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喜欢动画片,你可以从我书桌的抽屉里找到二百多碟证据;我更热爱乳房,你可以从我私人影集的第一页看见我抓周那天的馋相。对动画片的收藏暗示着我内心回归简单的欲望,而对乳房的依恋则表达了我作为男人永恒的软弱。乳房是我有生以来第一只、也是最最可靠的饭碗.这是一只好吃的碗。但是今天.我在有关隆胸的故事中看见,一些女性为了那不自然的美.为了给爱情增加一点筹码,开始打这只碗的主意。我站在一名男性幼儿的立场明确地说:我不赞成。  相似文献   

2.
那天晚上,我对许娜介绍来的第三个男孩说了拜拜。由许娜牵线,我和那男孩在一家西餐店见了面。不记得都聊了些什么,连他的名字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末了,他盯着两个比萨饼的残骸说: “今天AA制,怎么样?”“好啊。”我示意服务员埋单,交了一个比萨饼的钱就自顾离开了。我受不了这种与女  相似文献   

3.
依稀记得有一个保险广告,讲一只蚱蜢在年轻时,只顾吃喝玩乐,不去努力工作,反而蚂蚁却日夜辛劳,为未来铺路,年老时蚱蜢只能够流落街头,蚂蚁则安享晚年。若然把这故事套用在古天乐身上,他必是那只勤劳的蚂蚁。在娱乐圈九年,现时的他拥有的已是很多艺人梦寐以求的演艺成就,但他却笑言“我想做一只蚱蜢。”  相似文献   

4.
铁放 《工友》2008,(3):60-60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司机被搁浅在郊外,他的汽车坏了。正当他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个骑马的中年男人路过此地,他用自己的马把克雷斯的汽车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他表示感谢,这位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前马村,青年农民马良银勤奋好学是出了名的。小马高中毕业从事农业生产,几年来的实践使他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像父辈那样只靠出大力、流大汗侍弄土地是不会增产增收的。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花天走地     
我在某个雨天的下午去了“青鸟”,在那里我遇见了他。那是个凉爽的夏日午后,雨停停下下,我坐在大落地玻璃窗前听雨打芭蕉,雨停的时候,水珠就顺着大片的芭蕉叶一滴一滴往下落。听着雨滴的声音,我觉得自己纯净而透明。他和朋友坐在我们旁边,时至今日,我已记不清其他人的模样了,但他看着我微笑着的  相似文献   

7.
幽默长廊     
疼爱儿子问:“妈妈,你疼爱我吗?“母亲答道:“那当然!““那你为什么不跟爸爸离婚,而与那个卖糖果的人结婚?“保持新鲜在教堂里,牧师问一个男子“为什么在祷告时,求上帝赐给我们每日食粮,而不求他赐给我们两天、三天,甚至十天的食物?“这个男子想了想,答道:“那是为了要保持食物新鲜!“丈夫是头有人问一位怕老婆的男人:“圣经上说,丈夫是妻子的头,是这样吗?“妻子抢着回答说“是呀!我只是他的喉舌,凡事我负责开口说话,他负责点头!“  相似文献   

8.
爱情鸡蛋     
他俩结婚时,日子过得很涩苦,就连偶尔吃一回煮鸡蛋,都是莫大的奢侈。那次煮熟鸡蛋,他剥开蛋壳,掰开那洁白的蛋清,取出诱人的蛋黄,就像捧着自己那颗滚烫的心,轻轻送到她的嘴边。她将蛋黄含在嘴里,回报他一个蓄满爱意的笑,问他:“你怎么不吃蛋黄呢?”他说,“我从小就不爱吃蛋黄,只喜欢吃蛋清。”她面露喜色: “真的吗?我们一个爱吃蛋清,一个爱吃蛋黄.真是天生的一对呢。”时光过得真快呵,仿佛转眼之间,他俩已步入中年,而日子早已增添了不少亮色,吃鸡蛋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每次煮鸡蛋,都是他吃蛋清,她吃蛋黄,十多年了.依旧如此。直到有一天.在外地读重点中学的儿子回来,他俩煮了一大碗鸡蛋给儿子滋补。看着儿子津津有味地专拣蛋黄吃,他的目光里满是爱怜,忽然脱口而出:“这小子,跟我年轻时一样,就爱吃蛋黄。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呢。”说完他马上就后悔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说漏了嘴。但显然迟了,一旁的她早已将他  相似文献   

9.
夜,九点十二分。正值初秋,天微寒。仰望没有星星的天空,说可以唤出夜的精灵,那些被夜风一吹就会散掉的精灵。写诗,诗透支着他的生命。他为俗世悲哀,为星辰悲哀,为自己悲哀……我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是明朗的,但我爱  相似文献   

10.
一第一次赴美国之行,年轻的戏剧教授吴卫民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和刺激。带着这份心情,他在机场告别了亲人和朋友,乘上了去香港的班机。他准备由香港去汉城,再转机由汉城直飞美国。由汉城登机的那刻开始,吴教授便展开了他为期一年的奇妙美国之旅:飞机载着我,在海拔14000米高空飞行,向上没有任何参照物,向下也没任何参照物,就连一星点的云丝也不见。有的只是让我激动的绝对纯静的蓝色天幕。若不是飞机飞行的声音告诉我飞机在行进,我绝对感觉飞机和天空一样是静止的。甚至时间也在那  相似文献   

11.
肖成旭 《工友》2011,(6):59-59
初识泽中,是他的书法,而不是他本人。 我读着他那本题为《小草》的诗集,当即被他那具有特色魅力的书法艺术所俘虏。 在一所中专学校里,我与他邂逅了。 他,高个头,长鼻梁,宽额角,一双睿智的眼睛,充满着灵秀、含蓄之光。  相似文献   

12.
送礼     
拗不过妻子,我只有拎着东西出门。出门的那一瞬间,我的心就像怀揣着两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搅得我不得安宁。但为了保住这份工作, 只有硬着头皮往外走。我一边低头走着,一边默记"803"这个门牌号码。虽说在厂里已近20年,可厂长的家我从未去过;我们虽是同学,见了面也少不了"来家坐"的客气话,可自从他当了厂长,我们之间的交往就少了。难怪妻子常责怪我死脑筋,只会一门心思搞技术,从不过问"窗外"事。这下好了,由于厂里不景气,一下子要下岗百多号人,不容乐观的家庭经济状况,迫使  相似文献   

13.
花榭     
那小小的方形木盒依然规规矩矩地存放在我的书桌上,天然的纹理在时光的倾照下显得散淡而舒缓,也许是他那经年的老态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个谜面,让人联想到了某种不可告人的隐私,常有客人来家玩  相似文献   

14.
花去了整整一个梅雨季节,我给研写了一封情书。研回信说:“我是独身主义者,你最好忘了那封信吧。”一个20岁的小姑娘说自己是独身主义者,这大概是所有拒绝中最坚决的了。不过研是仁慈的,她说,可以陪我坐两个小时。我整整酝酿了两年,换得的竟然只是陪坐两个小时! 两年前,我跟一家公司的外方经理洽谈业务,—个很学生气的女孩在旁边做翻译。她就是研。研苗条标致的身上套着职业女装,白衬衣黑短裙,干练活泼,脸上还带着邻家女孩的娇憨和淘气,这第一次相见,便让我记住了她。一年后,我去了一家新的公司,假  相似文献   

15.
我在跨入少女的行列时还是一个假小子一样的女孩。那时我走路如风,穿着肥大的裤子,留着极短的头发,我讨厌男生,讨厌他们脏兮兮的样子,讨厌他们在女生面前的装腔作势,我无视他们的存在,甚至有时会和前后桌的男生打起来,他们骂我假小子,我无所畏惧地回骂他们,到今天回忆起来我觉得恍如一梦。改变我的是一个男生。他从山西转学过来的,在我们班插班,他坐在我后面。他说好听的标准语,他几乎什么都懂,他来后没几个月,班上最调皮的男生都要听他的话,每次小测,他的成绩都会名列前茅,最重要的是,他长的太帅了,绝对像三浦友和。我那阵惟一喜欢的男人就是三浦友和。我一下子被击中了。我开始变了,变  相似文献   

16.
青川 《工友》2013,(5):46-46
在纽约,我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司机。曼哈顿的路是古老的,拥堵的,但却是好辨认和好遵循的。在纽约,最怕的是在小区里开车。那里面没有红绿灯,只有Stop(停)标志。看见Stop,必须停下来观察左右来车。如果不停,首先会被路人骂,  相似文献   

17.
家是一盏灯     
家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起它,我想到的是一盏灯。小时候去学校上晚自习,回来要走过一段黑漆漆的小路才到家。那段路令我十分害怕,有时大风刮得路边的小树摇摇晃晃,像个疯子、醉汉,有时路边突然窜出一只野猫,吓我一跳……只有家里亮着的那盏灯能给予我安全感,桔黄的灯光透过窗户照耀在路上,把无边的黑暗拉开了一个缺口,看见那灯火,我心里立刻就踏实了:不用怕,妈妈在等我回家呢! 如今,搬进了安全舒适的城市居住小区,夜归不再担惊受怕了,但我却越发地迷恋起家里的灯火。家住九楼,远远地就能看见那盏灯。雪亮的灯光透过窗幔,映照出一片斑驳的竹影,竹影中有人影晃动,那是我的妻子,她在倚窗而望,等我回家。看见那片灯光,心头便油然而生一种任什么语言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甜蜜和温馨。  相似文献   

18.
花榭     
马玫 《时代风采》2009,(13):26-26
那小小的方形木盒依然规规矩矩地存放在我的书桌上,天然的纹理在时光的倾照下显得散淡而舒缓,也许是他那经年的老态在不经意间形成了一个谜面,让人联想到了某种不可告人的隐私,常有客人来家玩时好奇地向我询问,在这时候我常常笑而不语,轻轻打开盖子以让好奇的人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眼泪     
于洋 《农村青年》2007,(5):31-33
一滴泪落下,到底得多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母亲的那滴泪落下,用了整整20年。  相似文献   

20.
好友清扬前不久来信告诉我,他心仪十年的女孩终于答应了他的求爱,他们准备于今秋成婚。可是夏天我回到大连时,他却伤神地说:婚礼,已经没了,而原因是他做了一回电脑“黑客“。下面,就是清扬对我讲述的那个有关“黑客“的故事。因事涉商业机密,文中有关资料做了虚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