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伦敦专电 英国政府在经过11年的反对和抵制之后,终于让英镑加入了欧洲共同体货币体系汇率机制。10月8日上午格林威治时间八点伦敦金融市场一开盘,英镑正式成为这个欧洲货币俱乐部的一员。这不  相似文献   

2.
在即将走完20世纪的时候,国际金融界发生了两件令人省思的事件:亚洲金融危机和欧洲统一货币的诞生。二者当然有各自的复杂背景.但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它们都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亚洲金融危机是这种不稳定性的一次集中翼羹,而改变现行以美元为主导地位的货币体系,则寄希望于——现行国际汇率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主要发达国家基本采取浮动汇率,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则或多或少盯着发达国家。这个框架的稳定性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三种主要货币——美元、日元和马克的汇率基本稳定,则全球金融体系相对安稳,如果三种主要汇…  相似文献   

3.
金秋送爽季节,欧洲发生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大的金融风暴。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实行自由浮动,西班牙比塞塔贬值,法国法郎、爱尔兰镑、丹麦克朗和葡萄牙埃斯库多等也频遭冲击,汇率机制面临严峻考验,欧洲联盟前途未卜。 从1951年欧洲煤钢联盟建立算起,欧洲共同体走过了40余年历程,它正在等待各成员国批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建立经济货币和政治联盟。在欢呼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铺展一体化蓝图,企盼实现共同外交  相似文献   

4.
林毅夫 《民主》2005,(9):10-11
7月21日。政府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27元升到8.11元,升值2%,幅度很小;一方面“恢复”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并“参考”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这次汇率政策改革是否能够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目的,即人民币汇率不再  相似文献   

5.
露骨的利己主义本色左右美国的汇率政策,以邻为壑的政策是否在中国上演,或许可从美国的“历史记录”中略见端倪。在中国官方断然否认人民币即将升值的传言,并强调汇率改革决不屈从于外来压力之后,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消停了不少。6月7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通过卫星连线向在北京举行的国际货币会议论坛发表讲话,称容许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具弹性,对中国非常有利,措词上温和了很多。但美国的汇率政策本质上是以邻为壑的,布什政府的下一个举动,仍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体系内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是美国、欧盟和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汇率政策的三方博弈。博弈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三方货币的汇率怎样变动以及如何互动。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专电今年九月二十二日以来,世界货币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影响深远的动向:美元对日元、西德马克、法国法郎、英镑等世界其他主要工业国家货币的比价连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还相当大。从九月二十日到十一月二十五日的二个多月中,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由一美元兑换二百三十九日元下降到二百点六四日元,猛降了百分之十六点零五;对西德马克的汇率由一美元兑换二点八四马克,下降到二点五六三  相似文献   

8.
清颖 《党政论坛》2009,(4):19-19
目前的判断有市场力量和央行干预两种。基于市场力量的观点认为:首先,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短期内升值幅度过大,需要修正。汇改三年人民币升值超过了20%,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不变,但以贸易加权计算的人民币一篮子汇率大幅上扬约10%。中国银行首席汇率分析师谭雅玲据此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人民币汇率回落是技术本身调整和修正的必然结果,“持续的单边升值或贬值容易积累风险,都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9.
美元贬值不会给中国带来震荡性影响──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陶礼明本刊记者赵忆宁从今年以来,整个国际金融市场处于动荡之中。前不久发生了墨西哥金融危机,欧洲货币体系也出现一些问题,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货币出现贬值,欧洲汇率机制受到冲击。最近美...  相似文献   

10.
本币升值不会带来经济崩溃,内部机制隐忧才是藏祸之源……人民币升值可加速《中国经营报》:你在2005年曾撰文支持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两年多过去,你如何评价中国的汇率改革?还需要做什么改进?  相似文献   

11.
欧洲实行统一货币已是大势所趋。欧盟委员会不久前宣布,欧洲统一货币将于1999年1月1日如期启动,而且多数成员国能够进入这—货币体制。 去年在西班牙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决定,欧盟将在1996年底完成实施单一货币的法律及技术性工作,1998年初考核各成员国经济“趋同”的情况,并根据此情况确定首批进入货币联盟的国家。1999年“欧元”一经启动,便锁定各参加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各国汇率及利率政策的制订权便上交欧洲中央银行,入围国家可以用“欧元”发行公债,并在以后3年里逐步扩大“欧元”的使用范围。2002年初“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投入流通,2002年下半年各成员国自己的货  相似文献   

12.
新记录与新课题 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得到这样一个信息:一九八六年,纺织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宗出口商品,出口总额将达到七十亿美元,其中包括棉、毛、丝、麻、化纤纺织品、服装、抽纱、地毯等。这个数字刷新了一九八五年中国纺织品在历史上出口额的最高记录,呈现出百分之二十二的高速度增长。 透露这一消息的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周允中总经理说,出现这一好形势原因有四:一,国家的重视;二、国际纺织品市场周期今年正逢上升期,贸易活跃;三、国际货币变动,日元及一些欧洲货币升值,使日、欧市场进口量增加;四,中国对外纺织品贸易手段比过去灵活,除传统渠道外,易货贸易、转口贸易、来料加工、定厂生产、合资生产都促进了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3.
刘锐 《瞭望》1988,(36)
5月下旬以来,美元对其他西方国家货币的汇率稳步回升,到8月22日,在纽约外汇市场上,已升至1美元兑换133.68日元和1.9060西德马克。与去年年底相比,美元对日元升值了10.4%,对西德马克升值了21.4%。 从1985年3月份起,美元汇率连续3年不断下跌,其跌幅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创历史纪录。在  相似文献   

14.
曲健 《瞭望》1997,(11)
与其它国家一样,我国的汇率政策及其改革要逐步解决两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即依据什么准则确定和调整汇率;二是汇率水平的确定,即根据已确定的汇率制度来具体确定和调整汇率水平。1994年我国实行新的外汇管理体制,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建立了统一的外汇市场。至于汇率水平,通常认为人民银行将根据国内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尤其是进出口状况等因素与财政政策、贸易政策协调配合、灵活调整目标汇率。可以看出,我国新的外汇管理体制有了实质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外汇市场,并放开了汇率。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汇管制仍较为严格,外汇市场的发育程度还远远不够,人民币向自由兑换货币过渡将会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从日元升值看人民币升值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锦 《理论探索》2006,(3):90-92
日元升值从1971年开始经历了三个阶段,总的来说,日元升值并未给日本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反而由于日本以日元升值为契机,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从而使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目前,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将步入长期升值轨道。持续的升值预期导致低利率,低利率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还将推动股市上扬。  相似文献   

16.
冯永华 《求知》2000,(9):15-17
欧洲买施经济与货币联盟,创立欧兀的初衷,主要是想让欧洲货币保持稳定,以避免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经常动荡不定,影响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但是,自1999年年初欧元问世至今,欧元对美元的汇率已经下跌了25%。一年多来,虽然欧元一跌再跌,但多数有关人士坚信,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10,(36)
<正> 日元汇率的走强,并不意味着日本经济有望走出过去20年的低增长阶段自2007年美国次货危机爆发至今,日元俨然成为走势最强的国际货币。2007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日元对美元、欧元和英镑分别升值了27%、30%与43%,对加元与澳元分别升值了24%与22%。事实上,与美国次货危机爆发前相比,目  相似文献   

18.
安仰东 《民主》2006,(6):1-1
在近期相当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币值应该保持一个基本的稳定,避免大的波动。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币值受到升值和贬值的双重压力。从汇率关系的角度,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一些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企图损害中国的利益,迫使人民币升值。这方面压力,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但是如果光看到汇率的币值是不够的,现在被人们所忽视的,是在国内商品市场上,人民币还承受着极大的贬值的压力。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即存在直接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货币的购买力指向上,如教育、医疗、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题目并非笔者的创新,而是德国报纸评论的杰作。用这8个字来刻画欧共体财长8月2日作出的决定,倒显得既俏皮又贴切。鉴于欧洲货币体系陷入了一年之中的第三次危机,到7月底已成不可收拾之势,欧共体财长们于8月1日举行紧急会议,直至2日凌晨作出决定,扩大欧币体系内各国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把原来上下各为  相似文献   

20.
钟伟 《理论参考》2008,(4):40-41
美国次级按揭问题对全球造成了深远影响。第一,美国次级按揭和优质债市场、及Alt-A市场彼此糅合在一起.因比美国面临的是全部按揭贷款的问题。可能会给美国私人部门的消费和美国经济带来中期冲击。第二,次级按揭问题的主要受损者是美国和欧洲,在美国本土受损者既包括对冲基金等覆盖富裕群体的基金.也覆盖诸多州政府的养老、医疗等公共基金;在欧洲.受损者主要是公共基金和银行业。第三.次级按揭可能导致美元利率和汇率最终双双向下、全球流动性过剩格局的逆转和欧美经济的中期调整,对我国而言,可能带来贸易受益和汇率受损的格局,贸易受益是指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回落,以及美国消费者受困房贷问题.更多地需要和容忍中国商品;汇率受损是指美国需要美元的进一步疲软和更多的资本国流,这不可避免地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