋江北岸,日寇正在  相似文献   

6.
辞别毛主席踏上去重庆的征途1939年春,我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两年多之后,被调到中央党校学习。是年秋,中央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工作,决定从中央和中央党校以及其他学校抽调干部和警卫工作人员到重庆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工作,我就是其中之一。临走前,我到杨家岭毛主席家里去告别。主席嘱咐我:重庆不同于延安根据地,现在是国民党的中心,是很复杂的。到那里工作要特别谨慎、要清醒,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你在我这里工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1,(1)
1945年5月初,我从晋绥军区调到延安,在中共中央警备团骑兵连当了一名警卫战士。正是这警卫战士的岗位使我有幸曾和延安军民一道,在宝塔山下载歌载舞,欢庆8年抗战的伟大胜利,曾拿起镢头、摇起纺车,继三五九旅之后,在南泥湾垦区生产、练兵;曾骑马跨枪,跟随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艰难转战在陕北高原的干山万壑,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回忆。当然,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我随同中央机关东渡黄河,穿过晋绥解放区,来到晋察冀解放区的平山县西柏坡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那些日子。那时起,我对毛泽东这位人民领袖平凡而又不平凡之处,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黄志宏 《党史博采》2005,(12):46-51
(续上) 五、护送警卫党中央毛主席进京 1949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从西柏坡山沟出发进京的日子.周总理曾说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9.
陈利财  唐荣沛 《湘潮》2005,(3):29-35
1937年10月,正在红军教导师学员第四连当通讯员的我被挑选到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同志身边担任勤务员。1938 年冬开始担任他的警卫员,直到1940 年1 月。在左副参谋长身边的几年里,他那出色的才能和崇高的风范,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艰苦朴素的“战士” 年仅30多岁的左副参谋长已是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但他平时在生活上十分艰苦朴素,仍然保持着普通战士的本色。部队行军宿营,他都和战士一样徒步行军,住的地方也非常简单朴素,都是一般群众住的砖房子。当我第一次来到他的住房兼办公室时,只见在一间长方形的房子里,紧…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7,(9)
<正>我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20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论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和平建设时期,毛主席都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身体力行,坚持过苦日子、紧日子,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毛主席勤俭过日子的故事很多,我在这里只能挑几个比较典型的讲给大家。夜宵、冰窖和硬板床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是政治局扩大会议常常安  相似文献   

11.
奉命监护 1972年5月初,解放军301医院住进了一位名叫"张续"、左腿粉碎性骨折、且有"严重问题"的病人. 5月7日上午8时,正在北京卫戍区某部担任警卫班长的赵保群突然接到命令:"组织上决定派你执行一项艰艰巨任务,今天下午由你带5名战士去301医院,监护一名叫张续的特殊病人.  相似文献   

12.
1944年9月5日,是张恩德同志牺牲的日子.同年9月8日,毛主席发表了<为人民服务>.65个春秋过去了,作为当年与张思德朝夕相处的战友,在枣园西山广场聆听毛主席演讲的一名老兵,每临此时,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同想起1944年与张思德最后一起生产劳动、生活、学习的日日夜夜. 附注:张思德1915年出生,四川仪陇人.1933年在家乡参加了红军,同年,加入共青团.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随部队到达陕甘宁根据地.1937年10月,在八路军荣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调往泾阳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警卫连任班长.1940年夏,调中央军委警卫营任通信班长.1943年4月由中央警备团调到枣园,在毛主席的内卫班当战士.1944年9月5日因公殉职.  相似文献   

13.
梁俊英 《党史文苑》2014,(10):24-26
汪东兴是方志敏创建的红十军的一名战士。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7年春,他被调毛泽东等领袖身边担任警卫工作,得到毛泽东等领导的器重。见证了众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大转折和经典瞬间。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三九年七、八月间,我由新四军三支队六团三营调到军部警卫连(也称特务连)当战士,全连只有九十多人,编为三个排。当时军部驻在皖南的南陵县和泾县之间的云岭镇,我们连驻在军部附近的六甲村,任务是为军部担任警卫工作。当  相似文献   

15.
正汪东兴是方志敏创建的红十军的一名战士。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7年春,他被调毛泽东等领袖身边担任警卫工作,得到毛泽东等领导的器重,见证了众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大转折和经典瞬间。见证"进京赶考"的历史壮举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历经30余年的动人故事。“文革”中,一名警卫班长奉命去监护一名特殊病人。监护中,他被病人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铮铮铁骨所感动,对病人给予了特殊照顾;当有人对病人下毒手时,他不顾一切奋力抢救,使其虎口余生。后来,他退伍回乡当了一名挑砖工,而他“监护”的病人复出后担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老将军日夜思念警卫班长,终于如愿以偿。在深切怀念老将军的日子里,当年的警卫班长生动地讲述了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我出生于河北省定县一个普普通通的贫苦农民家庭。幸运的是,在1957年19岁的时候,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中央警卫团的一名警卫战士。在“文化大革命”中,从1967年10月起,我又被选拔为江青的秘书,一直到1973年6月。由于在这样的岗位上工作,我多次幸福地零距离接触到毛主席,和毛主席交谈,其情其景,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18.
杨春福 《党史博览》2001,(12):54-56
1946年春天,我曾经在李立三身边担任警卫工作两个月时间。虽然时隔50多年了,但有些事情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小小老百姓"陈伯达在中国共产党内擅长搞理论。他从1939年起任毛泽东秘书达31年,新中国成立后其职务最终升至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伯达在社会交往中有一个口头禅,那就是"小小老百姓"。他不论遇到谁(包括中央负责人身边的警卫战士),双手一抱拳,张口就说:"我是小小老百姓。"陈伯达太谦虚了吧!人们普遍不这样认为。陈伯达遇到一个熟识的20多岁的警卫战士说,我是"一个小小老百姓"。这  相似文献   

20.
我是1964年8月,以“政治特种兵”的条件参军,被分配到中央警卫团当战士的。先在北戴河值勤,后于1966年6月调到中南海,具体负责毛主席住区的警卫。1968年2月8日,又调到毛主席办公室,做内勤工作(公务员),直至1973年8月,才离开了毛主席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