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金友 《前进》2014,(9):58-58
近日,国家发改委组织200多名“高风险岗位”的司处级领导干部,分3批到北京监狱和燕城监狱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首先参观服刑人员的监区、食堂、会见室等生活场所,接着又请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从领导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的过程,剖析失去自由的痛苦,以及这一人生重大挫折给亲人和家庭带来的伤害。这些活动,让参观人员受到极大的震撼(8月7日《法制晚报》)。  相似文献   

2.
2011年第20期刊载的《绝望主妇揭发丈夫腐败案》文章,披露了周国强妻子在病重之际,忿然向有关部门实名举报,最终将腐败分子周国强及情人送进了监狱。笔者钦佩之余又觉得周国强妻子这种被窝里面反腐的极端手段悲情太浓。近年来,被窝里的风暴曾经将不少腐败分子绳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青年报》近日报道了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原局长邵建伟因受贿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9年的案例。“在邵建伟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前,他禁不住流下了愧疚、悔恨的泪水、他真诚地向组织请求,做‘反面教员’来教育大家,警示大家”。从拒收100元感谢费到敛财480余万元,邵建伟在其忏悔书中讲述了其堕落轨迹和心路历程,可以概括为“四阶段说”。其实透过这个“四阶段说”,我们看到堕落和犯罪恰恰是“无阶段”的。邵的忏悔书思路清晰,概括能力很强,他说在接受钱物的过程中,自己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全部拒绝;第二个阶段,收了心不安,不收心…  相似文献   

4.
邓中元 《人权》2004,(5):31-33
2004年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2003年国别人权报告》,又一次充当“世界人权警察”,对包括监狱罪犯人权在内的中国人权状况进行不符合事实的歪曲和指责。我作为一名北京市监狱的服刑人员,至少对我所在的北京市监狱里的罪犯人权状况是有发言权的。此前,我以《一名服刑人员眼中的监狱人权状况》为题写了一篇文章,主要从生存权的角度谈了监狱的人权状况(见《人权》杂志中文版2003年第5期,英文版2003  相似文献   

5.
贪官的忏悔不管是真诚的还是虚伪的,我们千万不要一笑了之,而是要把贪官在“新八股文”忏悔书里“阐述”的制约贪官监督机制健全完善和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台湾监狱揭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龙 《两岸关系》2002,(5):30-31
监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囚犯的生活更是千奇百怪。人称台湾“典霸子”的台湾“法务部”矫正司司长黄征男,不久前出了一本名叫《监狱共和国》的书,全书28章,描述了台湾的“铁窗百态”。按黄征男自己的说法,是不仅要把台湾监狱的面貌全都抖出来,而且要让社会大众对监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老骥  仁厚 《人民公安》2006,(4):16-22
“狱友帮”作案是非常令人关注的现象。“狱友帮”是指因在同一监狱服刑而结成的犯罪团伙。这些人出狱后难以为主流社会接纳和认可,在自己的圈子中能够产生认同感,加之在监狱中结识不少“狱友”,不可避免相互联系、交叉感染,从而形成犯罪团伙。他们都有过“二进宫”、“三进宫”的经历, 通过总结自己以前犯罪的“经验教训”,具备了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容易铤而走险、再次“犯罪升级”。下文案例就显示了一个“狱友帮”从组成、策划犯罪直至覆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如果以前有人散布“这封信里装有炭疽白粉”、“我这里有颗炸弹”等恐怖信息可以不追究其法律责任的话,那末从2001年12月29日起,就要依法在监狱里呆上几年。 2001年12月29日,江泽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4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已由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9.
文史经纬     
《乡音》2006,(7)
中国共产党反对腐化的第一个文献中国共产党对党内腐败分子的斗争从一开始态度就是坚决的。早在1926年8月4日,即在党成立的第五个年头,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坚决肃清贪污腐化分子的《通知》。《通知》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自五卅运动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自然是个可喜的现象。"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许多投机腐败分子乘机混入党内。这些人"在个人生活中表现极坏的倾向,给党以很恶劣的影响。最显著的事实,就是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一位叫刘宇秀的公安派出所女副所长,少时困顿,在别人的帮助下读完大学。工作后立志助学,以微薄收入救助四个贫困孩子,一个孩子考上大学,她被学费难住了,只好借了4000元钱。这件事对刘宇秀冲击很大,于是她便利用手中权力索贿助学,最终被送进监狱。虽然她被称为“黑心所长”,虽然很多人“谈刘色变”,但在那几个穷孩子眼里,她是“刘妈妈”,是“最值得敬佩的好人”。这是一个典型的对腐败分子的道德评价问题。在不少人眼里,对外地的腐败分子恨之入骨,而对身边的腐败分子有时却非常佩服,一旦他们东窗事发,又对他们抱以同情。总之,一个贪官…  相似文献   

11.
每打开报纸,常有腐败分子跳出来。这东西似乎一时去不掉,也断不了根。不只中国有,外国也有。这些分子们,往往有一套歪门斜道的腐败经验。在生活中,他们惯用的手法是行贿。他们也懂得一点辨证法。他们行贿时,很讲究“循序渐进”。往往以薄礼先行,打开局面,重礼随后,扩大战果。受贿者往往以盛情难却为由,步入深渊。忘了古人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有很多文章曾提到拒腐防变贵在“慎”。这慎字很关键。现在报纸上和人言中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五九”现象。是说有的领导干部,临近六十岁退休了抓紧时间捞一把,最后捞到监狱里或伏法…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0月的最后5天,对山西省运城市姚益乡1万多名农民来说,是令人激动、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组织法》)所赋予他们的民主选举权实实在在地握在他们的手中;在这些日子里,他们完全凭着自己的意愿,选定了自己的“当家人”;在这些日子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成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大栩水终一场瑞雪的“陪同”下.签老伯伯了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前奏曲:民心与官心的共鸣“搂疙瘩响,换队长。”这是姚孟一带农民群众对多年来形成的麦播以后…  相似文献   

13.
《春秋》2001,(4)
前不久,重读刘昭所著《在草岚子监狱里》,读来使人倍感亲切、生动、真实、感人。该书讲述的是30年代初,中共地下党组织遭敌人破坏,被捕的共产党人,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与敌人斗争的事迹。书中有十多次提到一位叫“OX”的人,这是狱中我地下党给一名看守人员取的代号,“OX”的真实姓名叫牛宝正(《春秋》杂志2001年第3期“草岚子监狱的功臣——牛保正”一文介绍过他的事迹)。他虽身在敌营,但经过狱中地下党的培养教育,成为狱中党支部忠实的秘密交通员,有力地保障了地下党坚持狱中的残酷斗争。  相似文献   

14.
2011年第20期刊载的《绝望主妇揭发丈夫腐败案》文章,披露了周国强妻子在病重之际,忿然向有关部门实名举报,最终将腐败分子周国强及情人送进了监狱。笔者钦佩之余又觉得周国强妻子这种被窝里面反腐的极端手段悲情太浓。  相似文献   

15.
双周视点     
《时代潮》2004,(10)
“阿布·加里卜监狱是萨达姆政权最恶名昭著的监狱,这座监狱被美国政府称为有去无回的地狱……以下播出的画面就是这座监狱里发生的事实,受折磨的是伊拉克人,情景之惨确实很难想像,只不过,折磨者不是萨达姆,而是伊拉克人民的解放者——美坚利合众国的士兵!”——4月28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重磅栏目《60分钟Ⅱ》公开披露了有关美军看守虐待、羞辱伊战俘恶性行为。  相似文献   

16.
卿裔 《今日海南》2006,(1):39-40
纵观2005年见诸于媒体的贪官们所说的话及写下的忏悔词,其中不乏“经典名言”,值得玩味。这些“名言”有的是贪官们在法庭上接受审判时的脱口而出,有的是接受记者采访时的有感而发,有的是在忏悔书中的真情流露。言为心声,听其言可观其行,这些话折射出贪官们的心态和灵魂。本文旨在评判“名言贪官”,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他们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17.
蝴蝶     
宇文正 《台声》2014,(5):49-50
<正>一位监狱写作班的学生坤给我写信问起一事,张爱玲《流言》中的《炎樱语录》里,"我的朋友炎樱说:‘每一个蝴蝶都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而他读到另一个说法,泰戈尔的《飞鸟集》里也有"蝴蝶是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她自己"之语。他说泰戈尔在张爱玲出生(1920年)之前已获诺贝尔文学奖(1913年),"张爱玲怎会不知此句话的出处?"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09,(16):62-62
据《都市快报》6月30日报道,浙江省临海市城管执法局局长程凌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10余万元。据了解,这位局长是著名的反腐作家,写作出版了多部畅销小说:在忏悔书中,他坦言自己没能过人情关。  相似文献   

19.
《监狱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推进我国监狱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适应国际人权斗争,促进国际刑罚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十几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作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监狱法典的不足和缺陷日益显露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狱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因此,修改完善《监狱法》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限于篇幅,文章仅从《监狱法》对“教育改造”方面的规定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0.
在后现代语境中,中国监狱正从“农本监狱”走向“都市监狱”、从“政治文化监狱”走向“知识文化监狱”、从“人治监狱”走向“法治监狱”。中国监狱文化的重构以“现代化文明监狱”为主题文化话语,在人的发展与监狱的进步、文化精神的突变与裂变、日常生活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巨变与悖论、技术理性的超级霸权等深层次的文化范式上进行话语分析,并选择争夺话语权、建构监狱文化霸权、关注监狱大众文化、张扬自由主义理念等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